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蝎scorpio镇惊熄风药。出《蜀重广英公本草》。见《司牧安骥集》。又名:蛜、干蝎、全虫。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全体。除去泥沙, 置沸水中烫死, 通风处阴干, 称淡全蝎; 加盐煮, 阴干, 称咸全蝎。中国各地均产, 长江以北较多。甘、辛, 平; 有毒。入肝经。功能熄风止痉, 攻毒散结, 通络止痛。《元亨疗马集》:“疗风。”主治: ❶马急风慢风, 与天南星、半夏、天麻、麻黄、酒配伍。 ❷马中风, 与天南星配伍。 ❸热毒痈肿, 与蜈蚣、炮甲珠等配伍; 用麻油煎全蝎、栀子等为膏敷患处。 ❹肢体麻木, 风湿痹痛, 常与蜈蚣、白僵蚕、白芥子、地龙、地鳖虫、川芎、羌活等配伍。牛、马15~25克; 猪、羊3~6克。为末或煎汤灌服; 外用为末适量。血虚生风者慎用。本品有毒, 用量不宜过大。本品含蝎毒素(buthotoxin), 为一种含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的毒性蛋白, 与蛇的神经毒素类似, 但含硫量较高。此外, 尚含三甲胺(trimethylamine)、甜菜碱(betaine)、牛磺酸(taurine)、卵磷脂 (lecithin)、软脂酸、硬脂酸、胆甾醇等。动物实验证明, 全蝎有抗惊厥作用, 尤其是对抗士的宁惊厥的效果最显著,也可使清醒动物产生镇静。浸剂及煎剂可显著而持久地降低犬、兔的血压。蝎毒可使呼吸麻痹。低浓度使离体蛙心兴奋,高浓度呈抑制作用;能兴奋兔离体的肠管和子宫。 全蝎药名。出 《蜀重广英公本草》。又名全虫、蝎子。为钳蝎科动物问荆蝎Buthus martensiKarsch的干燥全体。主产河南、山东、河北、辽宁等地。咸、辛,平,有毒。入肝经。熄风,镇痉,通络,解毒。 ❶治惊风,癫痫,抽搐痉挛, 中风半身不遂、 口眼㖞斜、语言謇涩, 破伤风,偏正头痛,风湿痹痛,淋巴结结核。内服:煎汤,2.4~4.5g; 研末,0.6~0.9g。 ❷治疮疡肿毒,研末调敷。孕妇忌服。本品含蝎毒、三甲胺、甜菜碱、牛磺酸、花生酸、正十七碳酸和多种氨基酸、卵磷脂及胆甾醇等。动物实验证明全蝎有抗惊厥作用,也可使清醒动物产生镇静。全蝎浸剂及煎剂可显著而持久地降低犬、兔的血压。蝎毒可使呼吸麻痹。蝎毒等还可抗癫痫。全蝎提取物还可抗血栓形成、抗肿瘤等。本品有一定毒性。 全蝎scorpion又叫全虫,系蝎子的全体,经盐水煮后,用清水洗净晾干而得。内含蛋白质毒(蝎毒),有麻醉、镇痉作用。临床上用于小儿惊厥、脑血管意外、半身不遂、癫痫等。应用时常与其他药物配伍,本品1~4只,制成内服或外用药。其制剂有大活络丹。 全蝎 全蝎为钳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全虫。主产河南、山东、安徽、湖北等。辛,平;有毒。归肝经。有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主治下列病证: ❶惊风抽搐,口眼歪斜,破伤风。凡惊风抽搐之证多与蜈蚣相配;热极生风,可配羚羊角、牛黄、钩藤、天麻;口眼歪斜,常配白附子、白僵蚕;破伤风,角弓反张,可与蜈蚣、天南星、蝉蜕等同用。 ❷瘰疬疮毒。可与栀子、黄蜡制成膏,外敷患处。 ❸偏正头痛,可与蜈蚣、僵蚕、川芎、白附子同用;风湿顽痹、筋脉拘挛、关节变形,可与白花蛇、地龙、木瓜、羌活、独活等相配。煎服,每次2~5克;研末吞服,每次0.6~1克,外用适量。蝎尾功效胜于全蝎。 ☚ 地龙 冰片 ☛ 全蝎quán xiē《本草纲目》虫部第40卷全蝎(60)。药名。 【基原】为钳蝎科动物钳蝎的干燥全虫。 【别名】虿(《诗经》), 、虿尾虫(《说文》),杜伯 (《广雅》),主簿虫(《酉阳杂俎》),𧌴,蝴娜(《蜀本草》),全虫(《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茯背虫(《山西中药志》)。 【性味】咸,平,有毒。 ❶《日华子本草》:“平。” ❷《开宝本草》:“味甘辛,有毒。” ❸《医林纂要》)“辛酸咸,寒。” 【归经】足厥阴经。 【功用主治】祛风,止痉,通络,解毒。治惊风抽搐,癫痫,中风,半身不遂,口眼㖞斜,偏头痛,风湿痹痛,破伤风,淋巴结结核,风疹疮肿。 ❶《开宝本草》:“疗诸风瘾疹,及中风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语涩,手足抽掣。” ❷《本草图经》:“治小儿惊搐。” ❸《本草汇编》:“破伤风宜以全蝎、防风为主。” ❹《本草正》:“开风痰。” ❺《玉楸药解》:“穿筋透骨,逐湿除风。” ❻《山东中草药手册》:“息风通络,镇痉。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淋巴结结核,骨关节结核,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全蝎八分至一钱半,蝎尾三至五分;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宜忌】血虚生风者忌服。 ❶《本草经疏》:“似中风及小儿慢脾风,病属于虚,法咸忌之。” ❷《本草求真》:“忌蜗牛。” 【成分】含钳蝎毒(Buthatoxin),这是一种毒性蛋白,分子量7000左右,100℃加热2小时毒性减退,并易被胰蛋白酶失活。此外尚含有多种胺及氨基酸类物质,如三甲胺(Trimethylamiae)、牛磺酸(Taurine)、甜菜碱(Betaine)、软脂酸、硬脂酸等,还含有胆甾醇、卵磷脂和多种脂肪酸类。蝎毒中并含有多种酶类,如磷脂酶á等。近年来从钳蝎毒中纯化分离出一种多肽成分,称抗癫痫肽,分子量为8300道尔顿。 【药理】 ❶抗惊厥:本品熄风镇痛,传统常用于多种急、慢性惊风抽搐、癫痫。早年实验研究发现,全蝎对小白鼠士的宁、烟碱、戊四氮引起的惊厥有一定对抗作用。抗癫痫肽对多种实验性惊厥如小鼠咖啡因惊厥、美解眠惊厥、士的宁惊厥、大鼠马桑内酯、头孢霉素II等诱发的实验性癫痫、印防己毒素侧脑室内注射和青霉素皮层运动区内注射造成的多种惊厥模型都有对抗作用,是一种抗惊厥广、毒性低的抗惊厥剂。 ❷镇痛:小鼠扭体法、小鼠辐射甩尾法、大鼠三叉神经皮层诱发电位法等实验结果表明,蝎毒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 ❸对心血管作用:蝎毒能使在体麻醉兔心LVP、左室dp/dt明显升高,心率稍减慢;可使离体豚鼠心脏收缩力增强,心率减慢,并呈现频繁心律失常。心得安可对抗蝎毒增强心脏收缩张力的作用,但并不能消除其引起的心律失常。抗癫痫肽的作用则不同,它可使心肌收缩力下降,心率加快,同时也引起心律失常。蝎毒可使兔主动脉明显收缩,强度约为NE的1/5,而抗癫痫肽则使兔主动脉轻微松弛。 ❹其他:全蝎醇提物体外试验证明具有显著杀灭猪囊尾蚴的作用,药用部位灭囊活性并无明显差异,但炮制方法有一定影响,淡全蝎的活性略强于咸全蝎。 ❺毒性:蝎毒注射给药毒性较大,腹腔注射兔最小致死量为0.07mg/kg,小鼠为0.5mg/kg。兔中毒的主要表现为强直性痉挛、流涎,在麻醉兔可见血压上升,心率减慢,最后死于呼吸抑制。被蝎子蜇伤,可出现流涎、恶心、呕吐、出汗、脉缓等中毒症状,一般不致生命危险,但小孩有呼吸困难、昏迷、抽搐,甚至危及生命。全蝎一般临床口服应用较少中毒报道,这可能与蝎毒不耐热及口服后在消化道内破坏有关。 全蝎 全蝎中药材。又名主簿虫、杜伯虫、虿尾虫,别名全虫。为钳蝎科东亚钳蝎的干燥体,是山东名贵药材。蝎体长约6厘米,分头胸部和腹部,末端有一尾刺。性喜温暖,冬蛰地下,春季出土。谷雨前后月余为最佳捕捉时节。性味辛平,含蝎毒、三甲胺等,具有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用于急慢惊风、中风、面瘫、破伤风等痉挛抽搐之症和顽固性偏头痛、风湿痹痛。外用可治陪疮疡,如痈疽、疔疮、肿、瘰疠等。山东为主要产区之一,产量以青州、临朐、沂源为多。畅销国内外市场。有“东全蝎”之称。 ☚ 华美医院 刘奎 ☛ 全蝎quánxiē中药名。出五代· 韩保升《蜀重广英公本草》。别名全虫、蝎子。为钳蝎科动物问荆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 的干燥全体。主产于河南、山东、河北、辽宁等地。甘、辛, 平, 有毒。入肝经。息风镇痉, 攻毒散结, 通络止痛。治惊风、癫痫、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破伤风、风湿痹痛、偏头痛。内服: 煎汤, 3 ~ 6 克; 研末,0. 6 ~0. 9克。治疮疡肿毒瘰疬, 适量, 研末调敷。孕妇忌服。本品含蝎毒、三甲胺、甜菜碱、牛磺酸、卵磷脂及胆甾醇等。动物实验证明, 全蝎有抗惊厥作用, 也可使清醒动物镇静。浸剂及煎剂可显著而持久地降低血压。蝎毒可使呼吸麻痹。 全蝎 全蝎全蝎, 又名全虫、蛜蛜。 始载于《蜀本草》, 原名蝎。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全体。4~9月夜间捕捉,除去泥土,放入清水中,待其将泥土吐出,捞出,置沸水中煮,水量以淹没蝎子为度,每斤蝎子加食盐3两,煮3~4小时,至水将吸尽时,用手掐其尾端,待身挺腹硬竖立,脊背抽沟,腹瘪,捞出,置通风处,阴干。用时以清水漂去盐质。 虫体长6cm,头胸部及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表面绿褐色,前面有一对较短小的钳肢及一对较长大的似蟹螯的螯肢。背面有梯形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胸部有步足4对,每足7节,末端各具二钩爪。前腹部由7节组成,第七节色较深; 后腹部6节组成,黄棕色,呈尾状,从前向后逐节增大,末节有锐钩状强大毒刺,称蝎尾或蝎梢。体轻,质脆。气微腥,味咸。主产于河南、山东省;此外,安徽、河北、辽宁等省亦产。 本品味辛、咸,性平。有毒。归肝经。功能祛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主治小儿惊风发搐、大人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手足抽搐、风湿痹痛、偏正头风及疮疡肿毒、瘰疬结核等证。本品为祛风止痉要药,各种动风抽搐之证,均可应用。临床常配蜈蚣同用,名“止痉散”,止痉的效果更佳。如高热动风、小儿急惊,亦可配以羚羊角、钩藤、黄连、僵蚕等以清热息风定惊; 若小儿脾虚慢惊,则须配党参、白术、天麻之类,健脾补虚为主,兼用本品以祛风止痉。中风,手足挛急、抽搐者,则配羚羊角、钩藤、石决明等以平肝息风; 口眼歪斜者,则可与白附子、僵蚕等祛风化痰药同用,如《杨氏家藏方》牵正散; 癫痫、则宜配矾水炒郁金、菖蒲、远志等化痰开窍之品; 破伤风,则多与南星、防风、蝉蜕等配用,方如五虎追风散。全蝎,味辛走窜,善走经络,能引风药达于病所,有较好的通络止痛作用,故《玉楸药解》谓其能“穿筋透骨,逐湿除风”。用于风湿痹痛,痛剧而呈游走性,顽固难愈者,常与白花蛇、地龙、防风等配用。如治偏正头风,则可配川芎、白芷以止头痛。全蝎又能解毒散结。如治疮疡肿毒,《澹寮方》以麻油煎全蝎、山栀,加黄蜡制膏外敷。如瘰疬、结核,本品可配炮山甲、胡桃仁、红枣等制丸内服。《经验良方》记载:以本品配蜈蚣研末酒下,还可治蛇咬伤。现代报道,用活蝎入食油中浸泡,取油,外搽,可治烧伤;取全蝎以香油炸黄内服,可治流行性腮腺炎。此外,全蝎还有祛风止痒的作用,《开宝本草》谓:“疗诸风瘾疹”。《本草汇言》有以本品配甘草为末,温酒调服,治遍身风癞,皮肤如鳞甲云斑及风癣诸证的。煎服,2~5g;研末服,0.5~1g。又前人认为入药用蝎尾更佳。本品因性烈有毒,用量一般不宜过大,用于实证为主,若血虚生风者,宜慎用。 实验研究: 全蝎含蝎毒、三甲胺、甜菜碱、牛磺酸、软脂酸、硬脂酸、胆甾醇、卵磷脂及铵盐等。 全蝎粉对动物有一定的抗惊厥作用 (对抗士的宁、烟碱、不对抗戊四氮及可卡因),但较蜈蚣弱。全蝎浸剂及煎剂口服可引起动物血压明显而持久的降低。降压可能是由于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扩张血管,直接抑制心脏及对抗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对清醒动物有镇静作用,但并不使动物入眠,也可能与降压有关。蝎毒能引起动物的呼吸麻痹,其最小致死量对兔为0.07、小鼠为0.5、蛙为0.7mg/kg,兔中毒症状为瞳孔缩小,流涎,强直性惊厥,血压上升,呼吸停止。蝎毒无溶血及凝血作用,加热至100℃,经30分钟蝎毒即被破坏。 ☚ 牛黄 蜈蚣 ☛
全蝎 全蝎本品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 Kar-sch.的干燥体。春、秋捕捉后,投入沸水中烫死,晒干。 全蝎为太阴人药。功能息风止痉。主要用于太阴人中风。常与《东医寿世保元》太阴调胃汤加本品治疗中风面瘫,半身不遂,口眼斜等证。常用量3~5g。 ☚ 土茯苓 马兜铃 ☛
全蝎 全蝎蒙古名西林沏图—浩如海、迪克巴然萨、哈热迪克巴。为钳蝎科动物东西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 的干燥体。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沙,放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伸展,腹部僵硬后捞出,置通风处,阴干。 本品味甘、辛、咸,性平,有毒。有抑赫依,镇痉,祛脑疾,通白脉,明目之功效。用于 ❶昏矇症,视物模糊:与铁蛇配用。 ❷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手足抽搐,口眼歪斜,口吐白沫等:独味研粉白酒送服或与斑蝥、天冬、小茴香、沉香、栀子、红花、石决明、青木香膏、甘草、照山白等配伍,制成十味斑蝥丸用。 ❸粘性热症,引起转筋: 与肉豆蔻、麝香等配伍,制成八味肉豆蔻丸用。 ☚ 磁石 海沫 ☛
全蝎 全蝎全蝎,维吾尔药物名查洋,别名艾克热比、改吉都米、白除。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Karsch的干燥体。国内外大部地区有分布,我国尤以河南、山东为多。 本品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褶弯曲,完整者体长约6 cm。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一对短小的螯肢及1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节,末端各具2爪钩;前腹部由7节组成,第7节色深,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青刺,青刺下方无距,气微腥,味咸。 本品性三级干寒,味咸。功能生干生寒,祛湿散风,强筋健肌,软坚化石,利尿排石,消炎止痛,恢复肤色,开通耳窍,清热解毒等。主治湿性或热性疾病,如湿性瘫痪,面瘫,关节酸痛,手足痿软,肾结石、膀胱结石,白癜风、皮肤白斑,耳重耳聋,阳痿,热性蝎蜇中毒等。 ❶外敷蝎油治瘫痪、面神经麻痹、肌腱松弛、关节疼痛等。 ❷蝎烧灰配胡椒、姜和其他热性药物,制成粉剂搽眼治白内障、角膜翳和其他眼疾。 ❸烧后配有关药物服用治肾结石、膀胱结石、利尿、镇肠绞痛。 ❹将大的干蝎研末,调醋外敷患处,治初期白癜风、白斑、紫癜、脱发等。用芝麻油炒焦,撒或敷治顽性疱疮,外敷除痔。 内服去毒蝎(蝎灰)单用量为0.5—3g,根据病情而定,外用适量。本品对肺有害,矫正药为赤石脂、芹菜籽和葱汁。用于治疗阳痿若本品缺货,可代用桑地油。本品可入蜜膏、油剂、散剂、敷剂等制剂。 实验研究:含蝎毒(buthotoxin,katsutoxin)系一种与蛇神经毒类似的蛋白质,含C、H、O、N、S等元素。还含三甲胺(trimethylamine)、甜菜碱、牛黄酸(taurine)、棕榈酸、硬脂酸、胆甾醇、卵磷脂及铵盐等。欧洲及非洲蝎(androctonus australis)的毒液中含神经毒Ⅰ及Ⅱ,其神经毒Ⅱ为1条由64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 本品具有: ❶抗惊厥作用:小鼠口服止痉散(全蝎和蜈蚣细粉等量混合)每日1克,连服1日、3日、9日后对五甲烯四氮唑、士的宁及烟碱引起的惊厥均有对抗作用,对士的宁尤佳,烟碱次之,五甲烯四氮唑较差,可卡因则无。全蝎与蜈蚣单独应用,每日1g亦有效,但全蝎的效果较差。 ❷对心血管系统作用:静脉注射全蝎浸剂及煎剂均可使兔、犬血压处于暂时下降(少数为暂时上升),但很快恢复,接着出现逐渐持久的血压下降,维持1—3小时以上。不出现快速耐受现象。降压与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扩张血管、直接抑制心脏以及对抗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有关;对清醒动物有明显的镇静作用,但并不使动物入睡,也可能与降压有关。蝎酸钠盐(katsu acid-Na)给麻醉兔静脉注射产生暂时性血压下降,但对离体蛙心呈兴奋作用,对蛙后肢及兔耳血管则均显收缩作用。 ❸毒性及其他:蝎毒主要作用可使呼吸麻痹,其蝎毒盐酸盐,以蛙、鼠和兔作实验,均产生四肢或全身痉挛,呼吸困难以至死亡。最小致死量对家兔、南京鼠、蛙分别为0.07 mg/kg、0.005 mg/10g、0.007 mg/10g。蝎子汤对试验动物破伤风的疗效:全蝎15g,赤芍12.5g,大黄10g,甘草7.5g,做成200ml煎剂(蝎子汤)。用1%—10%蝎子汤与破伤风杆菌混合60—90分钟无抑菌作用,但混入于培养基进行培养则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破伤风毒素无中和或破坏作用,无论口服或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蝎子汤,对豚鼠或小鼠实验性破伤风均无治疗或预防效果。小鼠口服、皮下或静脉注射蝎子汤0.1—1ml/只,豚鼠口服或皮下注射0.2—5 ml/只,均未见明显中毒症状。 ☚ 吉多果化石 鱼脑石 ☛ 00025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