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六一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六一散

《类证治裁》卷一方。即益元散第一方,见益元散条。

六一散 《古今医鉴》卷十四

【组方药物】 滑石90克(白腻者,研细,水飞,晒干再研) 冰片0.9克(后和研匀) 甘草9克(取头末,研极细)
【制剂用法】 上药将滑石、甘草末研匀,然后加冰片研匀,用败毒散调下:春、秋各用灯草煎汤候冷调服;夏日新汲泉水调服。3至5岁服3克,9岁服6克。
【适应病证】 痘疹热毒太盛。红紫黑陷,狂言引饮者。

六一散

《伤寒直格》方。原名“益元散”。由滑石、甘草组成。功用祛暑利湿。主治感受暑湿,症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泄泻。

六一散liù yī sǎn

方剂名。《本草纲目》石部第9卷滑石。
【方源】《刘河间伤寒直格》。
【组成、用法】白滑石水飞过六两,粉甘草一两,为末。每服三钱,蜜少许,温水调下。实热用新汲水下,解利用葱豉汤下,通乳用猪肉面汤调下,催生用香油浆下。凡难产或死胎不下,皆由风热燥涩,结滞紧敛,不能舒缓故也。此药力至,则结滞顿开而瘥矣。
【功用主治】解中暑伤寒疫疬,饥饱劳损,忧愁思虑,惊恐悲怒,传染并汗后遗热劳复诸疾。兼解两感伤寒,百药酒食邪热毒。治五劳七伤,一切虚损,内伤阴痿,惊悸健忘,痫瘛烦满,短气痰嗽,肌肉疼痛,腹胀闷痛,淋闷涩痛,服石石淋。疗身热呕吐泄泻,肠澼下痢赤白。除烦热,胸中积聚,寒热。止渴,消畜水。妇人产后损液,血虚阴虚热甚,催生下乳。治吹乳乳痈,牙疮齿疳。此药大养脾肾之气,通九窍六腑,去留结,益精气,壮筋骨,和气,通经脉,消水谷,保真元,明耳目,安魂定魄,强志轻身,驻颜益寿,耐劳役饥渴,乃神验之仙药也。

六一散liùyīsǎn

即益元散第一方。见益元散条。

六一散

六一散

本方出自《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卷下。又名益元散、天水散。方由滑石六两、甘草一两组成。上药为末,水调;或加蜜、或葱豉汤调;或用纱布包,入汤剂煎服。功能清暑利湿。主治感受暑湿。症见身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或呕吐泄泻,或下痢赤白;亦治膀胱湿热所致之小便赤涩,癃闭淋痛,砂淋,石淋。
本方所治证属感受暑湿所致。暑为阳热之邪,又多挟湿,治当清暑热,利湿邪。方中滑石味淡性寒,重镇而滑,淡能渗湿,寒能清热,重能下降,滑能利窍,故能上清水源,下利膀胱水道,除三焦内蕴之湿热,使从小便而出,以解除暑湿之邪,以为君药。少佐甘草和其中气,又可缓和滑石之寒滑太过。二药相配,共奏清暑利湿之效。使内蕴之暑湿从下而泄,则热可退,渴可解,利可止。两药用量为六与一之比,制成散剂,故名为六一散。本方常用于暑湿证,以身热汗出,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为辨证要点。现临床上亦用于治疗中暑及膀胱炎、尿道炎和泌尿系结石等。此外本方亦可外用搽抹治疗痱子。本方证若兼肝火目赤、咽痛、口舌生疮者,加青黛,名碧玉散,以清热利水,泻肝火;若兼表证,加薄荷,名鸡苏散,兼能清散风热。若阴虚内无湿热或小便清长者忌服。
玉露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又名甘露散。寒水石(软而青黑,中有细纹者)、石膏(坚白而墙壁,手不可折者)各半两,甘草(生)一钱。上药共为细末,每服一字或半钱、一钱,食后温汤调下。功能清热除烦止呕。主治伤热吐泻,形体黄瘦。
清六丸(《丹溪心法》卷二) 六一散一料,红曲(炒)半两(一作二两半)。为末,饭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下。功能祛湿热,止泻痢。主治湿热泻痢,小便短赤;亦治赤痢。
温六丸(《医学正传》卷二) 六一散加干姜或生姜汁,亦可蒸饼为丸服,每服二钱,温开水送下。现亦以本方制成散剂,名温六散,每服9克,包煎服汤。功能温散寒湿,止呕止泻。主治寒湿阻于脾胃,呕吐泄泻。
玉泉散(《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石膏(生用)六两,粉甘草一两。为极细末,每服一、二、三钱,新汲水或热汤或人参汤调下。功能清热除烦。主治阳明内热,烦渴头痛,二便闭结,温疫斑黄及热痰喘嗽等。
益元散(《全国中成药处方集》北京方) 滑石180克,甘草30克,朱砂9克。滑石、甘草共为细粉,朱砂另研兑。每服6克,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功能清热祛暑,利水安神。主治伏暑吐泻,口渴多汗,小便不利,心神不安。

☚ 黄连涤暑汤   桂苓甘露散 ☛
0000406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