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倪海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倪海曙1918—1988

上海市人
文字改革家。曾任华东人民出版社副总编,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研究员,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全国高等院校文字改革学会会长等职。著有《新文字教师手册》、《中国拼音文字运动史简编》、《中国语文的新生》、《语文漫谈》等。
原名:伟良
笔名:王大生、文之初、心泉、水母、李大山、保六、夏之时、基达、凉、翔云、道生、薏、曙、魏、魏凉、NHS、N.XS、XS

倪海曙

倪海曙(附倪海曙语言学编著目录) 李 明 中国现代语言学家第2分册第181页


倪海曙

倪海曙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举行 人民日报1988年3月14日

倪海曙1918——1988

原名偉良,筆名王大生、魏凉、道生、基達,上海人,1918年生。1935年入上海震旦大學醫科。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輟學從事抗日活動和文學改革工作。1939年入上海復旦大學改讀中文系,任上海新文字研究會常務理事。1942年在蕪湖内思中學、上海震旦大學附中任教。1945年任《時代日報》和時代出版社偏輯,主编《新語文》、《新園地》和《方言文學》等副刊。1949年出席第一届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參加中國作家協會,同時任復旦大學新聞系兼任教授,上海新文字工作者協會副主席,主编《新文學》週刊、《新文字》半月刊和 《語文知識》月刊。1951年起,任華東人民出版社副總编兼工農讀物编辑室主任,並主编《文化學習》半月刊。1953年调北京籌建通俗讀物出版社,任文化讀物编輯室主任。1955年起,在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歷任研究員、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委員、文字改革出版社副總编、秘書長,曾主编《拼音》月刊、《文字改革》月刊和《光明日報》副刊《文字改革》雙週刊。又主编《語文現代化》叢刊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兼副主任,全國高等院校文字改革學會會長,中國語言學會常務理事,《漢語大詞典》、北京語言學會、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顧問、中國人民大學語言文字研究室導師,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兼任教授,《現代化知識文庫》主编等。1988年2月27日病逝。終年70歲。著有《新文字教師手册》、《拉丁化中國字運動年表》、《中國拼音文字運動史簡编》、《中國拚音文字概論》、《中國語文的新生》、《魯迅論語文改革》、《語文漫談》、《清末漢語拚音運動 (切音字運動)编年史》、《漢字的來歷》、《現代漢字形聲字字匯》等。

倪海曙1918—1988年

原名倪伟良。 笔名王大生、 魏凉、 道生、 基达、 文之初等。 上海人。 生前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1935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1937年辍学从事抗战和文改工作,1939年复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42年毕业。毕业后曾任出版社编辑。 1954年调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任研究员、《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编委、文字改革分科主编, 致力于文字改革。 先后主编 《新文字周刊》、《新文字半月刊》、 《语文知识月刊》、 《文化学习半月刊》、 《拼音》 月刊、 《文字改革》 月刊, 《光明日报副刊》等。主要著作有 《中国拼音文字概论》(1948年)、《中国拼音文字运动史简编》(1948年)、《北方话新文字课本》(1950年)、《语文杂谈》(1957年)、《清末汉语拼音运动编年史》 (1959年)、 《汉字的来历》 (1962年)、 《现代汉字形声字字汇》(1975年)、 《杂格咙咚》(1981年) 等。

倪海曙

文字改革活动家。上海人。生于1918年5月3日。193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读医科。1937年辍学从事抗战和文字改革工作。1939~1942年在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读书。1945年起在《时代日报》和时代出版社任编辑。1951~1953年,调华东人民出版社任副总编辑及工农读物编辑室主任。1954年底调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任研究员、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委员、文字改革出版社副总编辑等职。1988年病故。倪海曙的主要贡献在文字改革、文改史研究方面。其主要著作有:《中国拼音文字运动史简编》、《中国拼音文字概论》(1948)、《中国语文的新生》(1949)、《知识分子用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课本》(1950)、《清末汉语拼音运动编年史》(1959)、《现代汉字形声字字汇》(1975)、《倪海曙语文论集》(倪海曙著作编辑小组编,199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