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进步与经济发展
农业的发展与农村经济的繁荣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主题,一般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没有众多的农村人口的积极参与,任何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都是无法想象的。
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即农业在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上,即产品贡献能力、市场贡献能力、要素贡献能力与外汇贡献能力。
(1) 产品贡献能力。产品的贡献又分为食品贡献和原料贡献。农业为全社会提供粮食、副食等基本生活资料。农产品是人类生存的必需的基本物品,农业生产活动是任何时代人类生活的基础。
(2) 市场贡献能力。市场是实现扩大再生产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社会总产品在市场上得到实现,再生产才能进行。发展中国家工业部门工人的收入大都高于农民收入,即使这样,由于农业部门规模巨大,农村必然成为国内工业品的主要市场。
(3) 要素贡献能力。农业的要素贡献主要是资本与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在工业化初期,大部分基本积累来源于规模巨大的农业部门,来源于农业资本的转移。
(4) 外汇贡献能力。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农产品出口是取得外汇的重要来源。因为这一阶段中只有初级产品才是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所在。
农业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些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可概括如下:
(1) 农业为非农业部门提供劳动力,以非常低的社会机会成本获得劳动力,可能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2) 农业提供食物的原料。工业化的成本明显地取决于廉价的食物和原料。
(3) 农产品出口能够帮助一个国家赚取宝贵的外汇。
(4) 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形成率,可以通过农业部门而得到相当可观的改善。资本形成过程还将取决于把剩余从农业中抽取出来的财政税收政策。
(5)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在扩大国内市场的规模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在发展中国家,农业同经济增长和工业化之间联系密切,农业既能够阻碍又能帮助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步伐。
(6) 农业部门是为迅速扩大的城市提供粮食、为工业提供原料、为产业和生活基础提供资本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