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六岁穰六岁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六岁穰六岁旱 六岁穰六岁旱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探索自然灾害规律的理论,是中国最早利用天文变化预测农业生产丰歉的学说。这一理论认为: 农业生产的丰收与歉收,是随着天时变动而交替发生的,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因年景有丰有歉,故灾年粮价上涨、丰年粮价下跌。《管子·国蓄》:“岁有凶穰,故谷有贵贱。”《史记·货殖列传》: “故岁在金,穰 (大丰年);水,毁 (大荒年); 木,康 (小丰年); 火,旱 (即旱年);……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越绝书·计倪内传》:“太阴三岁处金则穰,三岁处水则毁,三岁处木则康,三岁处火则旱。”太阴即木星,在天空的相对位置每十二年为一周期。运行至酉宫 (方位) 称岁在金,又六年运行至卯宫为岁在木,运行至子宫是岁在水,隔六年至午宫是岁在火。这就形成所谓六年一穰,六年一旱或十二年一大饥的循环。这种理论虽有很大的局限性,但不失为对当时自然灾害发生规律的总结。 ☚ 历代灾情 荒政 ☛ 六岁穰六岁旱 六岁穰六岁旱春秋战国之际的一种农业丰歉循环思想。一说为计然首先提出; 一说系范蠡“计然之术”内容之一。语见《史记·货殖列传》:“故岁在金,穰; 水,毁; 木,饥; 火,旱……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越绝书·计倪内经》中说:“太阴三岁处金则穰,三岁处水则毁,三岁处木则康,三岁处火则旱。故散有时积,籴有时领,则决万物不过三岁而发矣……天下六岁一穰,六岁一康,凡十二岁一饥。”春秋战国之际人们将天文学与农业丰歉联系起来,产生了农业丰歉循环论。“太阴”或“岁阴”即木星,木星在天空的位置移动,约12年为一周期。当太阴行至酉宫方位时,称岁在金,或岁在穰,穰,丰盛之意,即大丰年; 又六年行至卯宫,为岁在木,或岁在康,即小丰年; 运行至子宫,为岁在水,或岁在毁,即大荒年; 又六年,运行至午宫,为岁在火,即旱年。从而形成所谓六岁一穰,六岁一旱或12年一大饥的循环。“计然之术”认为农业生产的丰歉决定于有规律性的天时变动,大体为六年一穰、六年一旱,12年一大饥,较小的变动为三年一循环,掌握了这种年岁丰歉的循环规律,通过农业收成在社会经济中的决定作用,便可以指导国家和家庭的一切经济活动。这种将农业收成的丰歉与古天文学附会的循环理论缺乏科学根据,不能说明客观实际情况。 ☚ 尽地力之教 农业丰歉循环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