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六十种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六十种曲 六十种曲又称《汲古阁六十种曲》。传奇剧本集。明毛晋编。共十二集。每集五个剧本,计为六十种。其中有少数元人创作。所收杂剧仅王实甫《西厢记》一种,余均为传奇剧本。许多著名传奇作品如高明《琵琶记》,元末明初“四大传奇”——《荆钗记》、《白兔记》、《幽闺记》(又称《拜月亭》)、《杀狗记》,汤显祖“临川四梦”,梁辰鱼《浣纱记》,薛近兖《绣襦记》以及《鸣凤记》等均被选入。全书共分六次编刻,每次一套,计十种,卷首均有《弁言》,在流传过程中大部散失。解放后文学古籍刊印社本编校精详,《弁言》亦较齐全。一般研究明传奇者多以此书为依据,流传颇广。 ☚ 宋元戏文辑佚 醉怡情 ☛ 六十种曲 六十种曲明传奇剧本集。又名《汲古阁六十种曲》。编者毛晋(1599—1659),原名凤苞,字子晋,江苏常熟人。著名藏书家。筑目耕楼、汲古阁,共藏书八万四千馀册,多有宋元善本、秘籍。曾校刊《十三经》、《十七史》、《津逮秘书》等书。《六十种曲》先后分六次编刻,每次一套,每套十种。第一套收《琵琶记》等,第二套收《南西厢记》等,第三套收《春芜记》等,第四套收《绣襦记》等,第五套收《锦笺记》等,第六套收《白兔记》等。全书计收元杂剧《西厢记》一种,明传奇五十八种,其中汤显祖《还魂记》兼收原作与硕园改订本,共六十种戏曲剧本。每套前均有弁言,流传中已有部分散失。其《演剧首套弁语》言戏曲佳作仅以“穷耳目之官”、“充戏娱之役”,实为憾事;其应为“追维过去”、“接引未来”、“启孝纳忠植节杖义”之工具,并希望“中州白雪,倾压繁华之地,阳春应偏下矣”。《六十种曲》编定后,成为我国古代篇幅最大、流传最广的一部戏曲作品集,颇有影响。该书为没有注释,没有题评的白文本,对选取的底本,也未作说明和著录。所收仅六十种,但颇为精粹。南戏主要剧目“荆、刘、拜、杀”等,影响甚广的《西厢记》、《琵琶记》,对昆山腔的发展起了较大作用的《浣纱记》,沈璟、汤显祖的名作等,已尽可能包罗。所收《鸣凤记》、《明珠记》、《琴心记》、《玉镜台记》、《金莲记》、《青衫记》、《水浒记》、《狮吼记》、《白兔记》、《杀狗记》等所选用的底本是比较优秀的刊本。所收《精忠记》、《八义记》、《三元记》、《春芜记》、《怀香记》、《彩毫记》、《运甓记》、《鸾鎞记》、《四喜记》、《投梭记》、《赠书记》、《双烈记》、《龙膏记》、《双珠记》、《四贤记》和硕园改订本《还魂记》等十六种,在此之前未见刊本。该书编刻于明末清初,原刻本每套均标名汲古阁《绣刻演剧十种》(实获斋藏版),先后六套。清初重刻本因系六套一次出齐,故有“六十种曲”之称。版本有明崇祯毛氏汲古阁刊本,清道光重修本,1935年上海开明书店排印本等。以后者最为精详。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用1935年开明书店排印本重印。 ☚ 杂剧十段锦 六合同春 ☛ 《六十种曲》《六十种曲》
以明传奇为主的戏曲作品集。明末汲古阁编辑印行,故又称《汲古阁六十种曲》。主持人是著名的藏书家、刻书家毛晋。毛晋,字子晋,号潜在,又称汲古主人。该书编于崇祯年间,分6帙,在3年内陆续出齐。每帙10处,故题《绣刻演剧十本》。有人据此称这部书为《绣刻演剧十本》或《绣刻演剧》,实际上并不确切。前5帙均有《弁语》,分别署为阅世道人、得闲主人、静观道人、闲闲道人、思玄道人、后人推测当是与毛晋交往甚密又精于戏曲的凌濛初、冯梦龙等人的化名。该书康熙间重印时,6帙同时出齐,始有《六十种曲》的总标题。该书收元杂剧《西厢记》一种,明传奇(包括元末明初的南戏——明传奇的前身)59种。南戏的主要剧目“荆、刘、拜、杀”——《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又称《幽闺记》)、《杀狗记》,影响深广的高明《琵琶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即《玉茗堂四梦》),和其他重要的作品,如梁辰鱼《浣纱记》、徐霖《绣襦记》、王世贞《鸣凤记》(或以为无名氏作品)、沈璟《义侠记》、孙钟龄《东郭记》、高濂《玉簪记》等,都收罗在内。其中有《精忠记》等16种在此以前未见刊本,借此书得以流传。这是我国戏曲史上最早且收罗宏富的传奇集,和《元曲选》同为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戏曲选本。但该书无总序、无注释,无题评,对选取的底本也未作任何说明和著录,编次乱,也漏选了一些重要的作品,如李开先《宝剑记》、周朝俊《红梅记》,而选了一些平庸之作。这都是该书的不足之外。 《六十种曲》有崇祯本,存世无多。还有清初重印本、康熙重刻本。此外尚有道光补刻本,错误较多。1935年上海开明书店重新排印,由胡墨林断句,叶圣陶、徐调孚校订。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用开明版重印,并对该版缺漏讹错之处作了校补;后中华书局据此版两度重印。 六十种曲 元明传奇选集。传奇采用的是南方音乐系统,故又称“南曲”或 “南戏”。南戏在南宋时已在民间广泛流行,但在元代却没有多大影响,直到元末明初,才渐渐占据全国的主要舞台。到明代中期,传奇在舞台上始独领风骚,成为明代文学的标志。近代学者钱基博甚至认为,明代文学只有两种体制为前代所无,一是八股文,一是传奇。明末江苏常熟有一位富翁,名叫毛晋 (1599-1659),拥有四万八千多册藏书,而且多宋元刻本,他专门修建一座藏书楼来安放这一批稀世之宝,名曰 “汲古阁”。这位富有的藏书家胸怀宽广,特地请了一批专家,陆续将 “汲古阁”所藏善本刊刻出来,如 《十三经》、《十七史》、《六十名家词》、《六十种曲》等,成为后代读书界流传的佳话。据说,冯梦龙、凌濛初等人参加了 《六十种曲》 的编选与校订工作。《六十种曲》原来是一部丛书,分为六套,每套十种,三年内丛书陆续出齐。丛书没有总名,只是在每套第一种的扉页上题“绣刻演剧十本”。直到清代康熙年间重印时,六套同时推出,才有了 《六十种曲》 这一书名。令现代学者莫名其妙的是,《六十种曲》 收入了一种杂剧,这就是王实甫的 《西厢记》。《西厢记》 当然是杰作,但在音乐形式上属于杂剧,在五十九种“南腔” 中窜入一部元人的 “北调”,自然令人莫名其妙。这也许是因为《西厢记》五本二十则的体制,不合北曲(杂剧) 一本四则的惯例,却与传奇相近,故编选者将其作为 “传奇” 收入。臧懋循《元曲选》 不收 《西厢记》,他在自序中说: “或又谓 《西厢》亦五杂剧。” “或又谓” 者,是“有人又说”,反过来讲,就是当时有人如臧懋循,是并没有将《西厢记》 视为杂剧的。这样看来,《六十种曲》 的体例还是统一的,是一部传奇总集。 六十种曲一名《汲古阁六十种曲》。戏曲总集。明毛晋(1599—1659)编。晋有《宋六十名家词》已著录。是书分十一集,每集五剧,凡六十剧,故称。除王实甫《西厢记》一种为元代杂剧,其余大多为明代传奇,基本囊括一代优秀作品,如元末明初“四大传奇”(施惠《幽闺记》、柯丹丘《荆钗记》、无名氏《白兔记》、徐𤱻《杀狗记》)及高明《琵琶记》、汤显祖《玉茗堂四梦》等。故编成后颇为流行,与明臧晋叔所编《元曲选》齐名。文学古籍刊行社一九五五年据开明书店旧版重印本较通行,亦为佳本。此本校订精良,添补旧版缺字,调整排列次序,恢复毛氏原刊本面貌。开明书店印本后附徐调孚撰《六十种曲叙录》,颇具参考价值。 六十种曲 257 六十种曲传奇剧本集。又名《汲古阁六十种曲》,明毛晋编著。《六十种曲》共收杂剧《西厢记》1种,传奇58种(其中汤显祖《还魂记》兼收原作怀硕园改订本)共计为60种。无注释、无题评,对选取的底本,也未作说明或著录。所收虽仅60种,但“荆、刘、拜、杀等南戏主要剧目,影响甚广的《西厢记》、《琵琶记》、《浣纱记》,以及汤显祖的全部作品,沈璟的主要作品均已包罗在内。此书编刻于明末清初,前后共分6次刊刻,前有《弁言》,但多佚失。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重印。较为精详,《弁言》也大致齐全。 ☚ 盛明杂剧 汲古阁六十种曲 ☛ 六十种曲 《六十种曲》Liushizhongqu戏曲作品集,编刻于明末清初。编者毛晋(1599—1659),字子晋。原名凤苞,字子久,别号汲古主人。江苏常熟人,著名藏书家之一,曾受业于钱谦益门下,与戏曲作家凌濛初、冯梦龙交往甚密,且有唱和之作。筑目耕楼、汲古阁,共藏书8.4万余册,多有宋元善本、秘籍,曾校刊《十三经》、《十七史》、《六十种曲》,著有《隐湖题跋》、《汲古阁集》,编有 《毛诗陆疏广要》。《六十种曲》是中国古代篇幅最大、流传最广的一部戏曲选集。收杂剧《西厢记》一种, 传奇58种, 其中汤显祖 《还魂记》兼收原作与硕园改订本,共计60种。全书分6套,第一套收《琵琶记》等10种,第二套收《南西厢记》等10种,第三套收 《春芜记》等10种,第四套收 《绣襦记》等10种, 第五套收 《锦笺记》等10种,第六套收 《白兔记》等10种。《六十种曲》是无注释、无题评的白文本,对选取的底本也未作说明或著录。所收虽仅60种,但“荆、刘、拜、杀”等南戏主要剧目, 影响甚广的 《西厢记》、《琵琶记》, 对昆山腔的发展起了较大作用的《浣沙记》,及汤显祖的全部作品,沈璟的主要作品均已包罗在内。其中 《鸣凤记》、《明珠记》、《琴心记》、《玉镜台记》、《金莲记》、《青衫记》、《水浒记》、《狮吼记》、《白兔记》、《杀狗记》所选底本,较其他刊本有更多优点。其中 《精忠记》、《八义记》、《三元记》、《春芜记》、《怀香记》、《彩毫记》、《运甓记》、《鸾鎞记》、《四喜记》、《投梭记》、《赠书记》、《双烈记》、《龙膏记》、《双珠记》、《四贤记》和硕园改订本《牡丹亭记》等16种,在此以前未见刊本。 ☚ 公安派 沈璟 ☛ 《六十种曲》liu shi zhong quSixty Plays→comp. 毛晋 (Mao Ji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