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复式记账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复式记账法fù shì jì zhàng fǎспóсоб(мéтод)двойнóй зписи

复式记账法double entrymethod

会计核算中,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它是在单式记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够系统地、全面地反映经济业务引起资金增减变化的来龙去脉,并能通过各账户发生额和余额之间的平衡关系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记账方法。按记账符号不同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复式收付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指由经济业务所引进的一切变化,按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全面地、互相联系地记录的记账方法。按照复式记账法的要求,每一会计要素项目都要相应设置账户,每笔业务所引起的一切变化,都应在所涉及的账户中全面地互相联系地记录下来。
采用复式记账法,由于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应在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作出记录,这不仅有助于了解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将一定期间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都相互联系地登记入账以后,可以通过账户记录,完整、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同时,由于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进行分类登账,因而对记录的结果,可以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由此可见,复式记账法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记账方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曾在我国流行的复式记账法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等。为了使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接轨,1992年底公布了我国 《企业会计准则》 将借贷记账法定为我国境内企业会计采用的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是以 “借”、“贷” 作为记账符号,按照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的规则,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全面地、互相联系地记录每笔经济业务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要求按照会计项目分别设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利润等六类基本账户,各类账户的左方统一称为借方,右方统一称为贷方,并为每类账户规定借、贷方记录该类数据的标准方法,即账户模式。
(1) 资产类账户: 资产处于会计方程式左方的地位,其账户定为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 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余额在借方。
(2) 负债类账户: 负债处于会计方程式右端,其账户记录方法与资产类账户相反,即贷方记录负债的增加,借方记录负债的减少,余额在贷方。
(3)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所有者权益处于会计方程式右端,其账户记录方法与负债类账户相同,即贷方记录增加,借方记录减少,余额在贷方。
(4) 收入类账户: 收入是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因素,其账户记录的方法与所有者权益账户相同,即贷方记录收入的增加,借方记录收入的减少,平时余额在贷方。
(5) 费用类账户: 费用是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因素,其账记录方法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相反,即借方记录费用的增加,贷方记录费用的减少,平时余额在借方。
(6) 利润类账户: 利润是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其账户记录方法与所有者权益账户相同,即贷方记录利润的增加,借方记录利润的减少,平时余额在贷方。
以上六类账户归集记录有关数据的标准方法,即借贷记账法的账户模式。

☚ 账簿   成本计算 ☛

复式记账法Double-entry Bookkeeping

一项经济业务按相同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会计科目进行反映的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是从单式记账法发展演变而来的,复式记账法下,因账户之间存在相互勾稽关系,可通过账户了解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并可用试算平衡的方法检验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复式记账方法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等。

复式记账法

一种会计和统计核算方法。在会计核算中,复式记账法要求,在一个单位,对于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相互关联的账户中同时进行对应的登记。国际上长期通用的复式记账法是借贷记账法。它以“借”、“贷”二字作为增减的记账符号,对于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相反的记账方向,在两个相互关联的账户中同时进行对应的登记。比如,一个企业销售产品10000元,要在其资产类账户的“存款”项下登记“借10000元”,意为资产的增加;与此同时,要在其收入类账户的“主营业务收入”项下登记“贷10000元”,意为收入的增加。对于不同类别的账户,“借”与“贷”的增减含义不同。对于资产类、费用类账户,“借”为增加,“贷”为减少。对于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账户,“借”为减少,“贷”为增加。
统计核算以会计核算中的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为基础。在国民账户体系中,对于经常账户,其右方是“资源”方,其左方是“使用”方;对于积累账户和资产负债表,其右方是“负债变化”方,其左方是“资产变化”方。在一个单位,对于发生的每一笔交易,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相互关联的账户中同时进行对应的登记。比如,一个政府单位给一个住户一笔10000元现金的社会福利支付。在政府账户中,要同时进行两次对应的登记。一次是作为其经常账户的“使用”方,在“转移”项下登记支出10000元;另一次是作为其积累账户的“资产”方,在“货币和存款”项下对应登记资产的负获得10000元。在国民账户体系中,对于一笔交易,要在交易双方各自的账户中同时进行两次对应的登记,交易双方共进行了四笔等值的登记,这被称为“四重记账原则”,又称“四式记账原则”。在上例中,对于住户部门账户来说,一次是作为其经常账户的“资源”方,在“转移”项下登记收入10000元;另一次是作为其积累账户的“资产”方,在“货币和存款”项下对应登记资产的正获得10000元。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统计中,也采取复式记账法中的借贷记账法。“贷”表示出口、对外资产减少、对外负债增加。“借”表示进口、对外资产增加、对外负债减少。
复式记账法和四重记账原则可以保持和检查账户的一致性。

复式记账法

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资产和负债的至少两个项目发生增减变动,而且增减的金额相等。因此,在反映每一项经济业务时,应当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关的至少两个账户中进行登记。这种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进行登记的方法,叫做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比较单式记账法有两个明显的特色: 一是对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都要按规定的会计科目,至少在两个账户上相互联系地进行试算平衡。复式记账法在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在日常会计核算工作中,从编制会计凭证到登记账簿,都要运用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doubleentry bookkeeping

“单式记账法”的对称。将每笔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同时记入有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科目(或账户),从而使有关科目(或账户)之间形成相互联系的记账方法。这种相互联系叫做科目的对应关系(或对转关系),相互联系的会计科目,叫做对应科目(或对方科目)。科目的对应或对转关系,能够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这种记账方法不仅能够全面地、系统地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而且使有关科目之间保持平衡关系,可以防止差错和便于检查账目是否正确,从而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复式记账法是一种比较严密和科学的记账方法,已被广泛地采用。

☚ 单式记账法   会计分录 ☛
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

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以便全面、系统地反映每一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收入、费用和利润变化情况与结果的一种方法。复式记账包括收付记账法和借贷记账法。我国采用的复式记账法是借贷记账法。

☚ 单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 ☛
0000372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3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