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九六公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九六公债北洋政府为偿还内外短期债款而发行的公债。1922年2月开办,分银元和日金两部分,银元部分5639.13万元,日金部分3960.87万元,共计9600万元。债券分为10元、100元、1000元3种,年息8厘,9折发行,本息从1923年1月至1929年1月分13期全部还清。以盐税作担保。由于旧债多,每百元旧债权实际得不到53元。发行后,日金债券曾付息9期,还本3次;银债券仅付息1期。 九六公债 九六公债亦称“偿还内外短债八厘债券”。北洋政府发行的一种公债。1922年1月,北洋政府以偿还内外短期债款为名发行,分银元和日金两部分:银元56391300元,日金39600700元,合计9600万元,故称“九六公债”。九六公债年息8厘,九折发行,定期七年,以盐税和关税收入中扣除偿付外债及盐务、海关经费后的余款作担保。发行后,日金债券曾付息九期,还本三次;银元债券仅付息一期。 ☚ 民国十四年八厘公债 偿还内外短债八厘债券 ☛ 九六公债 九六公债“偿还内外短债八厘债券”的别称。北洋军阀政府为清偿内外短期债务而发行的公债。发行额9600万元,故名。1918年以后,关税收入增加,过去以盐税为担保的外债,多转以关税偿还,盐余因此增加。北洋军阀政府以增加的盐余为担保向内外各银行大借短期债款,而各银行也贪图短贷厚利,争相贷放,结果使盐余短债累计达9600万元,超过盐余承受力数倍。初时,政府尚可分别债款先后,偿还本息,但后来政府又将盐余移充军政急需,置盐余短期债款于不理,致使有盐余债权的各银行联合向政府要求清偿。1922年1月,北洋军阀政府不得不以盐余和关税切实值百抽五后所增关余作担保,借新债9600万元,将过去未偿的盐余短债转为长期债款。“九六公债”分银元56391300元和日金39608700元两部分,九折发行,年息8厘,规定自1923年1月至1929年1月分13期全数还清本息。但此项公债实际发行56391300元,内债方面还扣拨1000多万银元充军政等费,余数抵旧债,因此旧债多而新债少,每100元旧债券实得不到53元新债券。另在发行后,日金部分由日本正金银行坐扣盐余、关余,而银元部分则仅付息一期,导致公债市场极度混乱。 ☚ 二四库券 西原借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