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注释】 仓廪:储藏米谷的仓库。 【赏析】 管仲是春秋前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在《牧民》一文中,为君主提出了一系列治理国家、统治人民的策略和原则。他说: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意思是:国家粮仓充实才能推行礼节,老百姓衣食充足才知道荣辱。 管子提出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观点,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他认为,统治者首先要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务在四时,守在仓廪”,致力于土地的开垦,保证老百姓衣食住行无忧。在物质财富十分丰富、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还必须大力推行教育,采取教化与赏罚并行的措施,实行“严刑罚”、“信庆赏”的政策,整顿礼、义、廉、耻,淳化和加强民风民俗建设。为此,管子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发展经济,教化人民,“富国强兵”,使齐国很快强大起来,齐桓公也因此称霸诸侯,成为春秋五霸的第一个盟主。 《史记·管仲列传》中,这一句引作“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名句】仓廪①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注释】①仓廪(lin):粮仓。 【释义】粮仓里装满了谷物人们就懂得了礼仪,丰衣足食人们就知晓了荣誉和羞耻。 【点评】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前提和保障。 参考文献 《管子·牧民》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名言: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注释: 仓廪(lin): 藏米谷的仓库。实: 充满。 句意: 仓库里粮食充足了, 那么群众就能开始学习知道礼节; 只有衣食充足了, 人们才能讲究荣辱。 《管子·牧民》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评析】 古代格言。意思是说,仓库里的粮食充足了,老百姓就会知道礼节;人们丰衣足食了,就会懂得光荣与耻辱。 出自 《管子》: “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 【作者简介】 管仲,名夷吾,字仲。春秋初期齐国主政之卿,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由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命为国卿,尊称 “仲父”。他在齐进行改革,使齐国力大振; 助齐桓公以 “尊王攘夷”相号召,使之成为春秋时第一霸主。《管子》是战国时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庞杂,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传说是春秋时期管仲的著作。 管仲重视农业,认为温饱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正如这句名言所说的,人最最需要的莫过于衣和食,在衣不暖、食不饱的情况下,要百姓忍饥受冻去讲求礼节荣辱,根本做不到。要讲求礼节,提倡荣辱,首先要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名言: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注释: 廪(lin): 粮仓。 句意: 粮仓充实, 人们就知道遵守礼节; 衣食丰足, 人们就懂得荣誉和耻辱。 《管子·牧民》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粮仓丰实百姓就知晓礼节,衣食丰足百姓就懂得荣辱。 ☚ 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 务五谷则食足,养蚕麻、育六畜则民富。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