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五皮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散 > 五皮散
五皮散  wǔpísǎn

散藥。以其爲五種藥物之皮研末製成,故名。五皮即五加皮、地骨皮、生薑皮、大腹皮、茯苓皮。主治脾氣停滯,氣不流行,頭面虚腫,心腹脹滿。參閲宋·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一切氣·五皮散》。

五皮散

祛湿剂之一,又名五皮饮。出自《澹寮方》。生姜皮50克、桑白皮50克、陈橘皮50克、大腹皮50克、茯苓皮50克。为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马、牛200~300克;猪、羊40~80克。功能健脾渗湿、利水消肿。主治水肿。凡脾虚湿盛,泛溢肌肤所致的全身、四肢、腹下水肿,或妊娠浮肿,均可应用。方中茯苓皮利水渗湿,兼以健脾;生姜皮辛散水饮;桑白皮肃降肺气,通调水道;大腹皮、陈皮调畅气机、燥湿行水。诸药相合,具有消肿、理气、健脾的功用。
本方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能增强消化机能,促进血液循环,系治皮肤水肿之通用方剂。对于肾性水肿、心性水肿,属于脾虚湿盛者,均可以本方加减治疗。湿重者,合五苓散;脾虚者,加党参、白术;寒盛阳虚者,加干姜、附子。《麻科活人全书》的五皮饮,系本方减桑白皮,加五加皮,主治基本相同,尚可通经络,祛风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五皮散,为本方减桑白皮、陈皮, 加五加皮、地骨皮, 主治亦同, 但行气之力较缓。

五皮散

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方。五加皮、地骨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为粗末,每服三钱,水煎,不拘时热服。治脾气停滞,风湿客搏,脾经受湿,气不流行,头面虚肿,四肢肿满,心腹膨胀,上气喘促,腹胁如鼓,绕膝胀闷,有妨饮食,以及上攻下注,来去不定,举动喘乏。
❷见《中藏经》卷下方。即五皮饮,见该条。

五皮散 《中藏经》卷下

【组方药物】 生姜皮 桑白皮 陈橘皮 大腹皮 茯苓皮各等份
【制剂用法】 上药5味,共为粗末。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不计时温服。
【主要功效】 健脾理气,利水消肿。
【适应病证】 脾失健运,水湿外溢肌肤,头面四肢悉肿,气喘胸闷,小便不利。
【注意事项】 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硬物。
【临床验证】 1.水肿:用本方加减治疗水肿10余例取得疗效(《江西中医药》1958,4:22)。2. 肾炎:用本方加减治疗急、慢性肾炎30例获得满意疗效(《吉林医大学报》1959,4:175)。3.肝硬化腹水:用本方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41例,获得较好效果(《中级医刊》1958,1:89及《医方发挥》1984:628)。
【方义分析】 此方为临床常用方,方中茯苓皮健脾化湿利水;腹皮、陈皮行气消胀,利水化浊;桑皮肃肺降气,通调水道;姜皮辛散水气。五药合用,共收健脾理气,利水消肿之功。故为治疗水肿之通用方。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五皮饮”(《三因方》卷十四)。


五皮散 《和剂局方》卷三

【组方药物】 五加皮 地骨皮 生姜皮 大腹皮 茯苓皮各等份
【制剂用法】 上药5味,共为粗末。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稍热服之,不拘时候。
【适应病证】 脾气停滞,风湿客搏,脾经受湿,气不流行,头面虚浮,四肢肿满,心腹膨胀,上气促急,腹胁如鼓、绕脐胀闷,有妨饮食,举动喘气。
【注意事项】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坚硬等物。

五皮散wǔpísǎn

❶又名五皮饮。《中藏经》方。桑白皮、陈皮、生姜皮、大腹皮、赤茯苓皮各等分( 《麻科活人全书》无桑白皮,有五加皮)。为粗末, 每服三钱, 水煎服。功能健脾化湿, 理气消肿。治头面肢体浮肿, 腹部胀满, 上气喘急, 小便不利等症。也用于急慢性肾炎和心脏病水肿属脾虚受湿, 气滞水停者。
❷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五加皮、地骨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为粗末, 每服三钱, 水煎服。治症同上。

五皮散

五皮散

本方出自《华氏中藏经》卷中。为治疗皮水的常用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五皮散,系由本方加减而成。方由生姜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组成(《医方集解》无桑白皮、陈橘皮; 有五加皮、地骨皮)。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忌生冷油腻硬物。功能利水消肿,理气健脾。主治皮水。症见一身悉肿,心腹胀满,上气促急,胸膈烦闷,饮食不下,小便不利者。本方所治证属脾虚湿盛,泛溢肌肤所致。治宜健脾利水渗湿为主。方中茯苓皮利水渗湿,兼能健脾以助运化,其中大腹皮并能宽中利气以行水; 更用桑白皮肃降肺气,通调水道,合茯苓皮、大腹皮等以增强利水消肿之效。诸药用皮,取其以皮走表之意,故名五皮散。诸药配伍,共成利水消肿,理气健脾之效。用治脾虚湿盛之皮水,以一身肌肤悉肿,肢体沉重,小便不利为辨证要点。亦可用治妊娠水肿。临床上对于急性或慢性肾炎水肿,心脏病水肿属皮水者,常用本方加减治之。
五皮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五加皮、地骨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稍热服之,不拘时候。切忌生冷油腻坚硬等物。功能利水消肿,祛风胜湿。主治脾失健运,风湿相搏所致之头面浮肿,四肢肿满,心腹臌胀,上气促急,饮食欠佳,小便不利等。
白术散(《全生指迷方》卷四) 橘皮(洗)、大腹皮、茯苓、生姜各半两,白术一两。上为末,饮调方寸匕,食前服。功能健脾理气,利气化湿。主治妊娠面目浮肿,肿如水状者。
五皮饮(《麻科活人全书》) 大腹皮、茯苓皮、陈皮、五加皮、姜皮。水煎服。功能利水消肿,祛风胜湿。主治全身浮肿,肢体沉重,或痠楚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腻,脉沉弦者。
麻附五皮饮(《重订通俗伤寒论》) 麻黄一钱,淡附片八分,茯苓皮三钱,大腹皮二钱,细辛五分,新会皮钱半,五加皮三钱,生姜皮一钱。水煎服(用法原方未著)。功能温阳化湿,利水消肿。主治全身浮肿,腰痠怕冷,小便不利,舌淡苔白滑,脉沉迟者。

☚ 猪苓汤   茯苓皮汤 ☛
0000386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3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