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事后审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事后审计shì hòu shěn jìпослéдующий аудзия

事后审计

“事前审计”的对称。指在经济业务完成以后,对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的正确性、经济活动的有效性、财经法纪的贯彻执行情况和计划(预算)的完成情况等进行审计。对于研究和分析被审单位差错和弊端产生的原因,明确有关人员的责任,促进改进工作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事后审计

事后审计

是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在其经济活动过程中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已经发生和已经完毕的经济业务,按时序划分所实施的一种事后审计监督。当某项经济业务结束之后,或某一会计期间之后,对其经营目标、预算执行、管理状况及重大决策的行为结果进行审计,对经济活动所反映在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等方面的真实、合法、效益性,予以考核、分析与评价,借以总结成绩,揭露矛盾,总结教训,明确经济责任,以利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我国当前审计机构所进行的审计监督,基本上属于事后审计。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是对政府各部门和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结束后进行审计; 二是对各企业包括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以及基建、安装、外资等财务收支或经济活动结束后进行审计。事后审计因一般是在结账期后进行的,由于资料齐全,能够较为全面地、系统地查明已发生的经济活动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监督效果较好。对揭露问题,纠正差错,明确经济责任,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能发挥较好的审计监督作用。但由于是一种事后审计,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被动性质,是其不足之处。

☚ 事前审计   事中审计 ☛
事后审计

事后审计

“事前审计”的对称。审计的一种。指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经营活动终了后所进行的各项审计。其内容仅限于经营者的过去行动,不检查经营者对将来的判断或预测,也不包括经营计划的检查等。事后审计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但随时间的推移,每一次事后审议,往往是后来事件的事前审议,因其对未来事件有借鉴作用。

☚ 事前审计   外部审计 ☛
事后审计

事后审计post-audit

与事前审计(pre-audit)相对立的概念,事前审计就是在企业开始经营活动以前检查其经营计划是否妥当,目的在于事前防止出现缺点和毛病,防患于未然。在一项投资方案实施以后的事后审计是对该方案所进行的重新评估过程,是资本预算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它包括:
❶对投资方案的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进行比较;
❷说明实际存在的偏差。
事后审计有助于改进预测和提高绩效水平。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而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❶要考虑到每一项现金流量预测中都存在不确定性,因而投资项目的某一部分发生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❷投资项目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其原因可能是管理者对结果无法控制和难以预料,1970年发生的石油危机就是一例。
❸一项投资的具体经营成果常常和其他项目的结果混在一起,并难以区分。

☚ 高登增长模型   价值链 ☛
事后审计

事后审计

在被审单位经济业务结束之后,对其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经营管理活动及其有关反映资料进行的审核、稽查。其目的是评价已经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鉴证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公允性; 分析各种错弊的原因,确认或解除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提出纠正错弊、提高经济效益的意见和建议。事后审计是已为大家公认的一种审计,它具有审计监督、审计公证和审计评价职能。

☚ 事中审计   预告审计 ☛

事后审计

postaudit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