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双向性心动过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双向性心动过速 亦称“双向性心律”。 心动过速的QRS波群形状和方向出现交替性改变,称为双向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征:(1)一系列快速宽大畸形的QRS波群,由两种方向相反的QRS波群(R1和R2)交替出现所组成者。有时其中一组QRS波群呈室上性,其波形和时间均接近正常;(2)R′-R′时间旱两种情况: ❷ R1-R2时间与R′2-R′1时间不同;(3)心室率>70次/min。双向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过去认为这种心动过速都是室性的,习惯上称之为“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 但近年来经过实验及临床观察证明大多数病例是属于室上性的,多数倾向于认为由于心脏内某一异位起搏点(通常是连接性起搏点)的激动在心室内产生交替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的结果。亦有认为洋地黄中毒时,常有右束支传导阻滞,起源于连接区的激动交替地循左束支的左前分支和左后分支传导,于是产生QRS波群的交替性改变。 对于双向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波形曾有下列各种解释和心电图诊断可供参考:(1)双源性室性心动过速:分别发源于两个心室的两个起搏点,交替发出激动形成的早搏性室速,故室性QRS波群方向相反。如两个室性起搏点自律性相同,表现出R1-R2时间等于R2-R1时间。如两个室性起搏点的自律性不同者,R1-R2时间与R2-R1时间不等;(2)单源性室性心动过速伴交替性折返性室内差异传导:室性异位激动每隔一次就遭遇到心室肌的不应期而发生折返,形成室内差异传导。如R1-R2时间与R2-R1时间大多相等,则认为是单折返,即R1是未发生室内差异传导的室性搏动,R2是与R1起源于同一个起搏点的室性激动,而在室内发生差异传导,故虽QRS波形方向相反,但R-R时间相同。 少数R1-R2时间与R2-R1时间不等者则认为有双折返,是指一方面,R2是由于R1激动在心室内折返而引起的,故R1-R2为配对时间,而R2-R1时间为室性异位搏动的心动周期,故两者R′-R′时间不等。另一方面,R2的激动在心室内又因折返而发生差异传导,故R2的波形与R1的波形不同;(3)两种心动过速交替出现:室性异位起搏点与室上性异位起搏点(大多为连接性)交替发出激动,后者伴有束支传导阻滞或时相性室内差异传导。R1-R2与R2-R1时间多不等;(4)室上性(起源于连接区)心动过速伴交替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和左束支传导阻滞:此时R1-R2与R2-R1时间多相等;(5)室上性(多为连接性)心动过速,在原有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基础上,交替出现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和左后分支传导阻滞:这是近年所证实的双向性心动过速的常见原因;(6)连接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传导并有电压交替。双向性心动过速常可发生于原有房速、房扑、房颤的病人中,产生双向性心动过速的最常见的原因是严重的洋地黄中毒,可结合服药史加以判断。 不论其属连接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均可继之发生心室颤动,预后严重,故应积极进行针对洋地黄中毒及抗心律失常的治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