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八、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八、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八、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长白林海“金三角”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我国朝鲜族聚居最多的地区,是朝鲜族人民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地处东经121°38′—126°11′、北纬43°39′—46°18′,位于吉林省东部,东与俄罗斯毗连,南隔图们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望,西邻吉林市、浑江市,北与黑龙江省的宁安、东宁、海林、五常等县接壤。现辖延吉、图们、敦化、龙井、珲春、和龙6市,安图、汪清2县,36个镇,70个乡。全州总幅员面积4.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069 562人,其中农业人口925 254人。有朝鲜、汉、满、回、壮族等19个民族。 “延边”起名于1920年前后,由于地处三国交界的沿边,又归延吉边务公署管辖,故称之为延边。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中国共产党在延边建立了人民政权,设立了间岛临时政府。1945年11月,将间岛临时政府改为延边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8年3月,成立延边专区,1952年9月3日,撤消延边专区,成立了延边朝鲜民族自治区。1955年12月,将延边朝鲜民族自治区改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自治州首府设在延吉市。 延边是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的边疆。延边素有“长白林海”之称,是我国的重点林区。林地面积347.15万公顷,占全州总幅员面积的81.3%,森林覆盖率78.2%,立木畜积量3.3亿米3,占全省立木蓄积量的53.1%,年采伐量300万米3左右。长白山林区生长着120多种木本植物,其中有红松、白松、黄菠萝、水曲柳等3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用材树种。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已列入国际生物保护圈。土特产资源种类繁多。在茂密的长白山森林植被里生长着1 500多种野生经济植物,其中药用植物900多种,闻名于世的有人参、灵芝、不老草、红景天、天麻等。林区盛产松茸、黑木耳、元蘑、榛蘑、榆黄蘑、猴头蘑等食用菌类。越桔、猕猴桃、薇菜、蕨菜及松籽、榛子、山核桃等食用植物和野生果实遍及山山岭岭,现已发现的野生经济动物250多种,有东北虎、梅花鹿、黑熊、金钱豹、猞猁、水獭等珍贵的野生动物。全州已探明的金属矿产资源40多种。金属矿产资源以金、铝、锌、银、铜、汞、钼等为主。非金属矿产资源以煤、石油、泥炭、石灰岩等为主。 州内河网密布,水源充沛。有大小河流487条,总长10 926公里。境内有图们江、松花江、牡丹江、绥芬河等四大水系,年平均径流量为113.8亿米3,人均水量为6 100米3,是全省人均水量的2.7倍,是全国人均水量的2.2倍。许多河流上游都流经森林和峡谷,水流急,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平均年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12.8亿米3,平均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为19.5亿米3,地下水做为地表水的补充水源,在解决灌溉、工业和生活用水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州内有可养鱼水面6 620万公顷。 延边具有得天独厚的立体农业特色。延边地貌呈山地、丘陵、盆地三个梯度,山丘多、平地少,基本上是“八山一草半水半分田”,具有立体地形、立体农业气候的特点。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因东面靠近日本海,西部、南部、北部又以高山形成调节境内气候的天然屏障,与同纬度同海拔高度的其它地区的气候相比,冬暖夏凉。全州年平均气温2—4℃,≥10℃,活动积温2 200—2 800℃。年降水量500—700毫米,年太阳辐射量为460—502千焦耳/厘米2,无霜期110—150天。由于地貌类型多样,气候温湿,民族构成和生产习惯等条件,使延边的农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全州拥有23.1万公顷耕地、63.1万公顷草地。1990年,全州农业总产值6.96亿元(1980年不变价),其中种植业产值4.98亿元,林业产值0.68亿元,牧业产值0.95亿元,渔业产值0.30亿元。 “苹果梨”驰名中外,是吉林省主要水果生产基地。延边苹果梨果大、色艳、汁多、肉细、质脆、耐贮,味道香甜可口。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素有北方“梨中之秀”的美誉,1990年获国家“绿色食品”证书。果树生产是本州独特的优势,已有70多年的栽培历史,乡乡都有果树。全州果树面积达18 634公顷,年产水果59 282吨,其中苹果梨面积12 583公顷,年产39 337吨。州内有名闻遐迩的苹果梨基地——龙井果树农场和吉林省重要的苹果基地——大苏果树农场。有16家果酒厂和4家罐头厂,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水果生产加工基地。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种植水稻历史悠久。1868年开始种植水稻,主要种植粳稻和糯稻两大类。延边大米色白、透明度强、味道好、粘性大、营养价值高,久享盛名。清末,延边龙井市开山屯大米专为皇宫贡米。1991年龙井市朝阳川生产的大米获国家“绿色食品”证书。朝鲜族人民擅长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全州水稻面积54 928公顷,产量297 177吨,占粮豆总产量的近一半。州内珲春平原、平岗平原、细田平原、鸠巢平原、百草沟平原为水稻主产区。水稻生产已经在育秧钵苗化、除草化学化、栽培规范化等方面均已达到较高水平。1992年全州平均公顷产量5 111公斤,最高产量达11250公斤。 烟叶生产已形成规模。延边烟叶色泽纯正,香味独特,可与云南烟叶相媲美,是人参、长白参等甲级香烟的主要原料。不仅能满足长春、四平、延吉等省内烟厂的需求,还供应黑龙江、安徽等省,并向西德和东南亚等国家出口。延边烟叶产量居全省之冠。烟叶生产已发展成为一项大宗重点产业。烟叶面积达13 265公顷,产量23 083吨。州内有以烟叶为原料的企业2个,延吉市卷烟厂工艺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已成为吉林省重点企业。1989年被评为国家二级企业。长白参烟在1987年东北四省区组织的优质产品群评奖评比中,荣获金杯奖。 延边在数百年前就开始了人工种植人参。80年代安图、敦化、汪清、珲春等4个县(市)被省列为人参基地。加工人参制品已形成4大系列20多个品种。名牌产品有“三江源天池”、“天宝”、“中华”、“蜂皇”、“高句丽”和“神农”人参。 珍贵的动物药材不断开发。全州鹿饲养量达12 718头,年产鹿茸6 325公斤,州内有全国最大的鹿场——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鹿场。黑熊人工繁殖已经成功,人工养殖800多头。延边产的鹿茸、熊胆、蛤士蟆、獾油等珍贵药材销往国内外。 具有独特边陲风景的北疆是观光旅游的胜地。绮丽壮观的长白山,举世罕见;三国交界的边塞风貌,独具风格;多彩多姿的朝鲜族风情,别具特色。以长白山风光为轴心,具有边疆特色、民族特点的旅游资源,是延边旅游业和旅游农业发展的基础。目前能接待国外游客的景点已达20余个,总体上形成了“一山一江一村一湖”环延边旅游的格局。初步开发了5个各具特色的旅游区,延边西南部的绵亘数百里的长白山旅游区、集险、峻、奇、特、秀、野、美为一身。茫茫苍苍的原始森林素称“长白林海”。屡见不鲜的珍禽异兽人称“千兽之国”,60—80℃的长白温泉喷泻不息的热流谓之“神水”,湖面海拔2 194米的长白山天池被誉为“天湖”。是我国最深的高山湖泊,天池之水从峭壁上飞流直下,形成高达68米的瀑布,先人起名为“通天河”。图们江下游区集“中、朝、俄”三国风貌为一体的边塞风光,独具风格,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山青水秀,民风纯朴。朝鲜族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具有浓厚的东方民族风情。这里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到天真浪漫的稚童,都能放声歌唱,翩翩起舞。朝鲜族的饮食文化历史悠长,自成一绝。尤以打糕、狗肉、冷面、小菜驰名全国,誉满华夏。 独具魅力的沿边开放开发地区,为发展创汇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延边位于中、朝、俄三国交界处,边境线总长755.2公里,其中,中朝边境线522.5公里,中俄边境线232.7公里。在中朝边境有图们、三合、开山屯、古城里、南坪、沙坨子等6处开放口岸。图们口岸是我国对朝的重要内陆口岸。在中俄边境已开设长岭子口岸。1991年11月国务院批准珲春市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边境城市。早在1830年延边地方就与朝鲜、俄罗斯等国开展了民间贸易。现全州有16个对外经贸窗口,既有汇兑贸易窗口,又有对俄、东欧、朝鲜地方易货贸易、边境贸易窗口,还有与俄技术合作窗口,是全国地、市级拥有对外窗口比较齐全的地区,现已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七·五”期间,延边易货贸易以平均每年递增7.7%的速度发展,5年累计完成57 996万元,比“六·五”期间增长3.18倍。 交通邮电四通八达,为延边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优越条件。全州公路已发展到66条,总里程为2844.6公里。以2条国道、3条省道为主干线公路网遍及全州,客运汽车通到所有的乡镇。全州铁路营业里程453.3公里,铁路网密度为百平方公里拥有铁路1.8公里,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有图们至北京、沈阳、牡丹江、长春、敦化、和龙、开山屯等运输线,1992年又建成了图们至珲春铁路。长图线东至图们江国际铁路大桥,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铁路接轨相通。每天有图们开往长春的特快列车和“图们江号”豪华列车。州内有图们铁路分局,设在与朝鲜南阳市一江之隔的图们,是我国对朝鲜的三个口岸分局之一。延边民航已经开通。航空班机直达长春、沈阳、北京、大连,经过中转,当日可抵上海、广州、香港、东京等地。航班每周20班,高峰期达32班,日高峰最多达到13班。在东北民航管理局范围内,仅次于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居第5位。延吉航线一跃成为国内民航的热线之一。延边的邮电通信水平不仅在省内居一流,而且在国内也处于领先地位。全州已形成了以州府所在地延吉市为枢纽,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骨干的通信网络,邮电局(所)遍布城乡,星罗棋布的村屯全部通邮,开办了邮政快件、特快专递和有声信函等20种业务。全州电报通信可与国内乃至世界各国直接进行通信联络,直接同世界185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字信息传递。已开通具有80年代先进水平的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直拨长春、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大中城市及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州各县市都开通了长途对端设备,全部启用长途区号,进入全国自动网,实现了用户直拨。 科研教育日新月异,文化教育比较普及。全州有农业、工业、医药等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和历史、文学、艺术等社会科学研究机构66所。各类科学技术人员109 502人,其中自然科学技术人员38 531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3 608人,中级技术职称的30 255人,每万人中拥有科技人员529人,形成了城市与乡村结合,专业性和群众性结合,科学研究和推广普及相结合的科技体系。全州农业系统有农业、林业、特产、农机、养蜂、真菌等7个研究所,农业技术人员3 374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160人,中级技术人员918人,助理技术员1 178人,技术员1 118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间取得的科技成果790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7项,达到国家级标准的68项,达到省级标准的277项,达到州级标准的338项。延边素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早在1949年,延边就办起了全国第一所民族大学——延边大学。1952年普及了小学教育,1958年基本普及了初中教育。目前形成了从幼儿教育、普通中小学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乃至普通高等教育,门类齐全,层次完备,具有延边特色的教育体系。全州有师范、财贸、卫生、工业、农业等9所中专学校,在校生达4 957人。技术学校发展到23所,在校生达6 000多人,职业高中36所,在校生8 000多人,高中25所,在校生21 187人。全州非文盲率达到了99.7%,高标准地实现了“无盲州”。现州内有延边大学、延边农学院、延边医学院、延边师专、吉林艺术学院延边分院等5所高等院校,在校生5 621人,自治州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为27.2人,高于全国18.3人的平均水平。 延边是一个大有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的地区。在联合国计划开发署拟定的图们江开发计划的大三角中,延边是三个支点(清津、海参崴、延边)之一,图们江的开发开放必将使延边成为东北亚经济的热点地区。目前东北亚各国和地方都在采取各种形式,促进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朝鲜提出了日本海合作圈设想,韩国提出了西海岸开发计划,日本将在冲绳开辟自由港,俄罗斯做出了重点开发同我们有大面积接触的远东地区的决定。联合国开发署计划组织开发东北亚三角洲。国务院把图们江下游开发开放区建设列入国家“九五”期间十大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延边充分利用本地独特地理优势和丰富的山林、矿产、土特产资源、招商引资,兴建三资企业,发展外向型农业。延边州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农业、促进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为外商投资创造了宽松的环境,200万延边人民热诚欢迎国内外有胆、有识、有志之士前来参观考察,观光旅游,投资设厂,创建实业。 ☚ 七、白城地区 第二节 县(市)农村经济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