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頭面部 > 經穴 > 齦交 齦交 yínjiāo 督脈經穴。在上脣繫帶之上脣端。因其在上齒齦與上脣相交處,故名。主治痔瘡,而腫,齒齦腫痛。始見秦漢典籍,達於當代。《素問·氣府論》:“齦交一。”清·廖潤鴻《針灸集成·督脈》:“齦交,主治画赤心煩痛,鼻生瘜肉不消,頭額中痛,頸項强,目涙多眵赤痛,牙疳腫痛。小兒面瘡,久癬不除,點烙亦佳。” 龈交经穴名。代号DU28。出《素问·气府论》,原作龂交。属督脉、阳明之会。位于口腔前庭上唇与齿龈之间,上唇系带与齿龈相接处。布有上齿槽神经和上唇动、静脉。主治癫狂,痫证,鼻渊,牙龈肿痛,齿痛,口舌糜烂,鼻瘜肉等。向上斜刺0.2~0.3寸,或点刺出血。 龈交yínjiāo经穴名。代号DU28。出《素问·气府论》。属督脉。位于口腔前庭上唇系带之齿龈端, 当门齿缝微上方处。主治齿龈炎、口腔溃疡、癫痫、精神病等。向上斜刺0. 2 ~0. 3 寸。 龈交 龈交GV28Yinjiao督脉穴。首见《素问·气府论》。位于上唇系带与齿龈相接处。正当门齿缝微上方处。正坐或仰卧,将上唇提起取之。穴位在上齿龈中;有上唇动、静脉;并有上颌齿槽神经分支。一般直刺0.1~0.2寸。针后局部胀痛。也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主治头面、五官等疾患,如额中痛,头项强痛,目赤心烦,小儿面疮,目痛不明,内眦赤痒,目生白翳,鼻中瘜肉,鼻塞不利,口僻,牙疳肿痛等。现又多用以治疗齿龈溃疡,面神经麻痹,鼻炎等。 
龈交 ☚ 兑端 印堂 ☛ 000015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