凹陷性角质溶解症
凹陷性角质溶解症是一种主要发生在足底的皮肤病,由细菌感染所致。分布很广,特别在热带或炎热潮湿地区发生较多且严重,发生率可达45~53%,男性多于女性。长时间的坑道作业,特别穿胶鞋或者双脚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时,再加砂石的机械性摩擦,容易发病,继发感染使病情加重。病损主要发生在脚底,特别是前跖部、脚跟部。皮肤明显增厚,色淡黄,并有很深的沟纹。典型的病损为角质层发生1~7mm大小的角质缺损,形成孤立或散在的孔洞,形似蜂窝。一部分病人的皮损表现为大小不等、不规则的片状表皮脱落,如虫蚀状,有的在足跖或手掌皱折处与跟部边缘形成条状缺损、甚至几种病变同时存在。上述各种改变都无炎症表现。除了比较严重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触痛、轻痒外,一般无自觉症状。本病夏季较严重,冬季往往不治自愈或减轻,多发生于雨季,旱季则较少。轻者脱离潮湿环境72小时后即可自愈。触痛明显者可外用20~40%福尔马林酒精或40%福尔马林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