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 军、监制度始于唐、五代。军的设置始于唐代,唐代在设兵戍守之地,设置“军”、“守捉”、“镇”、“戎”,大的称军、小的称守捉、镇、戎。军和守捉的将领称使。到宋代逐步演变为行政区划单位,主要设在边防要塞和军事重镇。军分为两级:一与府州同级,隶属于路;一与路同级,隶属于府、州。北宋中期,曾有不少军撤销或降格,州一级的军,从997年的49军减少到37军。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相对宋初战争减少,处于相对和平时期,统治者不重视军事。北宋末,因辽、金入侵,为加强边防,恢复新设了一部分军,到1122年,州一级的军达54个,主要分布在与辽、金接壤的北部诸路。如河东路8军,秦凤路5军,永兴军路和河北西路各4军,河北东路3军,5路共24军,占26路总军数的44.4%。 军 军jūn军队的编制。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大雅·公刘》五章: “观其流泉,其军三单。”毛《传》: “三单,相袭也。”郑《笺》:“观相其阴阳寒暖所宜,流泉浸润所及,皆为利民富国。大国之制三军,以其余卒为羡。今公刘迁于豳,民始从之,丁夫实满三军之数。单者,无羡卒也。” 胡承珙 《后笺》:“单,一也,独也。三单者,即《周礼》‘凡起徒役,无过家一人’之谓,盖止用正卒为军,不及其羡,故曰‘单,相袭’,犹言相代。三单之中,尚有更休叠上之法,其不尽民力如此,此公刘所以为厚也。且此语虽为制军之数,古者寓兵于农,制军所以为授田,故上承 ‘相阴阳’,‘观流泉’,而下与 ‘度其隰原’,‘彻田为粮’相次,可知非在道御寇之谓。即《笺》云 ‘丁夫满三军之数’,亦谓依此数而每夫各授百亩以治田也。” ☚ 许人 阮 ☛ 军读音j·ün(-),为ün韵目,属en-in-un-ün韵部。举云切,平,文韵。 ❶军队。 ❷军队的编制单位。 ❸驻扎, 上一条: 㑺 下一条: 軍 军参谋,帮别人谋划。《独弦操》(54):“上一次打麻将,梁乡长给宁乡长军了一牌,把我们炸得手抖哩。” 军〔jun〕 jind: 解放~。getfangbjind. 军队〔jundui〕jinddeib. 军服〔junfu〕eudginb. 军軍《广韵》舉雲·文;gūn‖jūn象棋用语,指攻击对方的将帅,由古文攻击引申:~~军gūnzít gun(将一军)。《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析公曰:‘楚師輕窕,易震蕩也。若多鼓鈞聲,以夜軍之,楚師必遁。’”杨伯峻注:“軍之,猶言全軍合攻之。” 军軍ㄐㄩㄣjūn二2269①动象棋用语,指攻击对方的将帅。闽语。福建厦门〖 〗。~一军。广东汕头〖 〗。②动参谋。中原官话。陕西商县张家塬〖 〗。你给我~一下,看这牌咋打哩?   军jun驻扎。《左传·僖公三十年》:“晋~函陵,秦~汜南。”《史记·高祖本纪》:“汉王~荥(xing)阳南。”(荥阳:地名。)《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细柳。”(亚夫:人名。细柳:地名。) 军軍jūn❶武装部队 △ 海~|拥~爱民。 ❷军队中比师高一级的编制单位 △ ~长。 ❸姓。 军jūn
军❶军队:~官︱~士︱~医︱~师︱~属︱~刀︱~械︱~火︱~需︱~粮︱~服︱~装︱~徽︱~旗︱~法︱~纪︱~礼︱~籍︱~务︱~衔︱~容︱~权︱~心︱~力︱~垦丨~饷︱~营︱~乐(yue)︱~操丨~种︱~旅丨~民︱~犬︱~舰︱陆~︱空~丨海~︱水~︱ 三~︱红~︱白~丨伪~︱大~丨我~︱友~︱联~︱盟~︱孤~︱驻~︱守~︱禁~︱叛~︱顽~︱参~︱投~︱从~︱行~︱进~︱麾(hui)~︱援~︱劳~︱建~︱扩~︱督~︱监~︱裁~︱殿~︱败~之将︱千~万马︱异~突起︱狗头~师︱勇冠三~︱溃不成~。 ❷泛指军事的:~费︱~援︱~备︱~工︱~训︱~令︱~机︱~区︱~校︱~港︱~政丨~用。 ❸军队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部︱~长。 ❹象棋的“将”或“帅”:将(jiang)~。 ○冠(guan)~(体育运动等竞赛中的第一名)︱亚~(仅次于冠军的第二名)。 军jūn❶ 军队:参军│裁军│解放军。 ❷ 军队的编制单位,下辖若干个师:野战军│第六军。 ❸ 姓。 军jun军备 军操 军车 军刀 军队 军阀 军法 军费 军服 军港 军工 军功 军官 军管 军号 军徽 军婚 军火 军机 军籍军纪 军舰 军阶 军垦 军礼 军力 军粮 军龄 军令 军旅 军马 军民 军品 军棋 军旗 军情 军区 军权 军人 军容 军嫂军师 军士 军事 军属 军团 军威 军务 军衔 军饷(xiang)军校 军械 军心 军需 军训 军医 军营 军用 军邮 军乐 军政 军种 军装 军佐 败军 裁军 参军 撤军 充军 从军 大军殿军 督军 孤军 官军 冠军 海军 红军 季军 建军 将军 进军 禁军 空军 扩军 联军 陆军 盟军 荣军 三军 水军 铁军我军 行军 亚军 拥军 友军 援军 整军 治军 驻军 军代表军功章 军管会 军火库 军令状 军马场 军事家 军乐队 军乐团军政部 建军节 将军肚 八路军 飞将军 国防军 后备军 集团军急行军 解放军 娘子军 生力军 铁将军 新四军 义勇军 志愿军正规军 主力军 军国主义 军纪严明 军令如山 军民共建 军容严整 军事科学 军事题材 千军万马 异军突起 拥军优属 狗头军师溃不成军 军民鱼水情 军jun❶军队:~爱民,民拥~|儿子今年参了~|敌人很快就撤了~|我~正在向前推进。 ❷军队的编制单位,在“师”之上:几个~将在这里集结|这次战役投入了一个~的兵力|他将出任第一~的军长。 军jūn当兵的:彼时虽有~民来救,那火已成了势,如何救得下。(一·20)(水溶)手下各官两傍相侍,~民人众不得往还。(十四·300)
军jūn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二十八宿 > 羽林軍 > 軍 軍 jūn 军军jūn〖名词〗 军队(21)。《季梁谏追楚师》:王毁军而纳少师。——于是楚王故意把军队排的不像样子而迎接少师到军中。《子鱼论战》: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古代用兵,不在险隘的地方阻击敌人。《诸稽郢行成于吴》:君王不以鞭棰使之,而辱军士使寇令焉。——君王不拿鞭子驱使我们,却要麻烦您的军队士卒,叫他们执行抵御敌人入侵的命令。
军jūn〖动词〗 驻扎(1)。《季梁谏追楚师》:军于瑕以待之。——军队驻扎在瑕来等待。 军軍jūn❶ 用战车围成营垒。《左传·宣公十二年》:“及昏,楚师~于邲,晋之余师不能~。”又《成公十六年》:“郑陈而不整,蛮~而不陈。”(陈:同“阵”。布阵。)引申为驻军。《烛之武退秦师》:“晋~函陵,秦~氾南。”《鸿门宴》:“沛公~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❷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左传·成公三年》:“晋作六~。”《孙子·谋攻》:“全~为上,破~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 ❸ 军队。《鸿门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白居易《琵琶行》:“弟走从~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❹ 宋代行政区划单位。陆游《入蜀记》:“南唐为奉化~节度,今为定江~。” 军*軍junBEFC ❶军队:~官/~法/~需/~费/参~/裁~/敌~/野战~。 ❷军队的编制单位:这次战斗投入了两个~的兵力/~长/~部/第一~。 ❸〈文〉营垒;阵地:齐、宋、卫皆失~(《左传》)。 ❹〈文〉驻扎:楚子伐随,~于汉淮之间(《左传》)。 兵 兵兵(兵士;兵丁;兵子;兵人;兵革;兵勇;营兵;大~;小~;女~)士(士兵;士卒;营士) 卒(卒子;军卒;甲卒;兵卒;部卒;营卒) 勇(游~) 军(军兵;军卒;军汉;军健;军众) 戎(戎士;戎兵;戎卒;戎甲) 甲士 斗人 斗夫 武夫(一介~) 兜鍪 控弦行夫 健儿 营伍 韎韦 兵的隐语:丘八 有军籍或有服兵役的人:士(上~;中~)军人 士兵、军队:组甲 军队,士兵:戎 部队士兵的总称:兵员 军队最基层的成员:战士 士兵和低级武官的总称:兵弁 旧时民间对士兵、警察的称呼:老总 勇猛凶悍的武夫和士兵:勇夫悍卒
另见:特工 军人 保卫 防守 ☚ 兵 各种兵 ☛
行政区划单位 行政区划单位省(~份;省级) 市 地州 县 乡(~所) 镇 区(省~;地~;分~;特~;专~;本~;社~) 盟 旧时乡以下基层单位:里(~正) 机关内部的办公单位:处(处级) 科(行政~) 部(部门) 室(科室) 课(总务~) 段 股 委(党~;团~;工~) 办(外~;~公厅) 厅(省~;工业~) 司(礼宾~)局(市~;文化~) 某些单位的名称:台(天文~) 所(研究~) 院(医~;产~) 某些服务单位:社(旅~;茶~) 古代户籍编制单位:长 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军 师 旅 团闾 集体的编制单位:队(连~) 由不多的人员组织成的单位:组(~员;小~) 规定的单位:点(蹲~) 自己所在的单位:本位(~主义) 总部的下属单位:分部 以电谋私的电力管理单位:电老虎 (机关、团体或其所属的部门:单位)
另见:组织3 机关 团体 ☚ 单位2 官职 ☛
军队 军队军(军马;军伍;军师;军戎;军班;三~;大~;骑~;空~) 旅(军旅) 兵(兵马;兵戈;兵师;兵旅;兵队;兵众;甲兵;鹤兵;步~;工~) 伍(士伍;队伍;行伍;部伍;褚伍;戎伍;尺竹伍符) 师(师众;师徒;兴~)武装(~力量) 人马 卒乘 行列行阵 行陈 车革 居曲 部曲 麾旌 麾旆 麾斾 鹤仗 毒帜 营马 戎行 戎马 戎骖 古代的军事集合体:军团 军队的统称:部(部队) 军旅 云旅 军旅,部伍:云队 军队,军事:戎轩 军队,士兵:武卒 行伍,军队:戎戍 士兵,军队:兵戎 兵甲 与军队有关的:戎(~事) 兵(~务;~器) 军队各部:诸校 整个军队:全军 全部军队:六师 全军中除主力部队以外的部分军队:偏师 军队的前列:锋 军队的前导:军导 京师的军队:中军(~宝账) 先头部队:前锋(前锋军) 前军 前阵 前驱 驱先 先头部队,先行者:前茅 先锋,先头部队:头哨 作战的先头部队:头阵 军队作战时在正面部队两侧的部队:两翼 作战时部队的两翼:侧翼 翼侧 一个队形的左侧或右侧:翼(右~;两~;轻~) 后续部队:后军 行军时走在最后的部队:殿军 行军时居于尾部者:后殿 居后续进的部队:后继 踵军 后军 后系
另见:士兵 队伍 军容 军营 军帐 保卫 守卫 防守 作战 ☚ 军队 各种军队 ☛
军品 军品军队上使用的:军(~用;~装;~车) 军中用具:锣锅 军用物资:军资 资实 武用 军队所需的物资和器材:军需 随军物资:辎囊 军人伙食、牲畜饲料、燃料等:给养 军给 军械、粮草、营帐、服装等:辎重 赀重资重 旧时指军队中发给官、兵的口粮或钱:糈(军糈) 饷(粮饷;馈饷;廩饷)馈粮 馈饟 军饟 禀缣 牢禀 牢直 资馕 军人的薪俸和给养:军饷 驻防军队的粮饷:防饷 供应部队食用的粮食:饷 军粮 癸庚 饣亶饩 军粮给养:饷糈 边防部队的粮食:边粮 边食 迅速运送的军粮:飞饷 军粮和饲料:粮秣 粮草 豆莝刍粮 刍食 刍粟 粮草丰足:饫饶 粮草丰富:粮多草广 粮草之少:粒米束薪 古代的铜制行军用具:刁斗 古代射者所着的护臂:铠扞 古代战士臂膀和腿上用铁片制成的护套:铁幕
另见:军队 军人 武器 战车 战船 战具 武器 军旗 军衣 ☚ 军品 靶子 ☛
指挥军队 指挥军队军(麾军) 挥师 翱师 指挥统率军旅:挥羽 进行军事指挥:行兵布阵 行兵列阵 指挥攻城:麾城 长官坐镇军中亲自指挥:躬擐甲胄 在主管将帅的指挥之下:钺下 指挥作战从容潇洒:羽扇挥兵 羽扇挥军 极善于指挥军队打仗:用兵如神 ☚ 指挥 支使 ☛
营垒 营垒砦 营坞 营墙 营壁 垒培 垒壁 处舍 军营的围墙或工事:垒壁 军营,营垒:军 城池营垒:城保 城堡 垒壁 营坞 小型城堡:坞 守望的营垒:寨 柴 砦 边防驻军的城堡:戍逻 边防驻军的城堡、营垒:戍(戍垒;戍堡) 边境上的壁垒:边垒 驻防军的营垒、城堡:镇戍 边寨的营垒:极戍 为迷惑敌人而虚设的营垒:疑屯 敌军的营垒:赵壁 赵家营 完整的营垒:完垒 坚固的营垒:坚垒 硬寨 高大的壁垒:高垒 古代遗留下来的营垒:故垒 遗垒 (军营和四周的围墙:营垒) ☚ 工事 城 ☛ 军軍jūn举云切,平文。 ❶军队的编制单位,一万二千五百人。《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 ❷军队;部队。《司马法·天子之义》:“国容不入~,~容不入国。” ❸驻扎;驻守。《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祝兹侯徐厉为将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细柳。” 军❶中国宋代地方行政区划单位。与府、州、监同级。首都、陪都、特要之地和皇帝即位前居住过或任过职的州称为府,冲要之地称为军,矿区则多设监。宋盛之时,府有38,军有59,州有254,监有4。府、州、军、监均隶属于路,其下有县。 ❷军队编制。中国古代军队最大编制单位为军。由下至上分为伍、两、卒、旅、师、军,每军1.25万人。军的编制历代相沿,人数与名称多有变动。中国现代军队编制中仍有军的编制。按军种类别可分为海军、陆军、空军。 军❶中国古代泛指军队,或军队的最高建制单位。春秋时各国大多编有上、中、下三军。齐国以五人为伍,十伍为戎、四小戎为卒、十卒为旅、五旅为军,一军一万人。历代沿用其名,人数不等。 ❷士兵的称谓。明代初实行卫所兵制,卫所士兵称为“军”。后来招募的士兵才称“兵”。 ❸由若干师、旅及战斗、勤务保障部队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军区(方面军)。为战役战术兵团。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作战任务,也可独立作战。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分为陆军(步兵)军、坦克军、空军军、空降军。198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野战军取消军一级编制,改称集团军。 军我国古代军队最大的编制单位。根据周礼,天子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每军战车五百辆,一万两千五百人。春秋时各大国设有上、中、下三军,后来晋、吴等国扩至五军、六军。齐国以五人为伍,十人为小戎,四小戎为卒,十卒为一旅,五旅为一军,一军万人。唐于设兵戍守之地置军。《新唐书·兵志》:“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其军、城、镇、守捉皆有使。”初在边境都督府、节度使辖区内置军,如范阳节度使即统经略、威武、清夷、静塞、恒阳、北平等九军。安史乱后,内地也设军,如汴州(今河南开封)则置宣武军。军使品秩与剌史同。北宋承五代、后周旧制,以军为第二级军队编制单位。按照正规编制,十军为一厢,但亦有军上不设厢者,故番号稍有不同,如龙捷左厢第六军同效顺第一军之别。按照规定,北宋一军辖五指挥,应有二千五百人,然而实际上不少军的指挥数高于标准编制,甚至有十指挥。如宋真宗晚期,殿前司马兵骁骑军,宁朔军,骁胜军,步兵左、右虎翼军,神勇上、下军,宣武上、下军,广勇军和侍卫马军司的云骑军、武骑军以及侍卫步兵司的左、右虎翼军等,都是每军十指挥。北宋军一级统兵官每军各有军都指挥使一员,而以军都虞候为副。北宋后期,形成了军、将、营、都新的四级编制,则军为一级军队编制单位。其统兵官都统制、副都统制、统制、同统制、和统领等只是临时的差遣,而非正式的军职。南宋各屯驻大军普遍有军、将两级编制,而以军为第一级军队编制单位,其地位大致相当于北宋的厢。其统兵官有统制、同统制、副统制、统领、同统领、副统领等。有的军只设统领。军一级有时也设都统制。兵力自数千人至万余人不等。明初实行卫所制度,其士兵的正式名称为“军”,后来召募的士兵称“兵”。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王守仁更改兵制,规定二十五人为伍,二伍为队,四队为哨,二哨为营,三营为阵,二阵为军。军设副将。 军 142 军地方行政区划单位。唐代在边兵戍守之地设军、守捉、镇、戍。所任将领、军和守捉的称使,镇和戍的分别称镇将和戍主。宋代军为行政区域,有隶属于路,与府、州相当,和隶属于府、州,与县相当两种等级。 ☚ 府 监 ☛ 军 军战斗集群名。军队的建制。古时战斗用车。军驻,则以车为围墙,立营。军行,车在中道,人马分其左右。故军字以车与冖而成字。《说文解字》: “军,圜围也。4000人为军。从车,从包省。” 《经籍撰诂》: “军:围也。4000人为军,2500人为师。字从勹音补交,反包车为军; 币自为师,皆字意也。” 《国语·齐语》: “管子于是制国: 5家为轨,轨为之长; 10轨为里,里有司; 4里为连,连为之长; 10连为乡,乡有良人焉。以为军令: 5家为轨,故5人为伍,轨长帅之; 10轨为里,故50人为小戎,里有司帅之; 4里为连,故200人为卒,连长帅之; 10连为乡,故2000人为旅,乡良人帅之; 5乡1帅,故万人为1军,5乡之帅帅之。” ☚ 距马河戍长司 军禁 ☛ 军❶见“守捉”。 ❷宋代地方行政区划。1.与州、府同级,直隶于路,下领县。2.与县同级,隶属于府、州。
军中国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春秋时各大国设上、中、下三军,小国设二军或一军。一军1万人。晋、吴等国曾扩增到五军、六军。后世历代沿用,为军队最大的编制单位,人数不一。
军由若干个师、旅及战斗、勤务保障部(分)队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军区(方面军)。为高级战术兵团。 军jūn❶军队。如:解放军,陆军,海军, 空军。 ❷中国古代军队最高的编制单位。根据《周礼》,天子6军,大国3军,次国2军,小国1军。每军战车500辆, 12500人。春秋时各大国设有上、中、下3军,后来晋、吴等国扩至5军、6军。齐国以5人为伍, 15为小戎,4小戎为卒, 10卒为1旅,5旅为1军,1军万人。唐于设兵戍守之地置军。唐初在边境都督府、节度使辖区内置军。安史之乱后, 内地也设军, 军使品秩与刺史同。北宋承五代、后周旧制,以军为第二级军队编制单位。按照正规编制,10军为1厢。1军辖5指挥,应有2500人,而实际上不少军的指挥数高于标准编制,甚至有10指挥。北宋后期,形成了军、将、营、都新的4级编制,则军为一级军队编制单位。南宋各屯驻大军普遍有军、将两级编制,而以军为第一级军队编制单位,其地位大致相当于北宋的厢。兵力自数千人至万余人不等。明初实行卫所制度,其士兵的正式名称为“军”,后来召募的士兵称“兵”。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王守仁更改兵制,规定25人为伍,2伍为队,4队为哨,2哨为营,3营为阵,2阵为军。 ❸现代军队的编制单位之一。由若干个师、旅及战斗、勤务保障部队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军区(方面军、集团军)或统帅部。为战役战术兵团。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作战任务,亦可独立作战。依任务、装备和编成,分为陆军(步兵)军、坦克军、空军军、空降军等。中国人民解放军初创时,军的编制和番号均不统一。1930年,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决定, 各地红军统一按军团、军、师、团的序列编制,军隶属于军团。后几经变动,1948年11月, 中央军委发出通令,将纵队改称为军,一般辖3个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又组建了海军、空军、空降军等。1986年,为适应武器装备的发展和现代作战的要求,将陆军军改编为合成集团军。 军 军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春秋时齐国以万人为一军。《国语·齐语》:“五乡一帅,故万人为一军,五乡之帅帅之。”韦昭注:“五乡,每一军为五乡也。乡帅,卿也。万人为军,齐制也,周则万二千五百人为军。” ☚ 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暂行规定 军正 ☛ 军(軍)jūn ❶ (军队) armed forces;army;troops: 参 ~ join the army; 敌 ~ enemy troops;the enemy ❷ (参加某种活动的许多人) army;contingent: 劳动 ~ labour army;contingent of labour forces; 筑路大 ~ a large contingent of road builders ❸ (军队的编制单位) army: 红军第四 ~ the Fourth Army of the Red Army;~ 以上干部 cadres including and above the level of army commander;cadres of army level and above; 全歼敌人一个 ~ wipe out an enemy army ❹ (姓氏) a surname: ~ 阳 Jun Yang ◆军备 armament;arms; 军备竞赛 arms race; 军便服 undress uniform; 军便帽 forage cap; 军部 army headquarters; 军操 military drill; 军车 military vehicle; 军大衣 frock; 军刀 soldier's sword;saber;sabre; 军地两用人才 people competent for both military and civilian services; 军队 armed forces;army;troops;host; 军队建设 army buildup;army construction; 军队指挥自动化 automation of military command; 军阀 warlord; 军法 military criminal code;military law; 军法从事 deal with sb. by military rules;be courtmartialed;be dealt with by military law;punish by military law; 军方 the military; 军费 military expenditure; 军分区 military subarea;military sub-command; 军风纪 soldier's bearing and discipline; 军服 military uniform;uniform;regimentals monkey suit;toggery; 军港 military harbour;fortified port;naval port; 军工 war industry;military project; 军工厂 ordnance factory; 军功 military exploit; 军官 officer; 军管 military control; 军国大事 affairs of national defense and administration; 军国主义 militarism; 军号 bugle; 军徽 army emblem; 军火 munitions;arms and ammunition;ordnance material; 军机 military plan;military secret; 军籍 military status;one's name on the army roll; 军纪 military discipline; 军舰 warship;naval vessel;warcraft; 军界 military circles;the military; 军垦 reclamation of wasteland by an army unit; 军礼 military salute; 军粮 army provisions;grain for the army; 军烈属 families of revolutionary martyrs and servicemen; 军龄 length of military service; 军令 military orders; 军令如山 Military orders are like a mountain.;Military orders cannot be disobeyed [revoked].;军律严明 Military laws are peremptory.; 军马 army horse;war-horse;[古] destrier; 军帽 army cap;service cap;cap;shako; 军民 the army and the people;soldiers and civilians;military and civilian; 军民共建 joint construction between the army and the people;joint effort of the army and the people; 军民共建精神文明 build advanced units through the joint efforts of the army and the people; 军民联欢 an army-civilian get-toghther;Civilians and armymen had a merry get-together.; 军民一致 with army and people united; 军民一家 The Army and the people are one family.;The army and the people — one family.;Soldiers and people are one family.; 军民一心 The soldiers and civilians are of one heart.; 军旗 army flag;colors;ensign; 军情 military situation;war situation; 军区 military region;(military) area command; 军人 soldier;serviceman;armyman; 军人价值观 armymen's value; 军人情感 armyman feeling; 军人心理素质 serviceman's mental quality;armyman's mental quality; 军人性格 soldiers character; 军人自我意识 soldiers self-consciousness; 军容 soldier's discipline;appearance and bearing; 军师 military counsellor;army adviser; 军事辩证法 military dialectics; 军事法 Military Law; 军事法庭 military court of justice; 军士 noncommissioned office (NCO); 军事 military affairs; 军事化 militarize;place on a war footing; 军事素质 military qualities;fighting capability; 军属 soldier's dependants;armyman's family; 军团 army group; 军委 [简] the Central Military Commission;the Military Commission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军务 military affairs;military task; 军衔 military rank; 军饷 soldier's pay and provisions; 军校 military school;military academy; 军鞋 military footwear; 军械 ordnance;armament; 军心 soldier's morale;morale of the troops; 军心动摇 The morale of the troops begins to slump.;The morale of the army is shaken.; 军心皇皇 The army was depressed and downhearted.; 军心震慑 The soldiers were much depressed.; 军需 military supplies;[旧] quartermaster; 军宣队 [简] Mao Zedong Thought propaganda team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PLA propaganda team; 军训 military training; 军医 surgeon;medical officer;military surgeon; 军营 military camp;barracks; 军用 for military use;military; 军用卫星 military satellite; 军邮 army postal service;army post;army mail; 军援 military aid; 军乐 military music;martial music; 军长 army commander; 军政 military-political;army and government; 军政府 military government;junta; 军职 official post in the army;military appointment; 军中无戏言 Joking is not allowed in the army.;There is no jesting in war.; 军种 services (army,navy,air force,etc.) 军army(corps) 军(1)军队。《左传》桓公六年:楚武王“毁军而纳少师”。《战国策·齐策二》:“昭阳为楚伐魏,覆军杀将得八城。”(2)军队编制名。先秦以“军”为军队的最大编制单位。《周礼·夏官·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3)驻扎。《左传》桓公八年:“楚子伐随,军于汉淮之间。”《战国策·楚策二》:秦“术视伐楚,楚令昭鼠以十万军汉中。”(4)包围,攻击。《左传》桓公十三年:楚师“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成公七年:“郑共仲、侯羽军楚师。”《广雅·释言》:“军,围也。”(5)统帅、指挥军队。《左传》桓公五年:“郑师合以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军。”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王虽受肩伤,尚能指挥全军。” 军❶泛指军队。 ❷军队的编制单位。我国古代兵制以军为最大的编制单位。周制天子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每军五师,每师五旅,总数为一万二千五百人。春秋时,各大国多设有上、中、下三军。齐国以五人为伍,十伍为小戎,四小戎为卒,十卒为一旅,五旅为一军,每军一万人。历代沿用其名,人数多少不一。西晋有“七军”“五校”。西魏府兵初建时计二十四军,每军二千人。唐初改关内十二道为十二军,开府领兵。宋代军在指挥之上、厢之下,每军统五至十指挥(亦称营,营五百人)。 ❸宋代地方行政区名称,大都与府、州同级,也有与县同级的。 军(1)军队编制单位。春秋时各国多设有上、中、下三军。后来晋、吴等国曾扩展为五军、六军。《国语·齐语》记齐国以五人为伍,十伍为小戎。四小戎为卒,十卒为一旅,五旅为一军,员额为一万人。历代“军”的编制,人数多寡不一。军作为近代军事编制单位,始于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重建大元帅大本营,由共产党协助所建立起来的国民革命军,以军为指挥单位,每军一般辖三个师。自班至师,均以三进。步兵以二人为伍,六伍为班,三班为排,三排为连,三连为营,三营为团,三团为师。我国陆军的编制由班到师采用三三制由此始。(2)由边戍之名变为政区名。唐初在缘边节度使辖区之下设军、守捉、城、镇,各军的长官称军使,本系专掌一地驻守卫戍之事,惟中叶以后,曾于边陲荒凉地区改置军、城以治理之。见于史籍者,如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朔方军总管张仁愿筑东、中、西三受降城,大历八年(公元773年)镇北都护府徙治天德军。五代时军人干政,内地亦设军,与县平级,于是本为边陲驻戍单位的军,至此遂成为地方行政区域。宋代之军,其级别有二:一与府州同级,如京东路的淮阳军,统下邳、宿迁二县,隶属于路;一与县同级,隶属于府州,如真定府属的天威军。还有头下军州,是朝廷赐给宗室、外戚、公主、功臣等人的食邑,因所赐区域大小不同,有的称州,有的称军,也有称城或称堡的。金初因袭宋制,地方行政区划也有军的一种,地位在各州之次;世宗大定年间,尽升诸军为州,以后即无军一级的政区。元代复仿宋制于边地设军,数目不多,仅四川有长宁一军,属于路;湖广有南宁、万安、吉阳三军,直隶于省。(3)士兵名称。明初实行卫所制度,其士兵的正式名称为“军”,后来招募的兵才做“兵”。 军禁军编制单位。厢之下设军。此种军队编制,始于唐初李靖兵法:“左、右厢各二军,军各二千六百人”(《武经总要·前集》卷6)。宋代仍五代之制,厢之下设军。如上四军左、右厢各为四军(《长编》卷99癸巳)。三衙诸军中有不设左、右厢者,即直以军为最高编制单位,或分上、下军,如殿前司步军神勇、宣武,骑军骁骑,各分上、下军。侍卫亲军步军司雄武第一、第二、第三军等等。“每指挥十为一军”(《宋史·兵志》1、《长编》卷99癸巳)。
军地方行政编制单位名。唐代宗大历七年七月三十日,沧州置横海军。五代设军,寄治于县,而隶于州。至宋方为与州平级的地方行政单位。地势冲要、户口少而不成州者,则设军。如北宋开宝二年,升合州浓洄、渠州新明二镇为广安军,以其为聚寇之所,利防遏故;开宝六年,以夔州云安县上水离州城二百里,人户输纳不便,遂建为云安军(《旧唐书 ·代宗纪》、《新五代史》卷60、《古今事物考》卷1《地理》、《舆地纪胜》卷165、《太平寰宇记》卷163)。北宋宣和间,全国置五十五军。军一级长吏称“军使”或“知军事”,如云安军使、知光化军(《宋史·地理志》1、《永乐大典》卷14620《吏部条法·差注门》、《宋史·职官志》7《府州军监》)。
军南宋三衙编制大单位,沿北宋之制不变。如殿前司前军、右军、中军、左军、后军、选锋军、护圣军、游奕军、神策选锋军、摧锋军等(《宋史·兵志》2、《要录》卷96己亥),侍卫亲军马军行司前军、右军、中军、左军、后军(《景定建康志》卷39、《要录》卷194甲戌),侍卫亲军步军司神勇军、振华军、安远军、奉先园、武宁、威勇、雄勇、必胜、前军、右军、中军、左军、后军等(《要录》卷195壬寅、《宋史·兵志》2)。军的指挥官有都统制、统制、同统制、统领。 军jūn❶ 军不厌诈|军多将广|军法从事|军邻城下|军令如山|军务倥偬
❷ 孤军奋战|孤军深入|临军对阵|千军独扫|千军万马|全军覆没|损军折将|息军养士|悬军深入|异军突起|招军买马
❹ 笔扫千军|常胜将军|横扫千军|溃不成军|买马招军|气冠三军|威振三军|勇冠三军 军jūn会意字,古代军队宿营时,战车首尾相连形成圆圈以自卫,留有辕门,则成有开口的圆圈,此谓之“军”。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yun 阴平:晕(眩晕) 去声:運(简化为“运”,运输) 恽(姓氏) 郓(郓城,地名,在山东) hun 阴平:荤(荤菜) 阳平:浑(浑水摸鱼) 珲(珲春,地名,在吉林。另读huī) 去声:诨(诨名) kūn 裈(古代的裤子) jūn 皲(皲裂) xūn 荤(荤粥,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 相关链接 “军”的声母上古为舌根音,唐宋之后为舌面音。声母丢失读为yun。
军·挥huī挥,本义为“指挥军队”,如“挥师南下”。《说文》:“从手,军声。”“挥”古韵在“真”部,王粲《咏荆轲》(《失题》)诗:“荆轲为燕使,送者盈水滨。缟素易水上,涕泪不可挥。”“挥”与“滨”相叶。顾炎武《音学五书》引《诗》云:“挥”古本音“熏”。因与“麾”义相同,借“麾”(huī)之音。又因与“飞”同音,被假借,如“挥发”实为“飞发”。仿“挥”生成的字有: huī 辉(光辉) 晖(春晖) 珲(爱珲,地名,在黑龙江) 翚(飞也) 军軍jūn(6画)
  *军(軍)jūn6画 冖部 (1) 军队,服务于政治目的的武装组织:~营|参~|解放~|拥~优属。 (2) 军队的编制单位,下辖若干个师:~长。 (3) 军队使用的;军人使用的:~车|~装|~礼。 (4)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大~|共青团是共产党的后备~。 军軍jūn春秋以来的会意字。从人(本近勹形,讹变成冖,不是秃宝盖的冖(mì),冖象房屋),从车。象人俯在车上、或包围车旁。是奴隶社会的军事争战或军人。当时用车作重要和主要的战争武器,所以车旁的人就是军人、是兵士。也专指军队。近代现代叫武装部队。如:军队|解放军|海军。古代和现代又指军队的编制单位。现代指“师”的上一级。现代又引申泛指有组织的集体。如:劳动大军。 军軍★繁◎常★常
jūn形声,金文1从車,匀声(一说从車,云声),金文2和小篆的音符改为冖,隶定为“軍”。本义为以兵车围成军营,引申为驻扎、军队、军队的编制单位、队伍、集体等。《简化字表》类推简作“军”。 【辨析】 以“军”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jūn:皲∣yūn:晕∣yùn:晕、郓、恽∣hūn:荤∣hún:浑、珲∣hùn:诨∣huī:挥、辉、晖、珲。军 軍; 金 篆 隶jūn【析形】金文字形为形声字,字形从车匀声。先秦战争多为车战,故从车。小篆字形讹变从勹,隶书字形又变从冖。 【释义】《说文》:“圜围也。四千人为军。”本义是军队。古代军队驻扎,常以兵车自围扎营,故又指驻军。[军令如山]谓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必须贯彻执行。[冠军]冠指超出众人,谓列于诸军之首。后泛称得第一者,常指体育运动等竞赛中的第一名。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In Bronze Inscriptions the meaningful part is车(chē,car)and the phonetic component is匀(yún).The ancient war always used cars so it is from 车. 【original meaning】The arm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