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伯道无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伯道无儿bó dào wú' ér见“邓攸无子”。白居易《酬李炼师见招》:刘纲有妇仙同得,伯道无儿累更轻。杜牧《重到襄阳哭亡友韦寿朋》:故人坟树立秋风,伯道无儿迹更空。韩愈《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 伯道无儿《伯道无儿》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见“邓攸忧”条。 【释义】晋代邓攸字伯道,因遇石勒之乱,逃难中弃子存侄,后终无子。时人谓:“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 【例句】①中郎有女传书业,伯道无儿嗣世家。(柯丹邱南戏《荆钗记》第五出《启媒》)钱流行道白,叹自己如邓攸无儿。②一个那颜回短命,一个那盗跖延年,一个那伯道无儿。(郑廷玉杂剧《看钱奴买冤家债主》第四折[紫花儿序])周荣祖虽然仍相信善恶有报,却已心存疑虑了。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伯道无儿 【出处】: 《晋书·邓攸传》:“攸弃子之后, 妻不复孕……不复畜妾, 卒以无嗣。时人义而哀之, 为之语曰:‘天道无知, 使邓伯道无儿。’” 【故事】: 邓攸, 字伯道, 原是西晋的河东太守。后被石勒俘虏, 在石勒部下做了参军。石勒率众渡过泗水的时候, 邓攸就砍坏车子, 用牛马驮着老婆儿子逃跑了。路上碰上一伙强盗, 把牛马抢走了, 邓攸只得让妻子步行, 自己担着儿子和侄儿邓绥。他料想在这兵荒马乱的年头, 两个孩子不能同时保全下来,就向妻子说:“我的弟弟早早地死了, 只留下这一个孩子, 按理说,他不应该绝后, 我们只好把自己的儿子扔掉了。如果运气好, 我们还能活下来, 以后一定会有儿子的。”他的妻子哭着答应了,他就把自己的儿子扔掉。可是他的儿子在早上被扔掉, 到晚上又追了上来。第二天, 邓攸就把儿子栓在树上走了。邓攸抛掉儿子以后, 妻子再没有怀孕。他也没再娶妾, 终于绝后。当时, 人们很看重他的人格, 可又哀叹他没有后人, 都说“老天不懂事理, 叫邓伯道没有儿子。” 【意思】: 邓伯道没有儿子。伯道: 人名, 邓攸, 字伯道。后借指人没有儿子。 【古例】: 唐·韩愈 《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元·无名氏 《刘弘嫁婢》 第一折:“当日那伯道无儿,似这等古人也乏嗣。”清·钱泳 《履园丛话·丧子》:“东门不哭增离忧,伯道无儿少烦恼。”
伯道无儿参见[邓攸无子]。杜牧《重到襄阳哭亡友》:“故人坟树立秋风,伯道无儿迹更空。” 伯道无儿 伯道无儿bódàowú’ér┃┃━━ 晋邓攸,字伯道。战乱中遇险,乃弃亲子而保全侄儿,后终无子。后人抱撼曰:“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后人因称无子为“伯道无儿”或“伯道之忧”。有赞扬之意。唐·韩愈《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诗:“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 ☚ 阿婆 君家大人 ☛ 伯道无儿❶指邓攸无子。唐李嘉佑《故吏部郎中赠给事中韦公挽歌》之一: “颜渊徒有德,伯道且无儿。” 伯道无儿【出处】 《晋书·邓攸传》:“石勒过泗水,攸乃斫坏车,以牛马负妻子而逃。又遇贼,掠其牛马,步走,担其儿及其弟子绥。度不能两全,乃谓其妻曰:‘吾弟早亡,唯有一息,理不可绝,止应自弃我儿耳。幸而得存,我后当有子。’妻泣而从之,乃弃之。”“遂不复畜妾,卒以无嗣。时人义而哀之,为之语曰:‘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 伯道无儿《晋书·邓攸传》载:邓攸,字伯道。永嘉乱中,携子、侄逃难,途中屡遇险,恐难两全,乃弃己子而保全侄儿。后终无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载此事谓: “谢太傅重邓仆射,常言: ‘天地无知,使伯道无儿。’”后世因作叹人无子的典实。唐韩愈《韩昌黎诗集》十二《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 伯道无儿伯道没有子嗣。用作称人无子的典故。多表示同情惋惜之情。也作“邓攸弃子”或“伯道之忧”。晋朝邓攸,字伯道,素有德行。他带着儿子和侄子逃避战乱时,途中情势危急,料难两全,便忍痛丢弃儿子,保全了侄子。后来,邓攸的妻子没有再生儿子。谢安感叹道:“天地无知,使伯道无儿。”(见《晋书·邓攸传》) 伯道无儿 伯道无儿(伯道之忧)邓伯道没有儿子。泛指没有后代。伯道:晋代邓攸,字伯道,逃难途中扔掉儿子保全侄子。 ☚ 家庭 伯歌季舞 ☛ 后嗣 后嗣后(后昆) 胤(胤嗣;支胤) 香火 种子 贻厥 胄嗣 继嗣 族嗣 ☚ 后裔 婚姻 ☛ 伯道无儿bó dào wú ér晋邓攸,字伯道,任河东太守时,遭石勒兵乱,逃难中丢掉了自己的儿子,保全了侄子。后用“伯道无儿”称别人无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谢太傅重邓仆射,常言天地无知,使伯道无儿。” 伯道无儿邓攸,字伯道,是晋代著名的良吏。七八岁的时候,父母相继去世,邓攸跟弟弟一起生活。 伯道无儿bódào-wú'ér《晋书·邓攸传》载:晋代邓攸,字伯道,永嘉末,战乱中逃难时曾舍弃儿子,保全了侄儿,因此身终无子。时人为此感慨:“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后以“伯道无儿”称人无子。常含同情、惋惜之意。 伯道无儿bó dào wú ér据《晋书·邓攸传》载,晋代的邓攸(字伯道)带着儿子和侄子躲避战乱逃难,在危难关头,竟丢弃了儿子保全侄子,以至最后终身无子。时人抱憾说:“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后因以泛指没有儿子,但多含同情与惋惜之意。也作“伯道无嗣”、“伯氏无儿”、“邓攸无子”。 R413【伯道无儿】bó dào wú ér邓伯道没有儿子。后泛称没有子嗣。伯道:晋代邓攸的字。邓攸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按迷信的说法,本该有儿子。也作“伯道之忧”。 伯道无儿bódào-wúér〔主谓〕 晋邓攸字伯道,携子侄逃难,不能两全,乃牺牲其子,携侄以行,以其弟早死仅此侄儿。后邓攸终无子。旧时喻无子者,亦称“伯道之忧”。《晋书·邓攸传》:“石勒过泗水,攸乃斫坏车,以牛马负妻子而逃。又遇贼掠其牛马,步走,担其儿及其弟子绥,度不能两全。乃谓其妻曰:‘吾弟早亡,唯有一息,理不可绝,止应自弃我儿耳! 幸而得存,我后当有子。’妻泣而从之。乃弃之。攸素有德行,卒以无嗣,时人义而哀之,为之语曰:‘天道无知,使邓~。’”唐·韩愈《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中郎有女能传业,~可保家。” 伯道无儿bó dào wú ér伯道:晋代邓攸的字。晋代邓攸,战乱中携子、侄逃难,途中屡遇险,恐难两全,乃弃去己子,保全侄儿,后终无子。时人为他抱憾说:“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旧时因称无子为“伯道无儿”或“伯道之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