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吸虫病
亦称“肺并殖吸虫病”。 由寄生在肺部为主要脏器的吸虫所致的常见的地方性慢性寄生虫病。食用未煮熟的蟹和 蛄是人体感染肺吸虫的主要方式。临床表现:多在感染后6个月内发病,偶因进食大量生蟹或 蛄后2~15天内发病。 因虫体寄生部位不同而症状多变且复杂,以胸、腹、脑为重点,但小儿脑部病变较成人多见。 ❶ 全身症状:早期有恶寒、发热、疲乏、盗汗、食欲低下、腹痛、腹胀、腹泻及反复出现荨麻疹等。 ❷ 呼吸系统症状:卫氏肺吸虫以咳嗽,咳痰最常见,可咯血或铁锈色、棕褐色痰。四川肺吸虫无铁锈痰而多有胸腔积液。 ❸ 消化系统症状:以腹胀、腹痛、腹泻最常见,其次为恶心、呕吐,少数便血。四川肺吸虫尘常侵袭肝,在肝内形成脓肿或囊肿,致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 ❹ 皮下结节或包块:卫氏肺吸虫约20%的病人有皮下结节,结节部位以下腹部至大腿间最多。四川肺吸虫病的皮下包块为其特征,发生率高达80%,以胸部最多,次为背部、腹股沟、大腿等,游走性强,大小不一。 ❺ 神经系统:常见症状为头痛、呕吐、反应迟钝、视力减退、视盘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脑组织破坏则表现为瘫痪、感觉障碍、失语、偏盲等。治疗:硫酸二氯酚是治疗各型肺吸虫病的首选药,也可用吡喹酮。一般治疗为:休息、对症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