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佛罗伦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佛罗伦萨Florence

都城名。 旧译翡冷翠。中国清朝(近代)史籍译称茀罗林斯、茀罗郎斯、佛棱次、佛罗练士、敷老郎司等。在今意大利中部,阿诺河两岸。公元前10世纪左右为埃特鲁里亚人居住地。公元前3世纪即有村落。公元前82年罗马人在此殖民。公元14~16世纪是欧洲最著名的艺术中心和纺织业中心。1569年成为图斯卡尼大公国都城。1865~1871年曾为意大利统一后的临时首都。今为托斯卡纳区佛罗伦萨省省会。市内存有40多所博物馆和美术馆,60多座宫殿,以及众多大大小小的教堂。世界著名的乌菲齐美术馆藏有丰富的艺术珍品。圣乔瓦尼教堂和多莫教堂为传统宗教中心。该地还造就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伯鲁涅列斯基、但丁、马基雅弗利、伽里略等一代历史巨人。

佛罗伦萨

意大利中部城市,托斯卡纳大区首府,佛罗伦萨省省会。历史文化名城,文艺复兴发源地。位于亚平宁山脉中段西麓的盆地中,阿诺河横贯市内,有7座桥梁横跨两岸。面积102km2,人口39.7万(1993)。15~16世纪时是欧洲最著名的艺术中心,以美术工艺品和纺织品驰名全欧。1865~1871年曾是共和国、托斯卡纳公国首府和意大利首都。工业以玻璃器皿、陶瓷、高级服装、皮革为主。金银细工、艺术复制品亦很有名。城市经济以旅游业为主。全市有40多座博物馆和美术馆,60多座宫殿,还有许多大小教堂,收藏着大量优秀艺术品和精美文物。每年接待旅游观光者达500多万人次。有佛罗伦萨大学和众多美术、文学和自然专科学院以及科学院与图书馆等。

佛罗伦萨Florence

意大利中部城市。位于亚平宁山脉中段西麓盆地中。阿诺河横贯市内。人口46万多。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发祥地。有许多博物馆、美术馆和教堂。以精湛的美术工艺品和纺织品驰名欧洲。旅游业发达。参见“历史地理”中的“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Firenze

意大利中部城市。在亚平宁山脉中段西麓盆地中。公元前200年埃斯特里亚人称之为“Faesulae”或“Fosle”。公元前82年罗马人在此殖民称之为“Colonia Fiorentia”。15—16世纪时为欧洲著名的艺术中心。1865—1871年为意大利统一后临时都城。参见“区域地理”中的“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

意大利中部城市,托斯卡纳大区首府。位于亚平宁山脉中段西麓盆地中,阿诺河穿市而过,两岸跨有7座桥梁。阿诺河通航起点,交通枢纽。人口452,293人 (1981年)。古代埃特鲁里亚人首先在阿尔诺河流域定居,后被罗马占领。公元前1世纪成为罗马共和国的属地。14世纪随着手工业日益发达,成为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的策源地。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艺术家,如诗人但丁、彼特拉克; 作家薄伽丘; 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 画家乔托、波提切利、达·芬奇、拉斐尔、提香; 雕刻家米开朗琪罗等,都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著作。15至16世纪时是欧洲最著名的艺术中心,以美术工艺品和纺织品驰名全欧。1865年至1871年曾为意大利王国首都。旅游胜地,四面环山,风景秀丽,多中世纪建筑艺术,乌菲齐是珍藏意大利艺术最重要的美术馆之一。佛市被誉为欧洲的艺术明珠,还有乌菲画廊、比蒂宫、乔托钟楼等。工业主要有纺织、服装、重型机械、精密仪器、化工、医药等。有大学、科学研究院和图书馆等。

☚ 佛得角   佛罗里达半岛 ☛
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

意大利语意为“鲜花之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位于意大利中部富饶的农业地区中心。前1000年,即为埃特鲁里亚人定居地;1569年为公国都城;1865—1871年为意大利王国首都。全市有40多所博物馆和美术馆,60多所宫殿和许多大小教堂,收藏大量优秀艺术品和文物,有“西方雅典”之称。其中有建于13世纪的碉堡式旧宫,侧翼的走廊连同西尼奥列广场,一座露天雕塑博物馆,广场正中有著名的海神喷泉;有建于1096年的弗洛雷大教堂和建于14世纪的钟楼。

☚ 米兰   圣马力诺 ☛
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

意大利语意为 “鲜花之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位于意大利中部富饶的农业地区中心。前1000年,即为埃特鲁里亚人定居地; 1569年为公国都城; 1865—1871年为意大利王国首都。全市有40多所博物馆和美术馆,60多所宫殿和许多大小教堂,收藏大量优秀艺术品和文物,有 “西方雅典”之称。其中有建于13世纪的碉堡式旧宫,侧翼的走廊连同西尼奥列广场,一座露天雕塑博物馆,广场正中有著名的海神喷泉;有建于1096年的弗洛雷大教堂和建于14世纪的钟楼。

☚ 米兰   圣马力诺 ☛

佛罗伦萨

Florenc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