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牢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牢骚;怨言láosāo yuànyán

【同】 都可以用作名词;都指带有不满情绪的话。
【异】 “牢骚”着重指在交谈中发泄出来的烦闷不满的情绪;既可用于大事,例如:对国家的看法,也可用于小事,例如:对个人处境不如意的意见;多用于口语;可构成惯用语“发牢骚”。除作名词外,还可用作动词,表示抱怨,说不满的话的意思,并可作带补谓语,例如:“为这件事,他牢骚了一整天”;“怨言”没有动词用法。[例]高尔基《时钟》:“您的~所能给您的唯一东西只是精神贫乏者的怜悯和施舍。”“怨言”着重指通过言语表达出抱怨之意;多指对别人或对环境不满意;多用于书面语;没有构词能力。只能作名词。[例]巴尔扎克《守财奴》:“她没有一句~地死了,像洁白的羔羊一般上了天。”

牢骚láosāo

❶抱怨、不满的情绪
 △ 发~。
【同】怨言
❷说抱怨不满的话
 △ ~起来没完没了。
【同】埋怨

牢骚láosāo

❶ 〈名〉烦躁不满的情绪:发牢骚│牢骚满腹。
❷ 〈动〉说不满的话:为一点儿小事,牢骚起来没完。

牢骚

(láo·sāo)
❶ <名>烦闷不满的情绪。
❷ <动>烦闷不满;抱怨。“骚”在这个词里作词根,体现它原本的语素意义,应读本音sāo,不宜读轻声。

牢骚laosao

❶烦闷不满的情绪:有意见就直接提出来,别总是发~|他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正满肚子~。
❷发泄不满的情绪;说抱怨的话:你嘀嘀咕咕,在~什么呢? |你~了半天,也不解决问题。

牢骚láo sāo

❶名词。烦闷或不满的情绪,用于贬义。
【例】政府说“上了课才给钱”,他才略恨他们的类乎用果子耍猴子;一个大教育家说道“教员一手挟书包一手要钱不高尚”,他才对于他的太太正式的发牢骚了。(鲁迅《端午节》)
❷ 动词。说抱怨的话,发泄不满情绪,用于贬义。
【例】 可他从来没有说过一句牢骚话,没皱过一次眉头。(《当代工人》1986年第1期26页)

牢骚

(同)怨言 抱怨

牢骚láo sāo

〖名词〗
抑郁不得志的感情(1)。《徐文长传》: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也。——古今的读书人,抑郁不得志,穷困苦难还没有像先生这样的。

说闲话

说闲话

捏舌
讲闲话、空话:闲打牙 闲啧牙闲嗑牙
好说闲话、搬弄是非:长舌
好讲闲话:多言
弄舌,好说闲话:捻舌
说不满的话:牢骚
说些无关紧要的闲话:扯闲呱淡
(从旁说讽刺或不满的话:说闲话)

☚ 说不好的话   说多余的话 ☛

嫉妒的话

嫉妒的话

妒口 妒口
泄气的话:懈话
不满意的话:余论 野唱 闲言(~泼语)二话 闲话 言语
 闲话、坏话:三长四短
 抑郁不满的言语:牢骚
 在背后议论的不满意的话:闲言闲语 闲言淡语 闲言冷语 闲言散言 闲言碎语 闲言杂语 散言碎语 捎言杂语
埋怨的话:怨言 望言
 责问、埋怨的话:讯语
气愤或不满的话:烦言
愤怒的话:忿言

☚ 带有情绪的话   某种程度的话 ☛

不满

不满

觖(觖望) 嫌(~于怀)
不满意:憾(~事) 不美 未惬 不逞
对人或事不满:皱眉蹙眼
不满或抵触的情绪:反感
抑郁不满的情绪:牢骚(发~)
彼此不满:相怨
自己不满自己:自嫌
因意见不和而不满:犯心 闹意见
职位低微俸禄少的官吏的不满:抱关之怨
为害作恶严重,引起普遍不满和愤怒:天怒人怨
愤慨,不满:不平 不忿
怨恨不满:怨嫌 怨怼 感恨
不能使人满意:不强人意
不完全使人满意:不尽人意
民众普遍不满:怨声载道 怨声载路 怨声载途 怨声满道 怨声盈路 载途怨 载道怨声 怨载道
人民怨声载道:民怨载途 民怨盈途 民怨盈涂
极为不满:大为不满
(不满意;不高兴:不满)

另见:不快 不合意 厌烦 抱怨 ︱满意

☚ 不满   表示不满 ☛
牢骚

牢骚

人们发泄不满的一种情绪表现。牢骚有的编成笑话、顺口溜和民谣,也有的采取讽刺、谩骂的形式,这是一种潜意识舆论。多数人的共同牢骚往往是在对现存的、不合理的状况的感受中产生的。由于种种复杂的社会原因,社会牢骚的产生可能和社会不良倾向的存在和压抑力量的存在有关,也可能与人们的期望值过高联系在一起。人们对自身或社会的期望一旦没有实现,便会产生失望和不满情绪。社会牢骚是人们面对现实问题而产生的一种不平衡心态。由于很多牢骚都是对现存的不合理状况的感受,因而不能把牢骚都看作是消极的,有时它能引起社会的注意,触发社会调节机制,成为改进某些社会不良现象的动力。牢骚对于抑制歪风邪气和消除不合理现象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一般群众生活中,有一定合理内容的牢骚的批评作用有时大于报刊批评。

☚ 社会主义讲习会   言官 ☛

牢骚

grievance;resentment;complaint

牢骚

grievance;complaint;discontent
~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诗《和柳亚子先生》) Beware of heart break with grievance overfull,Range far your eye over long vistas. (Mao Zedong’s poem Reply to Mr.Liu Yazi)/他老发~。He’s always grumbling./~满腹full of grievances; a bellyful of complaints

牢骚complaint

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指个体内在需求未能得到满足时的一种外在宣泄。马斯洛认为,“牢骚的水平就是一个人的需要的水平,也可用来表示他的动机的层次”。其主要特点: (1)针对性,即针对个人、群体、现实、社会、国家的某些事件而发; (2)现实性,即绝大多数的牢骚均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人们对某种现象看不惯或反感而发; (3)煽动性,即发牢骚的目的就要引起人们关注、共鸣,得到人们的赞同、支持和传播,故易产生从众效应; (4)片面性,即牢骚往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抓住一面不顾全面,有失真的可能; (5)宣泄性,即通过发牢骚宣泄一下对某种事物的不满,发完牢骚感到快活; (6)层次性,即牢骚有不同的层次或水平。马斯洛认为,“一个没有牢骚的社会是十分低级的社会,一个没有牢骚的民族是一个昏睡的民族;没有社会大众的积极向上的牢骚,便没有社会的进步”。从一定意义上讲,牢骚是一种民意,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应搜集、研究和分析牢骚的实质、根源和群众的基础,积极提出应对的举措。

牢骚

牢骚complaint

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指个体内在需求未能得到满足时的一种外在宣泄。马斯洛认为,“牢骚的水平就是一个人的需要的水平,也可用来表示他的动机的层次”。其主要特点:(1)针对性,即针对个人、群体、现实、社会、国家的某些事件而发。(2)现实性,即绝大多数的牢骚均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人们对某种现象看不惯或反感而发。(3)煽动性,即发牢骚的目的就要引起人们关注、共鸣,得到人们的赞同、支持和传播,故易产生从众效应。(4)片面性,即牢骚往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抓住一面不顾全面,有夸大、渲染。(5)宣泄性,即通过发牢骚宣泄一下对某种事物的不满,发完牢骚感到快活。(6)层次性,即牢骚有不同的层次或水平。马斯洛认为,“一个没有牢骚的社会是十分低级的社会,一个没有牢骚的民族是一个昏睡的民族;没有社会大众的积极向上的牢骚,便没有社会的进步”。从一定意义上讲,牢骚是一种民意,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应搜集、研究和分析牢骚的实质、根源和群众的基础,积极提出应对的举措。

☚ 拉斯韦尔公式   老年犯罪心理 ☛
0000140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4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