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过程
简称血凝。指血浆由液体状态变成胶冻状态的过程。它是一系列蛋白质有限水解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即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催化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凝血酶催化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从凝血过程的形成来看,又可分为内源性系统(血液系统)和外源性系统(组织系统)。所谓内源性系统是指参与凝血过程的全部物质均存在于血液中,不需要其它组织物质的参加;而外源性系统则是指在凝血过程中有其它组织物质的参加。这两个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的过程不同。在临床中,这两种凝血系统常常是同一凝血过程的两个方面,不能彼此分开,而是相辅相成。例如,当组织创伤(常伴有血管损伤)时所发生的凝血过程,首先是外源性系统起作用,同时也伴有内源性系统的作用。一般通过外源性途径凝血较快,而内源性途径凝血较慢。在临床中,单纯由一种途径引起凝血的情况不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