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鸞鸞,通“鑾”,結在馬銜上的鈴鐺。一馬二鈴,繫於馬口鑣端。四馬八鈴,稱八鸞。傅毅《七激》:“麾旄旗,鳴八鸞。”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其他部 > 配飾 > 八鸞 八鸞 bāluán 結於馬銜上的鈴鐺。鸞通“鑾”。一馬兩鈴,擊於馬口鑣端。四馬八鈴,故稱。《詩·小雅·采芑》:“約軧錯衡,八鸞瑲瑲。”毛傳:“鈴在鑣曰鸞,馬口兩旁各一,四馬,故八也。”鄭玄箋:“鸞在鑣,四馬則八鸞。”又《大雅·烝民》:“四牡彭彭,八鸞鏘鏘。”南朝宋·顏廷之《赭白馬賦》:“聲八鸞以節步。”《宋史·樂志》:“三禮崇谷,八鸞警衛。”
古代名物 > 交通類 > 車輿部 > 馬車 > 八鸞 八鸞 bāluán 謂王侯之車。“鸞”指系於馬鑣上之響鈴,一馬二鸞,王侯車多四馬,故稱。《詩·商頌·烈祖》:“約軝錯衡,八鸞鶬鶬。”鄭玄箋:“鸞在鑣,四馬則八鸞……諸侯來助祭者……駕四馬,其鸞鶬鶬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