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麻子仁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丸 > 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 mázǐrénwán 丸藥。漢·張仲景在大承氣湯方内去芒硝,加麻仁等藥物製成丸。由芍藥、枳實、大黄、厚朴等組成。主治腸燥便秘。今稱“麻仁丸”、“脾約麻仁丸”、“麻仁滋脾丸”。漢·張仲景《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麻子仁丸》:“趺陽脈浮中澀,浮則胃氣强,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硬,其脾爲約,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丸《伤寒论》方。又名麻仁丸、麻仁滋脾丸、脾约麻仁丸、脾约丸。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炙)半斤,大黄(去皮)一斤,厚朴(炙,去皮)一尺,杏仁(去皮尖,炒)一升。为细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日三次,渐加,以知为度。功能润肠通便。治脾约,大便硬,小便数,趺阳脉浮而涩。方中麻仁质润多脂,润肠通便;杏仁降气润肠;芍药养阴和里;大黄、厚朴、枳实(即小承气汤)泄热行滞;蜂蜜润燥滑肠。合而为丸,具有润肠、通便、缓下之功。 麻子仁丸fructus cennabis bolus中兽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由麻子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组成的丸剂。功效润肠通便。主治老弱病畜的肠胃燥热,粪便干燥。 麻子仁丸 《伤寒论》【组方药物】 麻子仁500克 芍药 枳实各250克 大黄500克(去皮) 厚朴(炙,去皮) 杏仁各250克(去皮、尖,熬,另研如脂) 麻子仁丸《伤寒论》方。由麻子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组成。功用润肠泄热,行气通便。主治肠胃燥热,津液不足所致的大便干结,小便频数。 麻子仁丸má zǐ rén wán《本草纲目》谷部第22卷麻仁。方剂名。 麻子仁丸mázǐrénwán又名麻仁丸、麻仁滋脾丸、脾约麻仁丸、脾约丸。《伤寒论》方。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斤, 炙枳实半斤,大黄一斤, 炙厚朴一尺, 杏仁一升。蜜丸,梧桐子大, 每服十丸, 日三次。功能润肠通便。治胃肠燥热, 大便秘结, 小便频数。也可用于习惯性便秘。 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本方出自《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又名脾约麻仁丸、麻仁丸、麻仁滋脾丸、脾约丸。是治疗脾约证的代表方剂。方由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炙)半斤,大黄(去皮)一斤,厚朴(去皮,炙)一尺,杏仁(去皮尖,熬,另作脂)一升组成。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功能润肠通便。主治肠胃燥热,大便秘结,小便数,苔薄腻,脉浮涩者。本方所治证属肠胃燥热,脾约便结,治宜润肠通便。方用麻子仁甘润滋脾,润肠通便为君;辅以杏仁降气润肠,芍药养阴和营为臣;更以枳实消痞,厚朴除满,大黄泻积,共为佐使药。诸药同用,则润肠导滞,下积通便。故可治疗肠燥便秘。现临床上亦用于习惯性便秘见上述症状者。若气虚便秘及孕妇忌用。润肠丸(《兰室秘藏》卷下) 桃仁(汤浸,去皮尖)、麻仁各一两,当归梢、大黄(煨)、羌活各一钱。除桃仁、麻仁另研如泥外,捣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白汤下。功能和血润肠,疏风通便。主治脾胃伏火,大便秘涩,或干燥闭塞不通,不思饮食,及风结血秘等。 ☚ 海金沙散 五仁丸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