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胆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胆汁dǎnzhī由肝细胞分泌的液体,储存在胆囊中,能促进脂肪的分解和吸收。 消化器官 消化器官胃:胃(~酸;~液;健~;开~) 食肠水谷之海 仓廪之官 ☚ 呼吸器官 泌尿器官 ☛ 胆汁人体精微物质之一,胆囊所贮藏的精汁,受肝之余气而成,可排泄下行,注入肠中,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是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 胆汁bile肝细胞分泌的一种外分泌液。味苦,有色(肉食动物呈红褐色、猪橙黄色、草食动物暗绿色)。肝细胞直接分泌的称肝胆汁,较稀薄,弱碱性(pH约7.4)。在胆囊中贮存过的肝胆汁称胆囊胆汁,较浓稠,呈弱酸性(pH约6.8)。由大量水分、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有机物主要有胆汁酸和胆色素,以及胆固醇、卵磷脂和糖蛋白等。无机盐成分与血浆相似。主要作用为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以及刺激肠管运动。(见“胆盐”、“胆色素”、“胆红素”) 胆汁 胆汁danzhi肝细胞分泌的一种较浓而味苦的有色液体,颜色可由金黄色至深绿色不等,这决定于它所含胆色素的种类与浓度。肝胆汁呈弱碱性,而胆囊内胆汁因水和碳酸氢盐被吸收而浓缩,变为弱酸性。胆汁的生成量与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关,成人每日分泌量约1升 。胆汁的主要成分除水以外,尚有胆盐、胆固醇、胆色素、肝磷脂和各种无机盐。胆汁没有消化酶,其消化作用主要靠胆盐。胆盐分子一端亲水,一端亲脂,可以把大块的脂肪分散成许多小型的脂肪微粒,这叫乳化作用。胆盐还可以激活胰脂肪酶。还能和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结合成水溶性复合物,以促进这些物质的吸收。胆汁中的胆色素是血红蛋白分解的产物,包括胆红素和它的氧化物——胆绿素。 ☚ 黄疸 胆囊炎 ☛ 胆汁bile系肝细胞所分泌的一种浓稠而有苦味的液体。肝细胞持续不断地分泌胆汁,经肝胆管及胆囊管贮存于胆囊中,在消化时排入十二指肠。成人每日分泌量约500~1 000ml。初分泌出来的胆汁含胆红素与碳酸氢钠,为金黄色的碱性液体;贮存于胆囊后,由于水分被吸收而浓缩及碳酸氢钠被吸收,而成为粘稠的酸性胆汁;胆汁在十二指肠与肠液混合又变为淡黄色,pH值约为7.4。胆汁中含有胆色素、胆汁酸盐、无机盐、胆固醇与卵磷脂及水分等。胆汁酸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重要意义,还有刺激肠道蠕动和抑制细菌生长等作用。胆汁排出障碍可发生黄疸。 胆汁一种消化液。由肝脏生成,分泌到十二指肠或储存在胆囊内。呈金黄色或黄绿色,味苦,成人每人每日分泌800—1000毫升。用于消化脂肪,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胆汁 胆汁由肝细胞分泌后,经肝管和胆总管流入十二指肠;或由肝管和胆囊管流入胆囊贮存,待消化需要时再由胆囊排出流入十二指肠。胆汁与胰液、肠液密切配合,对小肠内的食糜进行化学性消化。成年人每日约分泌800~1000毫升胆汁。其分泌量与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关,高蛋白饮食可使其分泌量增加。胆汁中有与消化有关的分泌物,如胆盐等;也有与消化无关的肝的排泄物,如胆色素等。它是一种较浓的具有苦味的有色液体。胆汁的颜色取决于其中胆色素的种类和浓度,可由金黄色变为深绿色。由肝直接分泌的胆汁呈金黄色或橘棕色,而经胆囊贮存的胆汁则因浓缩而呈深绿色。胆汁呈弱碱性,pH为7.4;胆囊中的胆汁则因磷酸氢盐被吸收而呈弱酸性,pH为6.8。胆汁的成分极为复杂。除水分外,还有胆色素、胆盐、胆固醇、脂肪酸、卵磷脂及无机盐等。一般认为其中没有消化酶。胆色素是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包括胆红素及其氧化物——胆绿质。胆盐主要是由结合的胆汁酸所形成的钠盐,而胆固醇则是胆汁酸的前身。胆盐排入小肠后,绝大部分仍可由小肠粘膜吸收入血液,再入肝脏组成胆汁,这叫胆盐的肠肝循环。胆盐每循环一次约损失5%,每餐后循环2~3次。胆固醇是肝脏脂肪代谢的产物。在正常情况下,胆汁中的胆盐和胆固醇的适当比例是维持胆固醇成溶解状态的必要条件。当胆固醇分泌过多或胆盐减少时,胆固醇将沉淀下来,这是形成胆石的一种原因。胆汁主要是通过胆盐和胆汁酸而起作用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都可作为乳化剂而乳化脂肪,以减小脂肪的表面张力,使之成为微滴分散于水溶液中,从而增加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胆汁酸可以与脂肪酸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以促进脂肪酸的吸收。此外,胆汁对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的吸收也具有重要意义。胆汁在十二指肠中可中和一部分胃酸,它还是促进胆汁自身分泌的一种体液因素。 ☚ 胰液 小肠液 ☛ 胆汁bile系肝细胞所分泌的一种外分泌液。味苦,黄绿色,呈弱碱性(pH7.4)。其主要成分有帮助脂肪消化和吸收的胆盐,以及胆色素、胆固醇脂肪酸、卵磷脂和无机盐等。胆汁的生成量与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关,食用高蛋白时生成量较多。成年人每日分泌胆汁约1000ml,一部分直接排入肠腔内;另一部分先进入胆囊,经浓缩和贮藏后再在进食时输入肠腔。其中胆盐可激活胰脂肪酶,使其催化脂肪分解加速等。此外,胆汁对于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也有重要意义。 胆汁dǎnzhī人体精微物质之一, 胆囊所贮藏的精汁, 受肝之余气而成, 可排泄下行,注入肠中, 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 是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 胆汁 胆汁胆汁由肝脏所分泌,是一种带有苦味的有色液体,其颜色决定于胆色素的种类和浓度。人的肝胆汁呈金黄色或橘棕色,水分较多,约占96~97%,固体物的总量较少,约3~4%,故较稀薄,pH约7.4。肝胆汁在空气中因失去CO2而碱性变强,pH可达8.0~8.6;人的胆囊胆汁较粘稠,因为肝胆汁进入胆囊后水分被吸收,故水分减少,约为80~86%,加之胆囊壁分泌大量粘液,故变得粘稠和颜色加深,固体物浓度升高,约为14~20%,胆囊胆汁因碳酸氢盐被吸收而呈弱酸性,pH约6.8。胆汁在十二指肠内与胰液和肠液混合,变成淡黄色。 ☚ 胰液 胆囊功能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