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物资管理handling of goods and materials for agricultural use社会主义国家对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储运、分配、供应、使 用等一系列环节进行计划、组织、调节、控制等活动。即由国家通过农用物资供销经营部门对农用物资由生产单位到需求单位转移的整个过程实施计划和贯彻制度。 农用物资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❶制定农用物资采购和供应的计划, 组织产需衔接, 确立供需双方的供销关系; ❷选用适当的供货、运输和发运方式, 组织农用物资向使用单位转移; ❸适时组织进货, 合理安排农用物资储备和分布, 保证库存物资的数量和质量, 并根据用户需要及时组织发货等; ❹组织农用物资的调剂和调度, 消除脱销、积压等现象; ❺开展技术服务, 指导使用单位管好用好农用物资, 推进农用物资的合理使用和节约代用,提高使用效果; 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严格农用物资的验收、保管、发货、盘存等手续, 杜绝浪费损失和贪污盗窃, 增加企业收益和保护社会财富。 农用物资管理的目标是: ❶保证农用物资流通过程的正常进行, 调节供求矛盾, 做到及时地、按质按量地供应农业需要,促进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发展; ❷促进农用物资流通合理化, 缩短农用物资资金的流转时间, 减少流通费用, 使有限的物资和资金在生产中发挥更大的效益; ❸促进生产农用物资的工业部门更好地根据农业需要增加生产和发展新品种, 使工农业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格局。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农用物资管理坚持为用户服务的原则。根据用户的需要,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服务,推进使用单位加强对技术设备的维修、保养, 保证农用物资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同时, 督促和建议生产企业改进质量, 生产适用的新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