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十四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宝卷。古代民间讲唱文学。佚名氏著。成书年代不详。是书叙王家儿女对父母行孝的故事。行孝是百善之首,王家儿女行孝道,感动了皇帝,并授予行孝人做官。行孝也感动了万物生灵,各类生灵都用自己的行动,支持行孝者的行孝行为。未见诸家书目收录。今有清末抄本行世。 ☚ 一餐饭宝卷 二堂释放宝卷 ☛ 二十四孝 民间流传的、宣传封建孝道的一组伦理故事,最初由元代郭居敬辑为《二十四孝》一书,用以训教蒙童,因而广泛传播,影响也很大。“二十四孝”的细目为:1、虞舜孝感动天;2、老莱子戏彩娱亲;3、剡子鹿乳奉亲;4、仲由为亲负米;5、曾参啮指心痛;6、闵损单衣顺母;7、刘恒亲尝汤药;8、蔡顺拾葚供亲;9、郭巨为母埋儿;10、董永卖身葬父;11、丁兰刻木事亲;12、姜诗涌泉跃鲤;13、陆绩怀桔遗亲;14、黄香扇枕温衾;15、江革行佣供母;16、王裒闻雷泣墓;17、孟宗哭竹生笋;18、王祥卧冰求鲤;19、杨香扼虎救父;20、吴猛恣蚊饱血;21、庾黔娄尝粪心忧;22、唐夫人乳姑不怠;23、黄庭坚亲涤溺器;24、朱寿昌弃官寻母。二十四则故事中,以孝子自我牺牲而实现孝行的情况占有突出位置,充满了道德上的自相矛盾。鲁迅曾嘲讽地揭露说:“(看了郭巨埋儿的故事)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 二十四孝封建社会流传的二十四个所谓孝子的故事。旧有《二十四孝》一书,无撰人姓名,集虞舜、汉文帝、曾参、闵损、仲由、董永、郯子、江革、陆绩、唐夫人、吴猛、王祥、郭巨、杨香、朱寿昌、庾黔娄、老菜子、蔡顺、黄香、姜诗、王褒、丁兰、孟宗、黄庭坚等二十四人的“孝行”故事编成,有人说是元郭守敬弟弟郭守正所编。元张宪《玉笥集》五有《题王克孝二十四孝图诗》,以后,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图诗》、《女二十四孝图》等,流传甚广。 二十四孝èr shí sì xiào一部宣扬封建愚孝的书。集录从古代到宋代二十四人所谓尽孝的事迹(多出自编造)。编者说法不一,成书约在元代:(凤姐道)“那~上‘斑衣戏彩’,他们不能来戏彩,引老祖宗笑一笑,我这里好容易引的老祖宗笑了一笑。”(五四·1269) 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书名。著者、年代均不详。中国封建时代流传极广的宣传封建“孝道”的启蒙读物。书中收集虞舜、汉文帝、曾参、闵损、仲由、董永、郯子、江革、陆绩、唐夫人、吴猛、王祥、郭巨、杨香、朱寿昌、庾黔娄、老莱子、蔡顺、黄香、姜诗、王褒、丁兰、孟宗、黄庭坚等24人的孝行,要求人们仿效。但是这些孝行本身就是不尽人情的,如“郭巨埋儿”,“丁兰割肉”,“卧冰求鲤”,“老莱子娱亲”,无一不是行孝者对自身心理、肉体的摧残,乃至几近谋杀。这些荒谬绝伦的“孝行”说明,儒学中的“孝”发展到封建社会的后期,已经失去了最初的合理性,完全成了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理论工具,充满了愚昧性、野蛮性和残酷性。 ☚ 孝经 诫子诗 ☛ 二十四孝书名。元人郭居敬集。先后有人为之序诗、作图,刊行多种版本。该书为民间流传甚广的童蒙读物。内容为自上古至唐宋二十四个孝亲故事。它们是“孝感动天”(虞舜)、“戏采娱亲”(老莱子)、“鹿乳奉亲”(剡子)、“为亲负米”(子路)、“啮指心痛”(曾参)、“单衣顺母”(闵损)、“亲尝汤药(刘恒)、“拾葚供亲”(蔡顺)、 “为母埋儿”(郭巨)、 “卖身祭父”(董永)、 “刻木事亲”(丁兰)、 “涌泉跃鲤”(姜诗)、“怀桔遗亲”(陆绩)、 “扇枕温衾”(黄香)、“行佣供母”(江革)、“闻雷泣墓”(王裒)、 “哭竹生笋”(孟宗)、 “卧冰求鲤”(王祥)、 “扼虎救父”(杨香)、“恣蚊饱血”(吴猛)、“尝粪心忧”(庾趻娄)、“乳姑不台”(唐夫人)、“亲涤溺器”(黄庭坚)、“弃官寻母”(朱寿昌)。其中虽不乏过时的、落后的、乃至不合情理的东西,但作为孝亲的精神还是可借鉴的。另外如“为亲负米”、“亲尝汤药”、“亲涤溺器”等,作为孝亲之情,也是应该学习和提倡的。 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书名,无撰者。记载古代二十四名尽孝的典型人物。该书收录了虞舜孝感动天,曾参啮指心痛,闵损单衣顺母,老莱子戏彩娱亲,郯子鹿乳奉亲,姜诗湧泉跃鲤,仲由为亲负米,董永卖身葬父,丁兰刻木事亲,郭巨为母卖儿,蔡顺拾椹供亲,陆绩怀桔遗亲,江革行佣供母,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王褒闻雷泣墓,杨香扼虎救父,汉文帝亲尝汤药,王祥卧冰求鲤,唐夫人乳姑不怠,庾黔类尝粪忧心,黄庭坚滌亲溺器,吴猛恣蚊饱血,朱寿昌弃官寻母二十四人的孝行事迹,汇编成故事集,其中包含有大量“愚孝”的内容。有人说该书为元朝郭守敬之弟郭守正所编。 ☚ 牝鸡司晨 吕氏乡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