龈翻瓣术
龈翻瓣术是将牙龈软组织与下层硬组织剥离,使病损充分暴露,从而除去病原刺激物及达到根治病变组织的目的,手术结束前将龈瓣位置复原,以期获得再附着或再贴着的一种牙周手术方法。龈翻瓣术适应于: 病变范围较广或涉及多个牙面的牙周袋; 骨形态异常或骨缺损需作骨修整或植骨术者;牙周袋深度超越膜龈界者。
手术方法:以前牙为例,常规消毒麻醉后,在拟进行的手术区两侧牙的远中自龈缘至牙槽粘膜作纵形切口,再将患处的牙龈乳头切断剖成颊、舌两半,这种切口暴露手术野较好,有利于刮治深袋及骨手术。亦可根据牙周袋的深度、范围,选择不同类型的切口(见图),如仅作一侧纵形切口或只作龈乳头切口。用骨膜分离器剥离龈瓣,暴露牙根、牙槽骨和肉芽组织,用龈上洁治器刮除已完全暴露的残留龈下牙石,同时用匙形器刮净炎性肉芽组织,然后用根面锉锉光牙骨质面,或用匙形器反复刮治根面,以平滑光洁为度。用小弯剪去除上皮并将龈瓣内壁的肉芽组织修剪干净,如遇不整齐的骨边缘,可用小骨锉修整,但不要降底牙槽骨的高度,如有骨袋存在应按牙周骨手术的原则处理。用温盐水冲洗创面,清除小血块、肉芽组织团块以及牙石和骨的碎屑,待新鲜血液覆盖创面后,将龈瓣复位,紧密缝合;如为一般翻瓣,可作间断缝合:如唇(颊)侧为翻瓣,而舌(腭)侧为龈切术,可作悬吊缝合;然后牙周塞治,嘱病人刷牙、咀嚼均局限在非塞治侧。术后4~7天拆除塞治剂及缝线,如有必要,可继续塞治一周。塞治剂拆除后可用软毛牙刷作轻柔的拂刷动作,待
完全愈合后,可在食指上蘸以少许抗生素软膏作牙龈按摩,但用力不宜太大,一般在2周后即可使用中等硬度的牙刷以控制菌斑。术后如发生牙本质过敏,可作脱敏治疗。术后数周内不要探查牙周袋,以免影响再附着。

龈翻瓣术的各种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