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十七 太平天国官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十七 太平天国官制

1.朝内官与地方官

区别爵号或官称官等职 掌说 明




东 王
西 王
一等诸王各以军师和主将的
身份辅佐天王,而以
东王主持日常军政诸
太平天国采取中央集权的君
主政体。天王封首义诸人为王,
各王府设置一套大体类似的
行政机构,表现了农民的平等
思想。天王又授权东王可以节
制其下诸王,于是东王成为了
太平天国的实际执政者,东王
府的六部机构,成了天国的行
政中枢。
南 王
北 王
二等
翼 王三等
燕 王
豫 王
四等
国 宗四等闲散国宗无具体职守,
督军出战或任地方长
官者,则加提督军务
太平天国定制,首义诸王的
男系亲族,长辈称国伯、国叔,
同辈称国宗,后辈称国相。

区别爵号或官称官等职 掌说 明




五等侯为爵号,可以执行军
政诸务
太平天国前期封侯者甚多,
其称号为在侯前加护国,靖胡
等字,如护国侯、靖胡侯、定胡
侯等。
军 师 参议军政大事,为诸王
兼衔
本职为太平天国仅次于天王
的重要职位。起义之初,天王
即封东王为左辅正军师中军主
将,西王为右弼又正军师前军
主将,南王为前导副军师后军
主将。北王为后护又副军师左
军主将,天京变乱后,洪秀全
曾自任军师。
丞 相六等办理政务或奉命出征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
秋官、冬官诸丞相,每官又分
正、又正、副、又副,共二十
四员。
检 点七等同 上自殿前左一检点、殿前右二
检点,至殿前左三十五检点,
殿前右三十六检点,共三十六
员。
指 挥八等同 上自殿前左一指挥,殿前右二
指挥至殿前左七十一指挥,殿
前右七十二指挥,共七十二员。
将 军九等同 士以炎、水、木,金、土系衔,
每衔又分正副各十员。自炎一
正将军、炎一副将军,至土十正
将军、土十副将军,共一百员。








侍 臣七等主侍服食起居由童子充任,共四十八人。
左右史同上掌记天王言行共四人。
掌朝仪同上掌议定礼乐共二人。
通 赞同上掌朝会时传达天王言语共八人。

区别爵号或官称官等职 掌说 明








引 赞同上掌朝会赞礼共八人。
掌朝门 如官名所示左右各二,共四人。
月将侍卫同上如官名所示分伸后、大吉、功曹、太冲、
天罡、太乙、胜光、小吉、传
送、从魁、河魁、登明诸侍卫,
各有正副,共二十四人。
节气侍卫同上如官名所示以立春、雨水、惊蜇、春分、
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
种、夏至、小署、大暑、立秋、
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
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
小寒、大寒来命名侍卫,又各
分正副,共四十二人。
典天舆长
(以上诸职
其官阶均为
职同检点)
同上主管天王乘舆正副各一,共二人。
朝内典官
(职同指挥)
八等掌典领各务典天舆一千人,典天马一百
人,典天乐三百人,典天锣四
十八人,典天袍三十人,典天
炮三十人,典天更六人,司天
水六人,典天厨二人,典天鱼一
人,典天柴二人。




六部尚书七等掌理政务东殿吏部尚书,东殿户部尚
书,东殿礼部尚书,东殿兵部
尚书,东殿刑部尚书,东殿工
部尚书,各十二,计七十二人。
承 宜七等掌发号施令自东殿左一承宣东殿右二承
宣至东殿左二十三承宣,东殿
右二十四承宣,计二十四人。
仆 射七等主侍服食起居自东殿左一仆射,东殿右二
仆射,至东殿左三十一仆射,东
殿右三十二仆射,计三十二人,
由童子充任。

区别爵号或官称官等职 掌说 明








掌 门七等掌同天王府东殿左右掌门,计二人。
引 赞七等掌同天王府东殿左一、右二至左七、右
八引赞,计八人。
大旗手七等掌同天王府东殿大旗手一人。
指 使
(以上诸职,
其官阶均为
职同检点)
七等为牌刀手头领东殿左一指使、右二指使,
共二人。
参 护
(职同将军)
九等即牌刀手,担任出入侍
东殿参护一千六百人。
典东舆长
(职同指挥)
八等掌如官名所示正副各一,共二人。
典 官
(职同将军)
九等掌典领各务有典东舆八百人,典东马八
十人,典东龙三百人,典东彩
三百人,典东乐二百四十人,典
东锣三十二人,典东炮二十四
人,典东更二十人,典东牢四
人,典东刑四人,典东袍二人,
典东靴二人,典东厨二人,典
东水二人,典东柴二人。
西殿参护
典西舆
 掌同东殿西王早死,属官仅留参护八
十人,典西舆一百人,附于东
王统下。官阶同东殿。






六部尚书八等掌同东王府北殿吏部、户部、礼部、兵
部、刑部、工部各一至六尚书,
计三十六人。翼殿六部各一尚
书,计六人。
承 宣八等掌同东王府北殿左一承宣,右二承宣至
左二十三承宣,右二十四承宣,
计二十四人。翼殿同。

区别爵号或官称官等职 掌说 明

















仆 射八等掌同东王府北殿左一仆射。右二仆射至
左十五仆射、右十六仆射,共
十六人。翼殿同。
掌 门八等掌同东王府北殿左、右掌门计二人,翼
殿同。
指 使八等掌同东王府北殿左一、右二指使,计二人
翼殿同。
大旗手
(以上诸职
官阶均为
职同指挥)
八等掌同东王府北殿、翼殿大旗手各一人。
参 护
(职同总制)
十等掌同东王府北殿、翼殿参护各八百人。
典舆长
(职同将军)
九等掌同东王府北殿、翼殿正副典舆长各二
人。
典 官
(职同总制)
十等掌同东王府典北舆八百人,典北马六十
人,典北乐一百人,典北彩八
十人,典北锣二十四人,典北炮
二十人,典北更十二人,典北
牢二人,典北刑二人,典北袍二
人,典北厨二人,典北水二人,
典北柴二人。翼王府典官同。
南殿参护
典南袍
 掌同北王府南王早死,属官仅留参护四
十人,典南袍二人,附于北王
统下,官阶同北殿。
大旗手
(职同将军)
九等 燕第大旗手一人,豫第同。
六部书十等掌如六尚书燕吏书,燕户书,燕礼书,燕
兵书,燕刑书,燕工书各一人。
豫王府六部书同燕王府。
经 历十等 称为燕历、豫历,各二人。
亦称燕经历、豫经历。

区别爵号或官称官等职 掌说 明









通 传
(以上诸职
其官阶均为
职同总制)
十等 燕、豫通传亦称燕、豫传,有
燕左一通传,燕右二通传至燕
左七通传,燕右八通传,计八
人。豫通传编号员额同。
十一等 燕尉、豫尉各六百人。
十一等 燕伺,豫伺各二十八人。
典 官
(以上诸职
其官阶均为
职同监军)
十一等 典燕袍一人,典燕厨一人,
典燕舆一人,典燕乐一人。豫
王府典官同。



国宗协理十等 提督军务者每国宗一人。
掌 书
(以上二职
其官阶均为
职同总制)
十等 无定额,由国宗自署。
国 尉十一等 提督军务者每国宗六百人,
闲散国宗每人不得超过十人。
国 伺
(以上二职其
官阶均为职
同监军)
十一等 提督军务者每国宗二十人,
闲散国宗每人不得超过四人。








大旗手
(职同总制)
十等 侯大旗手每侯一人。
大旗手
(职同监军)
十一等 丞相、检点、指挥大旗手各
一人。
六部掌书十一等 分吏部掌书,户部掌书,礼
部掌书,兵部掌书,刑部掌书,
工部掌书,每一侯、丞相、检
点、指挥各一人,称某侯吏
部掌书,某侯户部掌书等。丞
相、检点、指挥同

区别爵号或官称官等职 掌说 明












经 历十一等 每侯、丞相、检点、指挥各
设一人,称某侯侯历、某丞相相
历等。
通 传
(以上各职
其官阶为职
同监军)
十一等 侯传每侯六人,自左一至右
六;相传每丞相四人,自左一
至右四;检传每检点二人,以
左一右二编衔;指传每指挥二
人,以左一右二编衔。称呼为
某侯一通传等。
十二等 侯尉每侯五百人,相尉每丞
相三百人,检尉每检点二百人,
指尉每指挥一百人。
十=等 侯伺每侯十六人,相伺每丞
相十二人,检伺每检点十人,
指伺每指挥八人。
典 官
(以上各职
其官阶为职
同军帅)
十二等 每侯典袍、典舆、典厨、典
柴各一人,丞相、检点、指挥
同。



大旗手十二等 每将军一人。
将军书理
(以上二职
其官阶为职
同军帅)
十二等 每将军四人。
将 尉十三等 每将军一百人。
将 伺
(以上二职
其官阶为职
同师帅)
十三等 每将军六人。



总圣库七等掌库藏出纳设正总圣库,又正总圣库,
副总圣库,又副总圣库,计四
人。

区别爵号或官称官等职 掌说 明







总圣粮
(以上二职
其官阶为职
同检点)
七等掌粮米出纳设总圣粮、又正总圣粮、副
总圣粮,又副总圣粮,计四人。
典簿书八等掌缮写诏旨四人。
典诏命八等同 上二人。
宣诏书八等掌收发文书四人。
朝内疏附八等掌传递文书二人。
提中关八等掌龙江关(即天京海关)税
一人。
典天牢八等掌监狱四人。
典刑罚八等掌刑法二人。
典镌刻八等掌镌刻四人。
典圣库八等掌库藏出入四人。
典圣粮八等掌粮米出入四人。
典油盐八等掌收发油盐四人。
典买办八等掌采买物料二人。
舂 人八等掌粮食加工四人。
浆 人八等掌收发酱醋四人。
宰 夫八等掌宰杀牲畜四人。
典天茶八等掌供应茶叶二人。
典茶心八等掌供应果品点心二人。
典金官八等掌铸印和打造金银器饰二人。
典玉局八等掌雕刻玉器二人。
典绣锦八等掌督男绣工刺绣二人。
织锦匠八等掌织刻丝粧缎二人。
典结彩八等掌张挂灯彩四人。

区别爵号或官称官等职 掌说 明







典角帽八等掌制造冠帽四人。
典金靴八等掌制造靴鞋二人。
整舆匠八等掌修整舆轿四人。
典旗帜八等掌督造旗帜二人。
督铳炮八等掌督造枪炮一人。
铸铅码八等掌铸造铅弹四人。
典红粉八等掌制造火药四人。
典 硝八等掌煎熬硝磺四人。
铸铜炮八等掌造铜炮二人。
督造战船八等掌造战船一人。
典 铁八等掌制造兵器、铁器二人。
典铜匠八等掌制造铜器二人。
铸钱匠八等掌督造钱币四人。
典木匠八等掌造木器一人。
典竹匠八等掌造竹器一人。
典石匠八等掌造石器一人。
夭朝总巡查八等掌巡查一人。
天朝督内医八等掌治内科四人。
天朝掌医
(以上诸职
其官阶为职
同指挥)
八等掌治外科四人。
提 报九等掌传递文书二人。
总圣库协理九等 二人。
朝内拯危急九等急救受伤官兵一人。
头关提船将军九等掌收发船只战舰一人。
内 医九等主治内科四人。

区别爵号或官称官等职 掌说 明







督医将军
(以上诸职
其官阶为职
同将军)
九等 一人。
(天京)各街
道巡查
十等 无定额。
女巡查十等 无定额。
典妆官十等掌供宫闱脂粉一人。
内 医十等主治内科七人。
各军内医十等主治内科四人。
掌 医
(以上诸职
其官阶为职
同总制)
十等主冶外科二十五人。
典花官十一等主栽培花木供应鲜花盆
四人。
典天鸟十一等掌养鸟四人。
典天兽十一等掌驯兽四人。
典钟表十一等掌修钟表二十人。
典风琴十一等掌修八音盒四人。
医骡马十一等即兽医一人。
内 医
(以上诸职其
官阶为职
同监军)
十一等主治内科七人。
各军内医十二等主治内科十四人。
朝内诊脉医生十二等 九人。
(天京)各街
道医生
(以上诸职
十二等 六十人。

区别爵号或官称官等职 掌说 明
朝内
杂职
天朝
典官
其官阶为
职同军帅)
   




省行政长官 掌一省行政省级行政长官由何种爵级官
员充任,并无统一规定,其官
署名称也未见明确记载,一般
以所任官员的官称为官署名
称。省级的实际行政长官是当
地的军事长官或更高的军事统
帅。
郡总制十等管辖各县监军、乡官 
县监军十一等领导乡官办理全县政务其权力较清州县官为重。

军 帅
师 帅
旅 帅
卒 长
两司马
 组织领导乡兵,维持地
方治安,协助或参加
太平军作战,征收赋
税钱粮
由本乡人充任,

2.太平军军中正职杂职官

区别官 称官等编 制







典旗帜
典 炮
典铅码
典红粉
典 硝
典罪囚
典刑罚
疏 附
巡 查
内 医
掌 医
功 臣
拯危急
理能人
典铁匠
典木匠
典竹匠
典绳索
(以上各职
其官阶为
职同监军)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周上
二人。
二人。
二人。
二人。
二人。
二人。
二人。
一人。
一人。
一人。
一人。
一人。
一人。
一人,管理伤病官兵饮食汤药。
一人。
一人。
一人。
一人。
计每军各设典官二十三种,三十五人。
总制书理
监军书理
(以上二职
其官阶为
职同军帅)
十二等
同上
每总制四人。
每监军四人。
总 尉
总 伺
军帅书理
(以上诸职
其官阶为
职同师帅)
十三等
同上
同上
每总制八十人。
每总制四人。
每军帅四人。
监 尉
监 伺
师帅书理
(以上诸职
其官阶为
职同旅帅)
十四等
同上
同上
每监军六十人。
每监军四人。
每师帅二人。

区别官 称官等编 制




军 尉
军 伺
旅帅书理
(以上诸职其官阶
为职同卒长)
十五等
同上
同上
每军帅四十人。
每军帅四人。
每旅帅二人。
师 尉
师 伺
旅 尉
卒长书理
(以上诸职其官阶
为职同两司马)
十六等
同上
同上
同上
每师帅二十人。
每师帅四人。
每旅帅十六人。
每卒长二人。

3.女官

区别官 称官等职 掌说 明



军 师 在天王府任职设左辅正军师,右弼又正军
师,前导副军师,后护又副军
师各一人。
丞 相六等在有关部门中任职分设天官、地官、春官、夏
官、秋官、冬官、诸丞相,各
有正副,共十二人。又有恩赏
丞相。
检 点七等同上设殿前左一检点至殿前右十
检点,殿左十一检点至殿右三
十六检点,共三十六人。又有
恩赏检点。
指 挥八等同上设殿前左一指挥至殿前右十
指挥,殿左十一指挥至殿右七
十二指挥,共七十二人。又有
恩赏指挥。
将 军九等同上设炎一正将军至炎四正副将
副 副
军;水一正将军至水四正将军;
副 副
木一正将军至木四正将军;金
副 副

区别官 称官等职 掌说 明



   一正将军至金四正将军;土一
副 副
正 正
副将军至土四副将军;共四十
人。又有恩赏将军。
总 制十等统率女营设前一总制至前八总制,后
一总制至后八总制,左一总制
至左八总制,右一总制至右八
总制,中一总制至中八总制,
共四十人。
监 军十一等同上设前一监军至前八监军,后
一监军至后八监军;左一监军
至左八监军,右一监军至右八
监军,中一监军至中八监军;
共四十人。
军 帅十二等同上设前一军军帅至前八军军
帅,后一军军帅至后八军军帅,
左一军军帅至左八军军帅,右
一军军帅至右八军军帅,中一
军军帅至中八军军帅;共四十
人。
卒 长十五等同上设前一军前一卒长至前二十
五卒长至前八军前一卒长至前
二十五卒长;
后一军后一卒长至后二十五
卒长至后八军后一卒长至后二
十五卒长;
左一军左一卒长至左二十五
卒长至左八军左一卒长至左二
十五卒长;
右一军右一卒长至右二十五
卒长至右八军右一卒长至右二
十五卒长;
中一军中一卒长至中二十五
卒长至中八军中一卒长至中二
十五卒长;共一千人。

区别官 称官等职 掌说 明



管 长
(两司马)
十六等同上设前一军前一东管长
前一西管长
前一南管长
前一北管长至
前一军前二十五东管长
前二十五西管长
前二十五南管长
前二十五北管长至
前八军前一东管长
前一西管长
前一南管长
前一北管长至
前八军前二十五东管长
前二十五西管长
前二十五南管长
前二十五北管长。
每军一百人,自前一军至中
八军四十军共四千人。



天朝内掌门
东西殿内贵使
(以上两职,其官
阶为职同检点)
七等
七等
掌如官名所示 
东西殿内掌门
南北殿内贵使
女绣锦指挥
(以上诸职其官
阶为职同指挥)
八等
八等
八等
同上 
南北殿内掌门
翼殿内贵使
女绣锦将军
(以上诸职其官
阶为职同将军)
九等
九等
九等
同上 
翼殿内掌门
燕第内贵使
女绣锦总制
(以上诸职其官
阶为职同总制)
十等
十等
十等
同上 

区别官 称官等职 掌说 明



燕第内掌门
女绣锦监军
(以上诸职
其官阶为职
同监军)
十一等
十一等
同上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