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博乐市
新疆西北部对外开放城市,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首府博乐市,因博尔塔拉河而得名。民国9年 (1920年) 由精河直隶厅析出设县。1945年改名博乐县。新中国成立初期隶属伊犁专区。1954年划归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985年撤县建市。总面积7 956平方公里。北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边境线长106公里,有国家一类口岸阿拉山口口岸对外开放。
辖2镇、3乡、2场、6个街道办事处、117个行政村,境内驻有兵团农五师师部及所属的6个团场。1995年全市总人口18.87万人,有汉、蒙古、维吾尔、哈萨克、回等29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6. 73万人,占35. 7%; 农牧区人口11. 98万人,占63. 5%; 农牧区劳动力2. 65万人。
有耕地2.4万公顷,草地56.74万公顷,林地2万公顷。水资源有博尔塔拉河、哈日图热河、得尔德苏河等河流,年径流量12. 12亿立方米; 地下水动储量2. 89亿立方米; 水能储量13. 79万千瓦,可开发量4.83万千瓦。高山湖泊赛里木湖海拔2 073米,面积480平方公里,水深85米,蓄水量约210亿立方米,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
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22种矿种,其中储量大的有石灰石储量1.4亿吨,珍珠岩储量1 000万吨。
博乐市经济以农为主,农牧结合。1994年进入全疆财政收入前10名县市行列,名列第9位。199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9. 25亿元,工业总产值2. 57亿元,农业总产值1. 6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 94亿元,乡镇企业总收入2. 52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 688元。
现有耕地面积2. 37万公顷,粮食播种面积1.04万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33万公顷。粮食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总产6. 55万吨,平均亩产420.4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77.2公斤。经济作物以棉花、甜菜、油料为主,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1995年总产皮棉1.02万吨,平均亩产84. 3公斤;甜菜总产3. 91万吨,油料总产5 900吨。牲畜以细毛羊为主,存栏34. 72万头,产肉3 700吨,产毛799吨。
已建成灌溉渠道1 611公里,机电井251眼,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 37万公顷。1984年博乐市被列为全国100个电气化城市之一,装机容量1.46万千瓦,年发电量6 650万千瓦小时,城乡用电普及率达到100%。拥有农牧业机械总动力7. 51万千瓦。兰新铁路在博乐市境内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上西铁路接轨,使博乐市成为连接亚欧的黄金通道,国道312线贯穿市境,村村通公路通汽车。拥有程控电话5 000门。
博乐市近几年来先后荣获 “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市”,自治区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模范市 (县)”,自治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城市” 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