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函gōnghán〈名〉平行单位或无隶属关系单位之间的公文信函:紧急公函│处理公函。 【反义】便函│私信。 公函gōng hán政府部门间往来的公文(区别于“便函”)。1864年丁韪良译《万国公法》第三卷:“若系公函,其君必加玺印。”1919年冰心《斯人独憔悴》:“一个礼拜以后,南京学堂来了一封公函,报告开学的日期。”1949年浦江清《清华园日记》下:“中文系同学先递进一公函,强调要实现闻一多、朱自清两先生的主张,使语、文分家,中外文学合并为一个文学系。” 公函gōng hánофици льное(деловóе)письмó公函 ☚ 函 便函 ☛ 便函、便笺;公牍、公函、公文○便函biàn hán(名)形式比较简便的、非正式公文的信件:先以~联系一下。 ○便笺biàn jiān(名)没有正规格式的信笺或记事用纸:递给他一张~| 办公桌上摆着~和圆珠笔。 ●公牍gōng dú(名)〈书〉公文:~盈案|蛛网尘封的历代~。 ●公函gōng hán(名)平行及不相属的机关、团体间的来往公文:来往~,都经过正式收发手续。 ●公文gōng wén(名)机关之间的文件:~纸|~用语|~体裁|收发~。 便函←→公函biàn hán ← → gōng hán便函:形式较简便非正式公文的信件。 公函:平行及不相隶属的机关,团体间的来往公文。 【例】 方便的时候,请发个便函来洽谈一下。水泥厂关于调动朱工程师的公函寄到了电线厂人事科。 公文 公文牍(文牍;公牍;剡牍) 牒(牒文;牒案;牒牍;章~;通~;军~) 札(札子;札书) 方板 公函 公事 刀笔 简书 书檄 朱墨 言事 手本 公文草稿:文稿 旧时的一种公文:移(移文) 记(奏~;牒~) 牌(~文;行~) 禀(~帖;~文;~示;章~) 申(~文;~请) 文书,公文:文移 文劄 朝廷的公文:台检 朝廷中的简便公文:札子 札文 部颁的公文:部咨 上司的公文:宪件 命令下级的公文:饬令 上司批复的公文:宪批 呈报的公文:状牒 清代的官书:牒呈 下级官府回复上级的公文:应书 旧时用于同级官署的一种公文:咨(咨文) 零星少量的公文信函:只简片削 累积的公文:积牍 (机关相互往来联系事务的文件:公文)
另见:机关 政府 联系 文书 ☚ 公文 各种用途的公文 ☛
书信 书信信(信函;信札;信简;旨信;梅信;梅花信) 书(书札;书函;书翰;书子;书状;书素;书题;书邮;书启;书问;书疏;书缄;书尺;书柬;贴书;素书;尺书;咫书;音书;雁书;鸾书;系帛书;青鸟书;咫尺之书) 函(函件;函牍;函片;函札;函书;函柬;函问;尺函;公~;鳞函) 柬(书柬) 简(简札;简牒;简牍;简素;简毕;简翰;简帖;简墨;简缄;简尺;简椠;书简;素简;尺简;邮简) 缄(缄札;缄素;缄书;缄翰;鸾缄) 札(札翰;素札;霜札;尺札) 牍(尺牍;素牍;赤牍;竿牍;觚牍) 笺(笺函;笺札;笺牍;笺书;笺简;笺缯;尺笺;邮笺;素笺;鱼笺) 翰(翰札;尺翰;音翰) 鸿(鸿雁;鸿使;鸿信;鸿音;鸿鱼;鸿鳞;飞鸿;金鸿;麟鸿;鸿雁书)鲤(鲤书;鲤素;尺鲤;素鲤;双鲤) 鱼(鱼封;鱼封;鱼函;鱼讯;鱼信;鱼契;鱼素;鱼书;鱼笺;鱼缄;鱼雁;鱼幅;双鱼;鱼中素;五色鱼;鱼封雁帖;鱼书雁帖;鱼书雁信;鱼书雁笺;鱼书雁字;鱼书雁札;鱼书雁帛;鱼书雁足;鱼肠尺素;鱼肠雁足;鱼肠雁书;鱼笺雁字;鱼缄尺素;鱼笺雁书;鱼信雁书;鱼字雁书;鱼绫雁帛) 椠(蒲椠) 羽(羽书;羽鳞;羽翰;鳞书羽信) 疏(牋疏) 椷(椷书) 雁(雁足;雁帖;雁帛;岭雁;雁帛鳞笺;雁素鱼笺;雁帖鱼书;雁字鱼书;雁信鱼书) 文鳞 白鳞 尺纸 尺帛 尺素 尺题 尺一(尺一书) 尺楮 尺蹏 八行(八行书) 检素 毫素 邮筒音邮(企望~) 音徽 驿音 手启启劄 风牋 告教 旨问 旨告 旨示 笔椟 鳞羽 鳞素 鳞迹 鳞游 鳞鸿 鳞翼 鹅溪素 白绢斜封 简牍书信的总称:书牍 书信或递送的文件、印刷品:信件 青泥信 信札、帖子:柬帖 音讯,书信:雁鸿 书信极少:鸿稀鳞绝 书信或消息受阻不通:黄犬音乖
另见:书写 音信 信使 笺纸 邮递 传递 交往 ☚ 书信 各种书信 ☛
官府文书 官府文书朱墨 方书 官书 文记 文奏 簿案 国家之间外交往来的文书:照会 说帖 一个国家通知他国并要求答复的文书:通牒(最后~) 国家间签订的文书:条约 旧时官府间的平行文书:关文 关子 机关互相联系的文书:公函 官府处理公事的文书:案(案牍) 官府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必须完成公差的文书:甘限文书 旧时官府对下属有所吩咐或勾取的文书:谕票 古代官府声讨、征召的文书:檄(檄书;檄文;文檄;陈琳檄) 露板 露版 紧急檄文:飞檄 征调军队的紧急文书:羽书 羽檄 用作凭证的官方文书:凭文 授予官职的文书:告词 告敕 官告 官诰 除书 除身 除目 任命书 直陈其事谘请裁答的官场文书:记事 朝廷发布的重要文书:高文典册 高文大册 高文大典 高文典策 高文典策 典册高文 ☚ 契约 帝王文书 ☛ 公函简称“函”。平行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的往来信件。公函的文章结构方式,与书信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一般公函均有标题,由事项和文种组成;公函亦有开头称呼和落款署名,但应与公务对象对应;公函具有公文效力,须以正式文件行文,或在署名处加盖公章。 公函 公函公文的一种格式。1912年11月中华民国北京政府规定,无隶属关系的各行政官署间往来文书使用公函。可见,公函是平行公文的一种。1914年5月又规定,国务卿对各部院、各地方高级官署遇有商议事件时也使用公函。到1917年7月又规定,不相隶属的各官署之间的公文往来,也使用公函。公函是对有别于私人信件而言的。在当代,凡属于公共机构来往的文件和信件都可称作公函。 ☚ 公约 公共问题 ☛ 公函official correspondence
公函official letter
公函official letter 公函official letter;official corresponde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