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五味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莖葉花實 > 五味子
五味子  wǔwèizǐ

亦稱“菋”、“莖藸”、“玄及”、“會及”。木蘭科植物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的乾燥成熟果實。不規則球形或扁球形,如豌豆大堅硬,種仁白色,外皮鮮紅色、紫紅色或暗紅色。多皺縮,皮肉較油潤,有光澤,果肉有微弱的特殊氣味,味酸。主治肺虚喘咳,自汗盗汗,夢遺滑精,久瀉久痢。始載於秦漢典籍。《爾雅·釋草》:“菋、莖藸。”《神農本草經·上經·五味子》:“味酸温,主益氣,咳逆上氣,勞傷羸瘦,强陰,益男子精。”清·孫星衍等注:“《吳普》曰,一名玄及。《名醫》曰,一名會及。”清·汪訒庵《本草易讀·五味子》:“久咳不止,佐甘草、五倍子、風化硝,末,乾含咽。”

五味子

五味子【同义】总目录


五味子玄及

五味子fructus schisandrae

敛汗涩精药。出《神农本草经》。见《蕃牧纂验方》。又名玄及、会及、五味。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 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果实。晒干。生用或炙用。主产华东、华北、湖北、湖南、江西、四川等地。酸,温。入肺、肾经。功能敛肺滋肾, 收汗涩精。《元亨疗马集》: “止啌。”《养耕集》:“止咳, 滋阴, 收肺气。”主治: ❶马牛肺虚咳喘, 与北沙参、天门冬、麦冬、制黄芪、熟地黄、白芍药、麻黄等配伍。
❷劳伤虚汗症, 与五加皮、太子参、生黄芪、煅牡蛎、白术、茯苓等配伍。
❸脾虚泄泻, 与益智仁、厚朴、白术、泽泻、砂仁等配伍。牛、马15~30克; 猪、羊3~9克。为末或煎汤灌服。外有表邪, 内有实热者忌用。本品含挥发油约3%。其中有多量的倍半蒈烯(sesquicare-ne)、β2-甜没药烯(β2-bisabolene)、β-花柏烯 (β-chamigrene)及衣兰烯(α-ylangene)等。干果中含柠檬酸12%,苹果酸10%,及少量酒石酸。尚含有单糖类、树脂等。种子含脂肪油。其非皂化部分含有强壮剂的有效成分五味子素(schizandrin)、去氧五味子素(deoxys-chizandrin)、五味子醇(schizandrol)。五味子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有与人参相同的适应原样作用,能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


五味子Chinese magnoliavine)

Schisandrachinensis,别名北五味子。五味子科五味子属落叶藤木。染色体数2n=2x=28。藤长达8m,干皮褐色,呈不规则薄片状剥落,小枝浅褐色、稍有棱;单叶互生,倒卵形或椭圆形,长5~10cm,先端尖、基部楔形,叶柄及主脉常为红色。雌雄异株,花单生或簇生叶腋,花被片白色或稍带粉红色,具芳香,花期5月;聚合果穗状下垂,小浆果球形,8~9月成熟时深红色,种子肾形、黄色。产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和西南地区,朝鲜、日本、俄罗斯也有分布。喜光,较耐阴,耐寒性强;适生于湿润且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在自然界多生于阴坡、缠绕它树或在山石上匍匐生长。播种、压条和扦插繁殖均可。3年生实生苗可开花结实。偶有白粉病危害。


五味子在园林中可用于棚架绿化,也可与山石配植,或作地被覆盖材料等。果实入药。

五味子

药名。出 《神农本草经》。又名北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 Baill. 的果实。主产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酸,温。入肺、肾经。敛肺滋肾,止津止汗,涩精止泻,安神。治久嗽虚喘,消渴,津少口干,自汗,盗汗,遗精,久泻,瞳孔散大,健忘,失眠。近用于降低谷丙转氨酶。煎服: 3~9g。果实含挥发油、有机酸、维生素等。种子含脂肪油,内含木脂素类成分: 五味子甲素(即去氧五味子素Deoxyschizandrin),乙素 (即γ-五味子素),和丙素,五味子醇甲 (即五味子素) 和乙 (即Gomisin A),五味子酯甲 (Wu-weiziester A即Gomisin C.) 和乙 (即GomisinB)等。浸膏或酊剂对中枢神经有强壮作用,能改善智力活动,消除疲乏。煎剂能兴奋呼吸中枢。醇提取物则有镇静作用。五味子还能镇痛、镇咳、退热并能降低实验性肝损害所致的血清转氨酶增高。上述作用的有效成分为木脂素,特别是五味子乙素。五味子能强心,兴奋呼吸中枢,兴奋子宫平滑肌,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并有适应原样作用。五味子能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促进基础代谢,调节胃液和胆汁分泌,五味子还可抗肿瘤,并可抑菌。

五味子Chinese magnoliavine

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又称北五味子。木兰科(或北五味子科),北五味子亚科,五味子属。落叶缠绕木质藤本。生于山林中。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及四川;日本、朝鲜半岛也有分布。小枝微有棱角。单叶,互生,纸质,阔椭圆形、卵形或倒卵形,叶缘具有腺锯齿。雌雄异株;花芳香,单生或簇生叶腋;花被片6~9枚,乳白色或带红色;雄花有雄蕊5枚;雌花有离生心皮17~40枚,成熟时心皮深红色,疏松排列于伸长的肉质花托上。聚合果。果药用,治喘咳、泄痢、盗汗、神经衰弱等;种子油为润滑油;茎叶及果可提取芳香油。又为观赏植物。

五味子

五味子

五味子是一味中草药材,属于木兰科,药用价值很高,是不可多得的滋补品。黑龙江省的东部和北部山区出产的五味子,是北五味子,俗称“山花椒”。
五味子果实中含有挥发油、五味子素、五味子醇。还含有一定量的糖分、苹果酸、枸橼酸、酒石酸、精氨酸、维生素C、鞣质等。种子中含有34%左右的脂肪油。其成分中含有铁、锰、硅、磷等微量元素。北五味子不仅是滋补健身的良药,而且也是营养丰富的食品。五味子的蔓茎还有一股特异的花椒香味,在炖肉、做汤时,将其蔓茎折断放入少许,可使肉香适口,汤有风味。
北五味子以果实入药,性温,味酸咸,具有补肺肾、涩精气的功能,主治肺虚咳喘、盗汗、遗精、神经衰弱、视力减退、耳源性眩晕等症。

☚ 鹿尾   满山红 ☛

五味子

五味子

产于榆树。含有丰富的挥发油、蛋白质、糖、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抗败血酸,还含有五味子素、维生素C、树脂、芳香油和脂肪油等。五味子为强壮、滋补、生津止渴、止汗、止泻、降低血压等功能。对于治疗肺虚咳嗽、神经衰弱、口渴、遗精、自汗、盗汗、久泻、久痢和消除疲劳等,均有良好疗效。果实中含有较多的芳香油,种子中含有脂肪油。具有广泛的用途。

☚ 刺五加   熊掌 ☛

五味子schisandra fruit

又叫北五味子,系木兰科植物北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内含五味子甲、乙、丙素,五味子醇甲、乙,五味子酯甲、乙,挥发油、枸橼酸、苹果酸、酒石酸、糖、脂肪油、维生素C等成分。本品有增加心血管系统张力、增强心肌收缩力、升高血压、兴奋呼吸、兴奋子宫等作用。临床用于神经衰弱、肝炎、急性胃肠炎、菌痢、气喘、咳嗽等。应用时常与其他药物配伍,用量6~9g。以五味子为主的制剂有:五味子酊、五味子糖浆、五味子粉、五酯片、肝得治、健肝灵胶囊等。

五味子

五味子

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五味子、南五味子果实。主产于东北、内蒙、河北、山西,南五味子主产在西南及长江流域。酸,温。归肺、肾、心经。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之功。主治下列病证:
❶久咳虚喘。对肺虚久咳虚喘之证,常与人参、蛤蚧、罂粟壳同用;肺肾两虚者,可与熟地黄、山茱萸、牛膝、车前子等相配。
❷自汗盗汗。自汗者常与黄芪、白术、白芍同用;盗汗者常与生地黄、山茱萸、麦冬、白芍相配。
❸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对热病伤阴,津伤口渴,多与人参、麦冬相配;对阴虚内热,消渴多饮者,常与山药、知母、无花粉等相配。
❹遗精滑泄,久泻不止。对肾虚精关不固遗精滑精者,常与麦冬、熟地黄、山萸肉、莲须等相配;对脾肾阳虚,五更泄泻者,常与吴茱萸、破故纸、肉豆蔻等同用。
❺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常与生地黄、麦冬、丹参、酸枣仁等相配。

☚ 鳖甲   莲子 ☛

五味子wǔ wèi zǐ

《本草纲目》草部第18卷五味子(98)。药名。
【基原】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又名:面藤、山花椒)的果实。
【别名】菋、荎(《尔雅》),玄及(《吴普本草》),会及(《别录》),五梅子(《辽宁主要药材》)。
【性味】酸,温。
❶《本经》:“味酸,温。”
❷《别录》:“无毒。”
❸《唐本草》:“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
❹《长沙药解》:“味酸微苦咸,气涩。”
【归经】入肺、肾经。《汤液本草》:“入手太阴、足少阴经。”
【功用主治】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❶《本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❷《别录》:“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
❸《日华子本草》:“明目,暖水脏,治风,下气,消食,霍乱转筋,痃癖奔豚冷气,消水肿,反胃,心腹气胀,止渴,除烦热,解酒毒,壮筋骨。”
❹李杲:“生津止渴。治泻痢,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瞳子散大。”
❺王好古:“治喘咳燥嗽,壮水镇阳。”
❻《本草蒙筌》:“风寒咳嗽,南五味为奇,虚损劳伤,北五味最妙。”
❼《本草通玄》:“固精,敛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五分至二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煎水洗。
【成分】果实含挥发油。干果中含柠檬酸、苹果酸,及少量酒石酸。尚含有单糖类、树脂等。种子含脂肪油约33%,其非皂化部分含有强壮剂的有效成分五味子素(Schizandrin)及五味子醇(Schizandrol)。还含挥发油约1.6%,主要成分为柠檬醛(Citral)。此外,还含叶绿素,甾醇,维生素C、E,树脂,鞣质及少量糖类。
【药理】
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在适当剂量时,对不同水平的中枢神经系统(如脊髓蛙的屈肌反射、脊髓反射、大脑等)均有兴奋作用;对健康的人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所进行的反射性反应也均有兴奋与强壮作用;能改善人的智力活动,提高工作效率。
❷对呼吸的影响:五味子素对呼吸有兴奋作用。煎剂(100%浓度、pH值为2.6~3.2)0.1~0.5 ml/kg静脉注射,对清醒及麻醉家兔的呼吸有兴奋作用(频率增加、振幅加大);对麻醉犬、猫也能兴奋呼吸;对吗啡抑制呼吸的作用则有拮抗作用。据分析,此作用乃直接兴奋呼吸中枢的结果。
❸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治疗剂量时对血压无显著影响。制剂与实验方法不同,结果不同。水、稀醇的浸出液对麻醉动物静脉注射,引起降压,中和其酸度后,降压作用很弱(肌肉注射)。果实的醇提取物可使人的手指血管扩张。有人认为北五味子有助于心脏活动,对动物心脏有强心作用,对不正常的血压有调整作用,对循环衰竭者,升高血压作用颇为显著。
❹对子宫的作用:对家兔体外及在体子宫(未妊娠、妊娠或产后)平滑肌具有兴奋作用。北五味子酊对滞产妇的阵缩微弱,甚至过期妊娠都有加强分娩活动的作用,如分娩活动已自然发生,效果可更好。
❺对代谢的影响:能影响糖代谢,促进肝糖元异生,加快肝糖元分解,使脑、肝及肌肉组织中果糖及葡萄糖的磷酸化过程加强;可提高血糖及血乳酸的水平。它能促进胃肠道吸收P32,并增加其在肝、肾、肺、心、脾、胰及脑中的蓄积;能短暂地增强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在对兔的葡萄糖耐量试验中,其提取物能改善机体对糖的利用。还能使幼鼠的胸腺萎缩,故有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
❻其他:可提高正常人和眼病患者的视力以及扩大视野;对听力也有良好影响,还可提高皮肤感受器的辨别力。对胃液分泌有调节作用,在带有胆囊瘘管的犬身上,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北五味子与人参相似,具有“适应原”样作用,虽较其他同类药如刺五加、人参作用较弱,但其毒性亦较轻。能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在适当剂量时,能延长大鼠的游泳时间,能对抗睾丸酮减轻大鼠肾上腺重量的作用,及阻止氢化考的松引起的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
❼毒性:以5 g/kg给小鼠灌胃,未见死亡,故毒性很低,如以其脂肪油10~15 g/kg灌胃,经15~60分钟后,小鼠出现呼吸困难、运动减少,1~2天后死亡。

五味子wǔwèizǐ

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 ) Baill. 的果实, 商品称北五味子。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酸, 甘温。入肺、肾经。敛肺滋肾, 生津止汗, 涩精止泻, 安神。治久嗽虚喘, 津少口干, 自汗盗汗,遗精久泻, 健忘失眠。煎服:3 ~9 克。果实含挥发油。种子含脂肪油, 内含五味子甲素、乙素和丙素, 五味子醇甲和乙, 五味子酯甲和乙。五味子能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 改善人的智力活动, 提高工作效力。果仁的醇提取物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其所含成分能降低实验性肝损害所致的高血清谷丙转氨酶, 增强肝糖元的合成。五味子能兴奋子宫平滑肌, 酊制剂能增强滞产妇或过期妊娠妇女的分娩活动。

五味子

五味子

五味子

五味子,又名玄及、会及、五梅子、软枣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 或华中五味子S. sphenantheraRehd. et Wils.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蒸后晒干。五味子果实药材称“北五味子”; 华中五味子果实药材称“南五味子”。北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10mm。外皮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具网状皱纹,显油润,微有光泽。果肉柔软。种子1~2粒,肾形,表面黄棕色,有光泽,种脐在一侧显著凹入,黑色。种皮薄而脆,种仁呈钩状,白色,半透明,富油性。果皮气微,味酸; 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咸而辛。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此外,河北、山西、河南等省亦产。南五味子较小,直径3~6mm。表面棕红色或黑紫色,干瘪,皱缩,有时有白色粉霜,无光泽,肉薄。含种子1~2粒,表面黄棕色,有疣状突起,种脐在一侧稍微凹入。味较淡。产于河南、陕西、甘肃、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省。商品以北五味子为优。
本品五味俱备,皮肉甘、酸,核仁苦、辛,都有咸味,但以酸为主; 性温。归肺、心、肾经。功能敛肺滋肾,益气生津,养心敛汗,涩精止泻。主治一切气阴耗散之证。《神农本草经》言其益气强阴,主咳逆上气。孙思邈谓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气; 六月常服五味子,以益肺金之气,在上则滋源,在下则补肾。李东垣亦谓补元气不足,收耗散元气,治瞳子散大。皆言其益气敛肺滋阴之功。以本品配人参、麦冬用治暑伤元气,气阴两伤,汗多体倦,气短口渴,脉来虚弱之证,如《内外伤辨惑论》生脉散。近应用于休克、心功能不全、冠心病及神经衰弱有一定效果。其治咳逆上气者,若肺虚久咳、短气痰少或肾不纳气之虚喘,五味子既能收肺气之耗散,又能下摄肾气。临床如与冬虫夏草合用,其功益显。亦可与山茱萸、熟地等配伍,如《医宗已任编》都气丸。至于素有寒饮而夹外感风寒,出现咳嗽喘息,痰多稀薄者,则须与辛温散寒化饮之药,如干姜、生姜、细辛、麻黄等药合用,如张仲景之小青龙汤、厚朴麻黄汤、苓甘五味姜辛汤中,皆配用酸收之五味子以防麻、辛、姜、半诸辛散之品耗散肺气。心阴不足,心失所养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用以养心安神,常与枣仁、地黄同用,亦可与丹参、夜交藤合用。阳虚自汗,可配黄芪、麻黄根、浮小麦、酸枣仁。阴虚盗汗,可配乌梅、生地、麦冬、牡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常与桑螵蛸、金樱子、菟丝子等同用。肾司二便,肾虚久泻不止,与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同用,如《校注妇人良方》四神丸。久泻脾阴亏损者,可与白芍、甘草、乌梅、山药等同用,以奏酸甘化阴,涩肠止泻之效。此外,还可用于消渴证,可与麦冬、黄芪等配用。在外治方面,五味子与蔓荆子煎汤频洗,可治疗烂弦风眼。以五味子炒焦研末,敷治疮疡溃烂。近将本品作散剂内服,用于治疗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及慢性迁延性肝炎。煎服,3~9g;研末服,2~3g。凡肺有实热及胃酸过多者,当忌用。入滋补药多蜜炙用,入止嗽药多生用。
实验研究: 五味子果皮和成熟的种皮中所含有效成分为多种木脂体类化合物: 五味子素(即五味子醇甲)和它的类似物α-、β-、γ-、δ-、ε-五味子素、伪-γ-五味子素、去氧五味子素(又名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醇、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及乙等。果实和果皮还含挥发油,油中含多量倍半蒈烯、β2-甜没药烯、β-花柏烯和α-衣兰烯;另含酚类化合物、有机酸、维生素、脂肪和糖类。有机酸中主含柠檬酸、苹果酸,还有酒石酸、琥珀酸和微量草酸。
华中五味子的果实含去氧五味子素、五味子酯甲及乙和华中五味子酯C、D、E、右旋表白松香素等。
五味子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多有兴奋作用,能改善人的智力活动,提高工作效率。五味子果仁醇提取物有镇静作用,对咖啡碱、戊四氮、烟碱引起的惊厥有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五味子醇乙和γ- 五味子素也有镇静作用,醇乙的作用较强,持续时间也较长。动物试验还证明醇乙和γ-五味子素有镇痛解热作用。
北五味子与人参相似,具有“适应原”样作用,虽较人参、刺五加的作用弱,但毒性也较轻,能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在适当剂量时能延长大鼠的游泳时间。
动物试验表明,五味子及其某些成分对化学毒物引起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光学及电子显微镜检查,病理变化较对照组轻,此保护作用可能与促进肝脏合成代谢,如蛋白质合成及糖原生成有关; 它是肝药酶,即肝微粒体P-450的诱导剂(苯巴比妥型),因而增强了肝脏的解毒功能; 它还能使升高的谷-丙转氨酶有明显的降低。临床上对各型传染性肝炎近期降酶的总有效率达84%以上,下降至正常者为75%左右,炒熟五味子粉或蜜丸疗效高而水煎剂、生五味子粉疗效差,这是因为降酶的有效成分木脂素类不溶于水之故,五味子制剂治疗肝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远期疗效不理想和转氨酶的“反跳” (复发率在50%左右),有人提出“降酶”不一定有利于肝病的恢复,因五味子可能只是一种肝脏谷-丙转氨酶的可逆性抑制剂; 而且由于其皮质激素样作用,影响肝细胞膜通透性,因而减少了谷-丙酶进入血流,这些尚待进一步研究。
动物试验还证明γ-五味子素可使胆汁分泌增加,胃液分泌抑制,胃液总酸度降低,γ-五味子素和醇乙并可抑制胃运动,对应激性溃疡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粗制剂肌肉注射可加强在位子宫节律性收缩。
关于华中五味子,动物试验证明,五味子酯甲、乙和华中五味子酯C及D可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肝细胞谷丙转氨酶活力也降低,对四氯化碳或硫代乙酰胺引起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酯甲也有降低作用。

☚ 浮小麦   碧桃干 ☛

五味子

五味子

本品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果实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果皮红褐色或紫红色,皱缩成折。肉质有油性。破开后有种子1~2粒,肾脏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内有白色含油的种仁。无臭,味酸微辛。
五味子为太阴人药。功能为健肺直肺、安神、生津敛汗。主要用于太阴人咳嗽、口渴多汗、心悸、失眠、多梦。本品具有健肺之功,常配麻黄、款冬花、麦门冬、杏仁、升麻、桔梗等治疗太阴人伤寒头痛喘促证,如《东医四象新编》麻黄金水汤。本品又具有生津敛汗之功,常配麦门冬,以生津敛汗、清热解暑,治疗心悸、失眠、多梦,如《东医寿世保元》麦门冬远志散,用本品2.5g、麦门冬15g、远志、石菖蒲各5g、以清心、安神安意。常用量5~15g。

☚ 使君子   紫菀 ☛

五味子

五味子

蒙古名乌拉勒吉𠯫纳, 达德日格。 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 (Schisandra chinensis Baill)、或华中五味子 (Sha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 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蒸干后除去果柄及杂质。
本品味甘、酸,性燥、轻、坚、濇、平。有止吐、泻,开胃,平喘之功效。用于
❶胃火衰败,因腑寒而食物不消,久泻不止,嗳气,肠鸣等:与肉桂、葫芦、车前子等配伍,作为九味五味子散之主药。
❷希拉侵及腑器所致的热性泄泻:与茯苓、车前子、翠雀花等配伍,作为七味五味子散之主药。
❸肺痼疾、气喘,呕吐等:与杜鹃叶、肉桂、豆蔻、荜拨等配伍,制成加味杜鹃叶七味散用。

☚ 止泻药物   橡子 ☛

五味子

五味子达周

本品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或红花五味子Schisandra rubiflora(Franch.)Rehd.et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
味甘、酸,性平。功能健胃,镇呕,止泻。主要用于泄泻,消化不良,咳嗽气逆,呕吐。本品与鹫粪配伍,制成止泻散,主治寒性泄泻。本品与石榴子、肉桂、荜茇等配伍,制成九味五味子丸,主治腹胀,肠鸣,腹泻。本品与莎木面、车前子、螃蟹甲等配伍,制成七味五味子散,主治腹泻。

☚ 肉托果   莎木面 ☛

五味子wu wei zi

【医学】fruit of Chinese magnoliavine

五味子

fruit of Chinese magnoliavin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2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