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邯郸冬至夜思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邯郸冬至夜思家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白居易 ←上一篇: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下一篇:游悟真寺诗 → 诗词简介: 这首诗抒写诗人思家之感。首句叙客中度节,道出“思家”的根源。唐时冬至是一个重要节日,这样一个佳节,在邯郸的客店里,将如何度过呢?次句,写在客店过节。“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灯前”二字,既烘托环境,又点出“夜”,托出“影”。一个“伴”字,把“身”与“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以人的感情。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其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游人。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思家情怀的诗作。 “邯郸”,今属河北,与白居易的家乡相距很远。诗人的远游,尚未到达目的地,这时在旅途中。投宿在驿站上。长途旅行不免困乏,到驿站,住在陌生的环境,听到的是异乡的方音,就不免增添了对故乡亲友的思念。过了秋分,夜晚的时间一天天增长,而这个增长的极限则在冬至之夜。这是一年之中最长的一夜。通常人们是不大注意这个的,但旅途思家难以成眠的游子,对这一点却很敏感。他越是不能入睡,便越觉冬夜漫漫,于是想到这“冬至”,这一夜是多难熬呵!其实,至夜之长客观上是有限的,而作怪的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俗话说愁人觉夜长,碰巧是冬至之夜,更大大增加了冬夜漫长之感。辗转反侧难以成眠,茫然若失的心情。屋子里一盏孤灯、四面墙壁,使他感到十分孤单。但诗人并不直说孤单,却用“影伴身”的说法曲折表达出这层意思。写“伴”,却是与影为伴,更加显出“无伴”的寂寞。 在这样的凄清孤寂的环境中,游子自然会想家,想亲人,这层意思,诗人也没有直说,而用家人深夜叨念着自己的想象来表现。由自己的夜深不寐,推想家人夜深不寐;由自己思家推想家人同样在思念自己。这样写把思家的情绪表达得更深、更迫切,表现出亲人之间那种心心相印的深厚感情。这种表现手法,最早可以追溯诗经《陟岵》,诗中写征人思家,而想象亲人叨念自己。唐诗中这种手法运用得更多。白居易多次运用这种手法,如《初与元九别忽梦见之及寤而书忽至》:“以我今朝意,想君此夜心”;《江楼月》:“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思君时”;《望驿召》:“两处春光月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客上守岁在柳家庄》:“故乡今夜里,应念未归人”等等。其他诗人如杜甫的《月夜》,由自己望月想到妻子望月思念自己,是通过“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来衬托的。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由自己思念兄弟思念自己,是通过“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富有特色的场面表达的。白居易此诗,则是通过揣想家人围炉谈说远游人情景表现的。它们有共同处,但各从生活真实中得来,并无雷同因袭之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