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企业自主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企业自主权 企业自主权qiye zizhuquan社会主义国家赋予企业独立自主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权力。它是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一个经济范畴。 ☚ 企业 企业管理 ☛ 企业自主权社会主义企业作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所拥有的自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权力。其主要内容有:在服从国家计划和管理的前提下,企业有权选择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有权安排自己的产供销活动,有权拥有和支配自有资金,有权依照规定自行任免、聘用和选举本企业的工作人员,有权自行决定用工办法和工资奖励方式,有权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确定本企业产品的价格,等等。企业拥有自主权能够使企业把经济活力、经济责任、经济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力于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自主权指企业所拥有的一部分独立地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权力。社会主义企业在服从国家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必须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权。这是因为: 社会主义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是一个由千百万个企业组成的复杂的社会分工体系,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以企业为单位组织进行,属于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只能分归各个企业支配和使用。在社会主义阶段,劳动还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各个企业都有其自身的特殊经济利益,只有明确地承认企业的经济利益,使企业中的每个人从切身的经济利益上关心企业的经济效果,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般来说,国营企业的自主权就是在服从国家的计划领导和遵守国家财政纪律的前提下,使企业在人、财、物和产、供、销等几个方面所拥有的必要的权力。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自主权就是确保企业对生产资料、劳动产品的所有权和对劳动力的支配权以及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的权力,使企业在遵守国家计划的前提下,独立自主地处理生产、交换、分配等方面的问题。 企业自主权 企业自主权一般是指全民所有制企业作为国家计划管理下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所拥有的经济权力。“一五”时期,由于我们实行计划管理体制,地方权力小,企业的权力更小。比如企业利润要完全上缴,折旧基金大部分上交,若需改建、扩建,就要向国家申请资金。若需进行技术改造,也要作出基建计划,报请上级批准。这样,就使企业丧失了自主权,呈现出那种拨一拨、动一动的“算盘珠”状态,失去了活力。实践证明:取消企业必要的独立性,就限制了企业的积极性,不利于生产的发展。为此,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提出,把什么东西统统都集中在中央或省市,不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机动的余地,一点利益,恐怕不妥。他强调说:“从原则上说,统一性和原则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一性,也要有独立性。……个人是这样,工厂和其他生产单位也是这样。各个生产单位都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把扩大企业自主权看成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问题。他说: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问题,一长制毫无疑义是不要了,不过形式上的决议案还没有通过。至于企业的独立自主,列宁所谓独立自主到如何程度,请你们大家注意研究。我想,企业应该有一点独立性。1978年12月,邓小平提出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了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让工农业企业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1979年7月,国务院下达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文件;1980年9月,国务院批转了国家经委《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工作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全面地阐述了企业自主权问题,即:在服从国家计划和管理的前提下,企业有权选择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有权安排自己的产供销活动,有权拥有和支配自留资金,有权依照规定自行任免、聘用和选举本企业的工作人员,有权自行决定用工办法和工资奖励方式,有权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确定本企业产品的价格,等等。扩大企业自主权,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增加企业活力,是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企业拥有一定的自主权,是由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企业自主权应当和企业经济责任以及企业经济利益相结合。自主权的大小应保证企业能够履行自己的经济责任之后,还应相应地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扩大企业自主权,必须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总之,企业自主权的扩大,有利于搞活经济,提高企业素质,提高经济效益。 ☚ 关停并转 工业二十条 ☛ 企业自主权 企业自主权公有制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真正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使其必须拥有的自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权力。企业自主权涉及企业的产、供、销和人、财、物等诸方面的生产经营活动。我国《企业法》规定,企业自主权包括生产决策权,制定、调整计划权,产品销售权,物资选购权,价格权,外贸权,资金分配权,固定资产处置权,工资奖金分配权,职工录用辞退权,机构设置权,拒绝乱摊派权,联营投资及发行债券等项权力。 ☚ 企业管理 企业经济学 ☛ 企业自主权 企业自主权中国社会主义企业作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所应拥有的自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权利。承认和保护企业自主权既可以保证国民经济的统一性,又可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下,中国的企业缺乏必要的自主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企业改革的一系列文件,对企业应有的责、权、利作了明确规定,企业自主权得到了扩大。其具体表现在: (1) 在计划方面,除保证完成国家指令性任务外,允许企业根据市场供求自行安排生产,并可以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 (2) 在购销方面,企业有权在市场上选购设备和原材料,自销计划收购以外的产品,并可在一定范围内与买方协商定价或自定价格。(3) 在资金使用方面,企业自留利润可按国家规定用于发展生产、集体福利和职工奖励。(4) 在劳动人事方面,企业拥有中层干部任免权;企业可自定条件招考职工。1988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大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明确规定: 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置的权利。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得到了法律的承认和保护。 ☚ 经济责任制 扩大企业自主权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