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九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九品

九品

古代官吏的等级。始于魏晋时,从第一品到第九品,自上而下共分九等。南北朝沿用,唯梁官秩定为十八班,十八班之外又有七班,以班多者为贵,与九品之制并行。北魏时每品有正从之分,正四品以下每品又各分上下阶,共为三十等。北齐隋唐沿之。后周官分九命,其意也类似九品。

☚ 男   开府 ☛

九品

(一) 官名九卿《国语·周语》:“外官不过九品。”韦昭注:“九品,九卿。” (二) 古代官吏的九个等级。周代官有九等之命,魏晋始立九品之制。从第一品到第九品,(三) 魏晋南北朝士人的品第。《汉书·古今人表》列古今人物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 中上、中中、中下; 下上、下中、下下。三国魏司空陈群始立九品之制,在郡县设中正评定人才高下,分为九等,本为军事时期的临时措施,到晋、南北朝时,中正一职多由地方豪族担当,故晋刘毅说:“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参阅《宋书·恩倖传论》,参见 【九品中正】。

九品jiǔ pǐn

〖名词〗
九卿。古时中央政府的九个高级官职(1)。《襄王不许请隧》: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足以供给神祇而已。——内宫只有九嫔,外宫只有九品,足够用来供奉祭祀神灵罢了。

九品

九品

初为9卿的代称。魏晋以后成为历代官吏阶级的名称。即一品至九品,又有正从上下之分。《魏书·官氏志》: “太和中高祖诏群僚议定百官,著于令,今列于左(下),勋品、流外位卑而不载矣。太师、太傅、太保,右 (上) 3师: 大司马、大将军,右 (上) 第一品上。太尉、司徒、司空,右 (上) 3公; 右 (上) 第一品中。仪同三司、都督中外诸军事、特进、诸开府、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右 (上) 3将军,右 (上) 第一品下。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右 (上) 东宫3师; 尚书令、都督府州诸军事,右 (上) 从第一品上。4征 (将军)、左右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中书监,右 (上) 从第一品中。4镇 (将军)、吏部尚书、太常、光禄勋、卫尉,右 (上) 3卿; 中军将军、镇军将军、抚军将军,右 (上) 3将军; 金紫光禄大夫,右 (上) 第一品下。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右 (上) 东宫3少; 中侍中、都督3州诸军事、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右 (上) 6卿;领军将军、护军将军,右 (上) 第二品上。列曹尚书、中书令、领军、护军、司州刺史,右 (上) 第二品中。4安 (将军加大者)、凡将军 (三品已下、五品已上加大者)、太子左右詹事、散骑常侍,右 (上) 第二品下。前后左右 (4) 将军、4平 (将军,加大者)、大长秋卿、左卫将军,右 (上) 从第二品上。秘书监、光禄大夫,右(上) 从第二品中。武卫将军、都督一州诸军事、将作大匠、右卫将军,右 (上) 从第二品下。驸马、诸王师、太子左右卫率、御史中尉、中常侍、征虏将军、辅国将军、龙骧将军、司卫监、中尹、少卿、光爵、代尹,右(上) 第三品上。给事黄门侍郎、太子中庶子、南北东西(4) 中郎将、护匈奴羌戎夷蛮越 (诸) 中郎将,右 (上)第三品中。通直散骑常侍、城门校尉、羽林中郎将、太中大夫、护羌戎夷蛮越 (诸) 校尉,右 (上) 第三品下。员外散骑常侍、骁骑将军、太子家令、太子率更令、太子仆、太子庶子、给事中、前后左右 (4) 军将军、中大夫、秘书令、给事,右 (上) 从第三品上。中给事、射声校尉、越骑校尉、屯骑校尉、步兵校尉、长水校尉、监军,右 (上)从第三品中。(镇远、安远、建远、建中、建节、立义、立忠、立节、恢武、勇武、曜武、昭武、显武、直閤诸将军),右 (上)从第三品下。国子祭酒、下大夫、公府长史、尚书左丞、太子三校、散骑侍郎、中书侍郎、中谒者大夫、中散大夫、(中坚、中壘、宁朔、扬威4将军),右 (上) 第四品上。公府司马、尚书右丞、司马别驾、太子中舍人、中黄门令、内署令、都水使者、符节令、通直散侍郎、(建威、振威、奋威三将军),右 (上) 第四品中。谏议大夫、秘书丞、(建武、振武、奋武、扬武、广武、广威六将军),右 (上) 第四品下。元士、公府谘议参军、诸开府长史、尚书吏部郎中、太子洗马、武骑侍郎、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骑都尉、羽林中郎、中散庶长、谒者仆射、羽林郎将、高车羽林郎将、冗从仆射,右 (上) 从第四品上。诸开府司马、司州功曹都官、五局司直、司败、诸局校尉、符玺郎中,右 (上) 从第四品中。诸王友、员外散骑侍郎、太子门大夫、协律中郎、(戟楯虎贲、募蜗虎贲、高车虎贲、左右积弩射、强弩5将军),右 (上) 从第四品下。中军镇军抚军 (3军) 长史、(鹰扬、折冲、宁远、扬烈4将军),诸开府谘议参军、秘书著作郎、治书侍御史、中谒者仆射、中黄门冗从仆射、侍御中散、(中军、镇军、抚军3司马),公府从事中郎、尚书郎中、(伏波、陵江、平漠3将军),太子食官令、太子中盾,右 (上)第五品上。中书议郎、诸开府从事中郎、公府正参军、公府主簿、(廷尉正、监、评),太子舍人、司州主簿、中黄门、(轻车、威远、虎威3将军),中散、殿中将军、散臣监、太子仓令,右 (上) 第五品中。皇宗博士、(归、率、顺3义侯),朝服侯、太常丞,右 (上) 第五品下。秘书郎、国子博士、太学祭酒、秘书著作佐郎、武式将军、虎贲司马、虎贲郎将、方舞郎庶长、宿卫将军、掖庭监、典客监、典仪监、协律郎、太祝令,在(上) 从第五品上。太子厩长、诸局监、尚书郎、侍御史、殿中御史、京邑市令、(典牧、水衡、司盐、司竹、崇虚5都尉),列卿丞、詹事丞、代尹丞、小黄门、谒者、员外将军、散员大夫、太乐祭酒、门下录事、奉乘郎、羽林郎,右 (上) 从第五品中。(附义、归义、率义、顺义4中郎将),(戟楯、募员、高车3虎贲司马),戟楯、募员、高车3虎贲将),尝药监、中谒者、宫门司马、宗圣士、诸开府正参军、诸门府主簿、辨章郎、太宰令、廪牺令、殿中监、翼驭郎、高车羽林郎、瞻人郎、方者郎,右(上)从第五品下。公府行参军、(宣威、明威、襄武、厉威4将军),(中军、抚军、镇军正参军),中书郎、詹事五官、(门下中书、门下通事2舍人),司州司事、司州从事、代郡功曹主簿,右 (上)第六品上。(太学、太史、律、礼官4博士),公府记室督、(威烈、威寇、威虏、威戎、威武5将军),右 (上) 第六品中。散骑、奉朝请、(武烈、武毅、武奋3将军),太乐博士、河隄谒者,右 (上) 第六品下。诸开府行参军、散员士、中书舍人、(领、护2卫主簿),主事郎、詹事主簿、集书舍人、(中军、镇军、抚军行参军),(领、护功曹掾,领、护5官),散臣中校、宿卫统、太子常从虎贲都、侍干、寺人、阍人、掌玺郎、太子守舍人、(掌服、掌筵、虎贲3郎),诸开府掾属、(集、秘2书校书郎),秘书钟律郎,右 (上) 从第六品上。监淮海津都尉、诸局中校尉、方舞郎、诸宫门仆、诸开府记事督、司马督、千人督、校尉,右 (上) 从第六品中。(戟楯、募员、高车3虎贲),治礼郎、狱丞,右 (上) 从六品下。公府舍人、太子主书舍人、太子主衣舍人、都令史、(主书、门下2令史),(太子左、右卫率主簿),司事郎、司州录事、代郡通事、御属、(绥远、绥虏、绥边3将军),右 (上)第七品上。国子学生、(讨寇、讨虏、讨难、讨夷4将军),右 (上) 第七品中。秘书舍人、符史郎、(荡寇、荡虏、荡难、荡逆4将军),太庙门仆,右 (上) 第七品下。诸门府舍人、(秘、主、集3书令史),起居注令史、直事郎、司州本曹、散臣都事、宿卫幢将,右 (上)从第七品上。祝史、太常斋郎、王家尉、公主家令,右(上) 从第七品中。诸局都事、狱掾、太学典录、太史博士、太仆博士、太医博士、太常日者、扶令、太乐典录,右 (上)从第七品下。(公府、太子典书、太子典衣、司事4令史),诸局通事、(殄寇、殄虏、殄难、殄夷4将军),右 (上) 第八品上。太学助教、(扫寇、扫虏、扫难、扫逆4将军),右 (上) 第八品中。(厉武、厉锋、虎牙、虎奋4将军),右 (上) 第八品下。直书令史、宿卫军司马、诸局省事、尚书记室令史,右 (上) 从八品上。尚书算生、典客舍人、符券吏、公府閤下令史,右(上) 从第八品中。诸寺算生、诸局书令史、虎贲军书令史、乘传使者,右 (上) 从第八品下。诸开府令史、宿卫军吏、诸局书吏、书干、主书干、典书干、(广野、横野、偏、裨4将军),右 (上) 第九品上。祀官斋郎、典客参军、(大医、太史助教),右 (上) 第九品中。白衣臣,右(上)第九品下。统史、中校尉,右 (上)从第九品上。方驿博士,右(上)从第九品中。八书吏、王家吏,右(上)从第九品下。”

☚ 九卿   九嫔 ☛

九品

古代官职的品级。魏晋始立九品官阶;自北魏起,每品分正、从,四品以下每品正、从又各分上、下阶,凡三十等;唐宋武职三品以下分上下,文职同北魏。隋及元、明、清仅分正、从,十八等。如清代知府为从四品,知县为正七品。

九品jiu pin

❶【历史】nine grades of official rank in dynastic China
❷(of an official) ninth grade

九品jǐu pǐn

1、九卿的别称。《国语·周语中》:"内官不过九卿,外官不过九品。"韦昭注:"九品,九卿。" 2、官阶等级。《汉书·古今人表》把官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之后,三国魏司空陈群又把官职分为九个等级,称为九品,最高的为一品,最低的为九品。黄钺大将军、三公、诸国王、公、侯、伯、子、男、大丞相为一品;四征将军、四镇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大将军为二品;兰台谒者、都水使者、书令史、县令县长等为九品。北魏又把每品分为正、从二等,自四品至九品,正、从又分为上、下两阶。唐宋两朝文职官阶与北魏同,武职自三品起分上下阶。元明清只有正从而无上下阶,文武职一样。 3、魏晋南北朝时士族内部的等级,又称乡品。

九品

❶古时九卿。

❷古代官职的九个等级。周代官爵有九命。

❸人物九等。《汉书·古今人表》把历史人物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三国魏有九品中正制。

九品

古代官吏的等级。西汉起以俸禄之多寡作为官吏的等级,有中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千石、比千石直至百石等十六级。东汉时有所增减。丞相、三公、将军等不在此例。年老致仕者终身食其俸禄的三分之一。三国魏时始定九品官阶,以丞相、三公、假黄钺大将军为一品,诸大将军为二品,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为三品、太守为五品、县令为七品等。南朝梁又分九品为十八班,北魏则于各品中分正、从两级,自第四品起,正及从各有上、下二等,武职则自第三品起分上、下两等。唐沿袭。隋及元、明、清保留正、从,无上、下等,文武并用。历代各种官员品次升降变化甚大,此不详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