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井渠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井渠法井渠又称“坎儿井”。井渠法是采用井、渠结合灌溉农田的方法。这种方法适合于干旱多沙,干渠容易坍塌的地区。据《史记·河渠书》记载,汉武帝时曾在今大荔县北的商颜山开凿十余里长的隧道,就运用了井渠法。具体作法是从山地水源处挖一暗渠,然后再在渠上每隔二三十米挖一个通向地面的竖井,各个竖井的深度沿山坡往下逐渐减少,暗渠水流到接近庄田的地方经明渠流出地面,灌溉农田。我国直至近代新疆一些地区,还采用井渠法进行灌溉。 井渠法 井渠法西汉时由关中水工创造的一种渠道施工技术。西汉渭北的龙首渠工程经今陕西大荔县北的商颜山(今称铁链山)时,难以穿越5公里之厚的山体。最初采用沿山脚明控渠道的方案,但山高40余丈,黄土覆盖,土质疏松,湿陷性强,工程量大,极易崩塌。后又改为开凿隧洞,但因两边施工进度慢,通风不易,又不易出土。于是,水工创造了“井渠法”技术,即在渠线中途开凿若干竖井,使上下左右贯通,既增加了工作面,又解决了洞内采光、通风和出土等困难, 亦加快了施工进度。1933年李仪祉主持洛惠渠工程,其五号洞在铁链山与古龙首渠线重合,因流沙、水泉多,工程艰巨,竟使工程拖延了14年。当时在施工中曾发现西汉龙首渠用于支撑坑道的柏木条等遗物。井渠法技术由于可减少渠水的蒸发,所以很快被推广到今甘肃、新疆一带水分容易蒸发的干旱地区。“坎儿井”就是井渠技术西传的实证。 ☚ 横绝 石囷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