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散曲小史
散曲史专著。梁乙真著。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分十章叙述元明散曲的发展历史。前四章“散曲的开场及清丽派第一期”、“豪放派的第一期”、“清丽派的黄金时代”和“后期的豪放派”,对元代散曲的创作依各家活动的时代分为两期叙述:第一期从金末到元大德年间(约1234—1300),以关汉卿、马致远为主;第 二期由元大德年间至元末(1300—1367),以张可久、杨朝英为主。后六章“过渡时期的几位曲家”、“昆曲未流行前的豪放派”、“昆曲未流行前的清丽派”、“昆腔起来后的白苎派”、“嘉靖后的吴江派”和“梁沈以外的曲派”,对明代散曲的创作概况分为三期叙述:第一期由明洪武初到成化末(1368—1487),以汪元亨和朱有燉为主;第二期由弘正至嘉靖,即昆腔未流行前(约1488—1521),以康海、冯惟敏和王磐、沈仕为主;第三期自嘉靖至明末(约1522—1644),分三派叙述,即以梁辰鱼等为主的“白苎派”,以沈璟等为主的“吴江派”和施绍莘、徐石麟等的其他曲派。前后论及散曲的发展凡四百馀年,涉及散曲作家八十馀人。正文前有“导论”一篇,叙述散曲的起源、体制、发展和本书分期诸问题,书末附论散曲的支流——小曲作家及研究散曲的参考书目。这是一部较早的元明散曲史,对中国古代散曲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