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替:衰。以铜镜作为借鉴,可以端正自己的衣服和帽子;以历史作为借鉴,可以知道国家的兴衰;以他人作为借鉴,可以汲取事业成败的经验和教训。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宝此三镜,以防己过。” 【例】古人把“借鉴”比神龙,可大可小,深奥无穷。大可以用之于治国兴邦,小可以用之于修身齐家。唐太宗“三镜”:“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实在是警示百世的至理名言。(史卫道《“借鉴”小议》)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替:衰。以铜镜作为借鉴,可以端正自己的衣服和帽子;以历史作为借鉴,可以知道国家的兴衰;以他人作为借鉴,可以汲取事业成败的经验和教训。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以铜为镜,可以端正衣冠;以前代为镜,可以知道兴亡之理;以民众为镜,可以明白得失所在。 ☚ 以镜自照见形容,以人自照见吉凶 杂乱 ☛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铜: 铜镜。替: 衰败。以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以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盛衰的规律;以人作镜子,可以明白行为的正确与错误。指善于借鉴能使人受益无穷。语出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太宗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例] 古人把“借鉴”比神龙,可大可小,深奥无穷。大可以用之于治国兴邦,小可以用之于修身齐家。唐太宗“三镜”:“~。”实在是警示百世的至理名言。(史卫道《“借鉴”小议》)|主张“以人为镜”,历史上最典型要算唐太宗李世民了。他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他备了三面镜子:“~。”正是这“三面镜子”的作用,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书写了光彩夺目的篇章: 贞观之治。(舟山《由照镜子说开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