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兰州刻葫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 主要责任者: 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责任方式: 编 出版者: 甘肃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 兰州 字数: 245 千字 页码: 1-130 开本: 16 中图分类号: ①J314.9②K875.3 语种:中 定价:76.00(共2册) 出版时间:2015-02 丛书多卷书否:是 丛书名: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是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共收录20条词条。 被引频次:2 兰州刻葫芦 兰州刻葫芦兰州独具风格的传统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兰州小葫芦为多年改良培植的优良品种,以青白石乡白道沟徐家坪所产最为有名。葫芦大如鸡卵,小如算珠,皮质细腻,外表光滑,成熟采摘后,经刮皮、晒干、磨光等加工处理,于其上雕刻出各种山水、人物、花草、鸟兽等画面和诗文。亦有将葫芦开口透花配以盖帽,用装鸣虫,或搭配成对,供老人手中揉动以活筋络,或衬以底座当案头清玩,或串空悬挂作壁间装饰。史载,兰州刻葫芦始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本世纪20年代传到京师,时名大噪,誉为 “绝技妙品”,身价日高。其先有王鸿武、来银娃创始,后有李文斋、王德山等继承创新。刀法日精,题材愈广。作品亦从集市摆售而渐登大雅之堂。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甘肃省文化局举办专业创作,兰州刻葫芦遂大放异彩。60年代后,有艺人阮文辉创造 “水墨写意”“仿名人书画”“彩刻”“微刻”等技法, 使刻葫芦更富新意。他设计刻制的缕金 “牙签盒”“茶盒”为刻葫芦走向实用化开辟了途经。他的作品 “150个儿童游戏图”“敦煌飞天120身” 以及“唐诗桃源行”“赤壁夜游图”“饮中八仙歌”等微雕葫芦被轻工业部定为国家级珍品, 由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1988年阮文辉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86年, 兰州市工艺美术厂的刻葫芦获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临夏市雕刻工艺厂生产的刻葫芦在旅游市场亦受欢迎。兰州刻葫芦除国内销售外,还出口美、英、法、德、意、日、苏、波、捷等国家。 ☚ 武山玉器 临洮仿古地毯 ☛ 兰州刻葫芦民间雕刻艺术品。产于甘肃省兰州。清光绪十八年(1893年),兰州民间艺人王鸿平首先在带皮的葫芦上刻画戏剧人物脸谱,后经清末文人李文斋努力,刻葫芦渐渐成为独具特色的工艺品。李文斋革新工艺,把葫芦表面朽皮剔除磨光,用镪水混合红、黄两种颜色染画,使雕刻的画和文字色彩鲜艳,栩栩如生,清晰流利。兰州刻葫芦从此声誉鹊起。艺人们可以在大如鸡蛋,小如算子的葫芦上因材施艺,使用各种针法和刀法或雕或镂,创造出一件件别具一格的艺术品。1949年后,兰州老艺人们组成了兰州特种工艺美术社,创造了大量神话和历史人物等精美的作品,深受人们喜爱,畅销国内外,成为甘肃省著名的出口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