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复式预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复式预算

复式预算

复式预算是指在预算年度内,把全部的预算收支按经济性质汇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所形成的计划。复式预算是国家预算编制形式之一,是在单式预算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分析预算。国家预算自产生以来,世界各国在很长时期内都实行单式预算,即把预算年度内国家一切预算收支都汇集编入到一个预算平衡表。直到20世纪30年代,北欧的丹麦、瑞典率先实行复式预算,我国从1992年起推行复式预算。实行复式预算有利于国家社会管理和经济建设双重职能的实现,有利于加强对预算收支的约束和管理,有利于国债的管理,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复式预算的组成,最典型的是把国家预算分为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两部分。在编制时先编经常性预算,再根据财力编建设性预算。经常性预算是政府编制的满足国家经常性开支需要的预算,其收入指国家以社会管理者身份取得的各项税收和其他一般性收入。其支出指国家预算中用于维持政府活动,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发展各项事业以便用于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在复式预算中,经常性预算必须坚持预算平衡原则,不能打赤字,不能以发行公债的方式弥补赤字,如有盈余则转入建设性预算。建设性预算又称投资预算或资本预算,是综合反映债务、投资基金和国有资产经营收支状况的预算。其收入包括国家以国有资产所有者身份取得的收入、债务收入、各种专项建设基金和国家明确规定用于建设方面的收入,其支出主要指国家预算中用于各项经济建设活动的支出、国家债务还本付息的支出、财政贴息支出等。中央建设性预算可打赤字,可通过借债弥补; 地方建设性预算应按收支平衡的原理编制,不能打赤字。实行复式预算建立了一种包括盈余平衡预算和赤字预算在内的周期平衡预算制度,使国家可用调整建设预算规模的方法来调控总供给与总需求的规模与结构。复式预算的编制是以科学划分预算收支科目为前提的,编制方法复杂,工作量大,需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 国家预算   国家决算 ☛
复式预算

复式预算

复式预算即同一预算年度内的全部收入和支出按性质划分,分别汇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以特定的预算收入来源来对应和保证特定的预算支出,并使两者具有相对稳定的对应关系。一般分为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或称投资预算)。一般把行政上的经常收支列为经常预算,而把政府的资本投资支出列为资本预算。复式预算能明确揭示财政收支的分类情况,较为接近商业会计原则。在资本有限、政府投资比重较大的情况下,资本账户有利于衡量不同支出。在制定长期计划时,资本预算可对公共长期投资进行较为有效的管理。
复式预算大体有两种形式:一是双重预算。即将各项公共收支按经济性质不同,分别编为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前者反映政府在一般行政上的经常收支,后者反映政府的资本透支和政府信用。二是多重预算。即政府预算由一个主预算和若干个分预算组成,如日本的中央预算包括一般会计预算、特别会计预算和政府有关机构预算等。
复式预算制度利弊兼有。从经济上考虑,复式预算体系这种结构可以很清楚地区分经常支出和资本费用,准确地检验债务活动及其使用方向,也能提供有关实际资本构成的信息。两者的区分也有助于硬化经常性开支的约束。这一预算格局使一定性质的预算支出和一定性质的预算收入建立了稳定的联系,因而有助于加强预算管理,加强对财政活动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分析和控制。但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经常预算的结余和赤字都将转入资本预算,因而它总是表现为平衡。资本预算中的政府债务收入不被视为赤字,赤字被人为缩小了,这使得全面估价预算的平衡状况成为难题,政府有可能将资本预算视为财政赤字的避风港。
其次,两个预算的划分标准难以统一掌握。项目划分的目的,是对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通过不同的渠道筹措资金。但某些支出项目的归属难以判定,因而两个预算各自包含的内容是否合理和准确就成为一个问题。特别是投资支出的确定有不同的衡量标准。一般认为购买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资产的支出是投资支出。依此定义,如兴建学校、公路、办公楼、购置大型设备的支出当属投资性支出。但也有人认为能产生未来效益的支出是投资支出。依此定义,用于研究和发展教育的支出都属于投资性支出,这会把消费支出也计入投资支出中。分类的限制导致对投资费用的总量和构成的不清晰,可能在政策制定中导致曲解。
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一些市场经济国家又出现了预算结构简单化的现象。包括最先使用复式预算的瑞典在内的一些国家放弃了复式预算制度。主要原因在于,首先,由于经济状况的变化和财政政策的转变,许多国家不再奉行赤字政策,同时,随着政府活动范围的扩大,债务收入被广泛用于公共服务开支,资本预算单列逐渐失去意义。其次,复式预算在编制上存在划分标准的技术困难,如经常项目的划分标准难以确定。再次,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使政府经济活动可以在国民收入账户中得到较为全面的反映,不必仅仅通过预算来体现。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后,多数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改为新型的单一预算。
中国的复式预算是按经常性支出和建设性支出来区分预算支出的性质的,因此可称之为经济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
经常性预算收入分为:各项税收、非生产性企业亏损补贴(作负收入处理),国家预算调节基金收入,其他经常性收入。经常性支出分为: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支出,国家政权建设支出,价格补贴支出,其他经常性支出。
建设性预算收入分为: 经常性预算结余(经常预算的余额转入),专项建设性收入,生产性企业亏损补贴(负收入)。建设性预算支出分为: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挖潜改造和新产品试制费,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城市维护建设支出,其他建设性支出。建设性预算收支差额靠债务弥补。债务收入根据用途募集,可分为: 弥补中央预算收支差额的国内债务收入,用于归还国内外债务本息的债务收入,用于安排重点建设支出的国外借款收入。后两者安排的支出并不被记入预算支出总额之中。

☚ 单式预算   专用基金 ☛

复式预算Double-entry Budget

将国家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进行划分,反映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上,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预算的制度。通常的做法是把国家预算分为经常性预算(一般性预算)和资本性预算(建设性预算),两个预算各有各的使用方向和资金来源,不得相互挤占。经常性预算主要反映政府进行日常行政事务活动时所发生的经常收支,其支出主要用于维持政府活动和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以及发展科学、卫生、教育等各项事业,其收入主要是税收。资本性预算综合反映建设资金的来源和运用,支出主要用于政府投资活动,收入主要是政府投资收益、经常性预算的结余转入和债务收入等。复式预算的优点是对财政收支结构和经济建设状况反映明确,便于政府对财政活动进行分析以及对收支进行控制;缺点是总体功能较弱,在管理方面要求高,操作难度较大。

复式预算

一种分列经常性项目与非经常性项目的预算方式。这种预算方式的优点是:(1) 有利于体现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的原则;(2) 能明显反映出各自的预算收支状况,有利于增加预算的透明度;(3) 复式预算按收入、支出项目的性质划分,便于考察各项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效益,有利于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实行复式预算,是我国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991年10月,国务院发布《国家预算管理条例》,开始实行复式预算制度。

复式预算

“单一预算”的对称。国家的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表格来反映。在单式预算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种经济分析预算,编制的基本方法是: 将政府的预算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而各个部分各以特定的收入来源对应相应的支出,并且各自平衡; 政府的一般行政上的经常收支列为经常预算,而政府资本投资来源和运用则列为资本预算。优点表现为预算结构清晰,便于对各类财政收支进行分类管理和控制,并与中长期经济发展计划相衔接。其缺点在于,不能一目了然地反映财政收支全貌,结构较复杂,给权力机关审批预算带来一定困难。

复式预算

复式预算double-entry budgeting

“单一预算”的对称。国家的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表格来反映。在单式预算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种经济分析预算,编制的基本方法是:将政府的预算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而各个部分各以特定的收入来源对应相应的支出,并且各自平衡;政府的一般行政上的经常收支列为经常预算,而政府资本投资来源和运用则列为资本预算。优点表现为预算结构清晰,便于对各类财政收支进行分类管理和控制,并与中长期经济发展计划相衔接。其缺点在于,不能一目了然地反映财政收支全貌,结构较复杂,给权力机关审批预算带来一定困难。

☚ 单一预算   经常性预算 ☛
复式预算

复式预算fushi yusuandual budget

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分别编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形式。是与单式预算(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财政收支统一编在一个总预算内,而不再按各类财政收支的性质分别编制的预算方式)相对称。通常分为经费预算和资本预算。其中,经费预算又称经常性预算或普通预算,它是政府编制的满足国家经常开支需要的预算,其支出是用于文教、行政和国防等方面的经费开支,其收入主要是税收。资本预算又称建设性预算或投资预算,它是综合反映建设资金的来源与运用的预算,其支出主要用于经济建设,其收入主要是债务收入。
复式预算同单式预算比较,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从对财政活动的反映程度看,单式预算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可以较为明确地反映财政活动的总体情况,符合统一性和完整性的原则。缺点是没有按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分别编列和平衡,没有反映各项收支之间的对应平衡关系,特别是不可能反映经济建设规模、进度和工程效益,不利于进行宏观调控。复式预算,虽然总体功能较弱,但对收支结构和经济建设工程状况的反映则较为明确,可以根据财政收入的不同性质,分别进行分析与管理,有利于提高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解剖财政结余和赤字的形成原因、检验宏观决策效果。从操作过程来看,单式预算简洁、清楚、全面,编制和审批也比较容易。复式预算虽然繁琐一些,但科学、严谨,便于政府对财政活动进行分析,有利于控制收支。所以现在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都实行复式预算,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酝酿实行复式预算。
中国从1992年起,国家预算已按照复式预算编制,分为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两部分。经常性预算收入是国家以社会管理者身份取得的各项税收收入和其他一般性收入;经常性支出是国家预算中用于维持政府活动,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发展各项事业以及用于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建设性预算收入是国家以国有资产所有者身份取得的收入、各种专项建设基金和国家明确规定用于建设方面的收入;建设性预算支出是国家预算中用于各项建设活动的支出。具体划分如下:
经常性预算收入:包括各项工商税收、关税、农牧业税、预算调节基金和其他收入等。
经常性预算支出:包括文教、科学、卫生和行政单位的基本建设支出,农业、林业、水利、文化、科学、教育、卫生、工业、交通和商业部门事业费,抚恤和社会救济费,行政管理支出,各项价格补贴,公安、检察院和法院支出,武装警察部队经费,国防费,总预备费和其他支出等。
建设性预算收入:包括经常性预算结余,城市维护建设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建设性专项收入,国内外债务收入等。
建设性预算支出:包括工业、农业、商业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和新产品试制费,地质勘探费,科技三项费,城市维护建设支出,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建设性专项支出,工业和农业等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补贴,国内外债务还本付息支出,财政贴息支出和其他支出等。

☚ 预算   预算外资金 ☛
复式预算

复式预算

单式预算的对称。是把国家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进行划分,反映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上,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立的预算。通常的做法是把国家预算分为经常性预算 (一般性预算)和资本性预算(建设性预算),两个预算各有各的使用方向和资金来源,不得相互挤占。经常性预算主要反映政府进行日常行政事务活动时所发生的经常收支,其支出主要用于维持政府活动的经费和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以及发展科学、卫生、教育等各项事业支出,其收入主要是税收。由于经常性预算支出是非生产性的,因此经常性预算必须保持平衡。资本性预算综合反映建设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其支出用于政府投资活动,收入主要是政府投资收益、经常性预算转入的结余和债务收入等。复式预算的主要优点是对财政收支结构和经济建设状况反映明确,便于政府对财政活动进行分析以及对收支的控制。缺点是总体功能较弱,在管理方面要求高,操作难度较大。且在资本支出主要依赖举债的情况下,若对债务规模控制不当,容易导致政府债务的累积。我国从1992年起正式实行复式预算制度,预算分为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两部分。

☚ 单式预算   零基预算 ☛
复式预算

复式预算

“单式预算”的对称。全面反映国家预算年度内性质不同的预算收支活动,由两个以上的系列所形成的计划。复式预算是在单式预算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种经济分析预算,是为现代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国家预算技术组织形式。它的编制原理是,将同一预算年度内的全部预算收支按经济性质分别对应汇集,编制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平衡表”。这些收支平衡表大体可分为三类: (1) 经常性收支预算; (2) 有偿性收支预算; (3) 特种基金或专项基金预算。其共同特征是: 以特定的预算收入来源保证特定的预算支出,在两者之间形成相对稳定的对应联系。复式预算的具体编制方法各国不一,通常是将国家预算编制成“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两个预算。“经常预算”主要反映政府进行日常行政事务活动的支出和作为收入主要来源的税收收入等项目;“资本预算”主要编列政府的投资支出和债务收入以及由经常预算转入的结余或赤字。包括有两个以上预算的,除上述内容外,还要编制“特种基金预算”; 例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反映特定用途的预算资金的筹集和运用情况。复式预算优于单式预算之处在于: 它更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预算资金分配格局的变化; 有助于对国家预算资金进行成本——效益的分类、分析与控制,可以清晰地反映预算平衡状况和预算赤字的原因,以便区别情况,有选择地采取有效手段进行调整。但复式预算的编制比较复杂,工作量也较大。

☚ 单式预算   预算分析 ☛

复式预算

double-entry budget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