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己糖醇细胞毒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己糖醇细胞毒剂

己糖醇细胞毒剂

己糖醇细胞毒剂是以己糖醇为载体,两端接活性烃化基团的抗癌药。本类药物中第一个有效而应用于临床的是于1955年合成的甘露醇芥盐酸盐 (mannomustine,mannitol nitrogen mustard,degranol,BCM)。它有氮芥类的性质,作用于淋巴细胞,用以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甘露醇芥的氮芥基为甲磺酸酯取代的甲磺甘露醇(mannosulfan,DMM)和为溴取代的二溴甘露醇(dibromomannitol,DBM)对骨髓细胞有抑制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二溴甘露醇的立体异构体——二溴卫矛醇(dibromodulcitol,DBD)在小于二溴甘露醇的剂量下对多种实验动物肿瘤有效。对小鼠白血病L1210,二溴甘露醇无活性,而二溴卫矛醇有抑制作用。在临床除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外,对乳癌、头颈部肿瘤、淋巴肉瘤和黑色素瘤亦有效。上述α,ω-二取代的己糖醇于pH7.5可转变为α、ω-二环氧化合物。二溴卫矛醇产生环氧卫矛醇 (脱水半乳糖醇,dianhydrogalac-titol,DAG)。环氧卫矛醇亦是二溴卫矛醇在人体的代谢物之一。它对小鼠白血病L1210的治疗效力比二溴卫矛醇强三倍,对脑内接种的成脑膜细胞瘤有明显抑制作用,现在临床试用。二溴或二磺酸酯糖醇在体内可转变为脱水的环氧糖醇,它们在体内的作用表现了母体和环氧化合物的多重作用。
己糖醇细胞毒剂的细胞毒作用可能由于DNA被烃化,在体外可观察到DNA和二溴己糖醇作用产生交联DNA,交联作用与其细胞毒作用有较好相关性。在体外,本类毒剂均抑制14C胸腺嘧啶核苷掺入DNA。具有相同功能基但不同己糖醇载体的本类细胞毒剂,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的强度为半乳糖醇>甘露糖醇>山梨糖醇。同一糖醇的骨架而功能基不同者,其抑制强度为环氧基>溴>甲磺酸酯。对DNA合成的抑制作用与细胞毒强度成平行关系。有报道己糖醇细胞毒剂与核蛋白的结合强于与DNA的结合,认为与核蛋白的结合是抑制细胞增殖的主要机制。本类毒剂对细胞有多种作用,其杀伤细胞的主要机制尚待阐明。
在临床上本类药物对骨髓的毒性,限制了它在实体瘤治疗上的广泛应用。


(1) 甘露醇芥: 白色结晶,m. p. 278℃(分解),二盐酸盐,m.p.239~241℃,易溶于水,微溶于醇。参考剂量: 静注每日1~2mg/kg,每周3次。
(2) 甲磺甘露醇: 白色结晶,m. p. 132~133℃,溶于水。参考剂量: 口服或静注,每日15~20mg/kg,20天一疗程。
(3) 二溴甘露醇: 白色粉末,m.p.178℃(分解)溶于水。参考剂量: 口服每日250mg,分三次服。
(4) 二溴卫矛醇: 白色粉末,m.p.187~188℃,30~40mg溶于100ml水。参考剂量: 口服每日0.25mg/kg。


(5)环氧卫矛醇: m.p.96.5~98.5℃,溶于水和丙二醇,在水溶液中可稳定8小时以上。参考剂量: 每日一次, 30mg/m2,连用5天为一疗程。

☚ 马利兰   亚硝脲类 ☛
0000568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6: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