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乳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乳癌

病名。指以乳房部结块,质地坚硬,高低不平,病久肿块溃烂,脓血污秽恶臭,疼痛日增为主要表现,发生于乳房的癌病类疾病。

乳癌mastocarcinoma

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于40~60岁。早期表现为乳房内有一无痛而质硬的肿块,表面不平,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不易推动。肿块增大时,表面皮肤可呈橘皮样,乳头抬高并内陷,腋窝淋巴结肿大。晚期,癌肿侵及筋膜和胸肌,则难以推动。钼靶和干板X线检查对诊断有一定帮助,必要时可行活组织检查,治疗以早期手术为主,辅以放射、激素、化学药物和中药治疗。

乳癌rǔ’ái

病名, 以乳房部结块、质地坚硬、高低不平、病久肿块溃烂、脓血污秽恶臭、疼痛日增为主要表现, 发生于乳房的癌类疾病。

乳癌

乳癌

我国原属于乳癌低发病区,过去每年死于乳癌者约1~3人/10万人,患乳癌者约5~15人/10万人。近年来北京、上海、天津几个大城市的统计资料指出有明显上升趋势。妇女从30岁以后,乳癌的发病率递增,以40~60岁间最多,男性亦可发生,男女发病之比约为1:100。凡月经初潮较早和自然绝经较晚; 不育或首次分娩年龄大于28岁的妇女,乳癌发病率高。目前认为雌二醇和雌酮与乳癌发生关系较雌三醇明显。世界发病率以英国、荷兰、丹麦、新西兰、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中的妇女较高,菲律宾、日本、中国和委内瑞拉等国较低。在美洲和夏威夷的中国后裔乳癌发病率和白种人相近。说明环境因素有一定影响。有乳癌家族史者,其发病率较一般人高2~3倍。饮食内脂肪含量高者,乳癌发病率较高。胸部多次接受X线检查,累积量超过90rad的妇女,乳癌发病率增高。纤维囊性乳腺增生病发生乳癌的倾向性较一般人高4~8倍,而腺增生病较囊性病更易恶变。乳癌的自然病程平均为38~40个月,9~20%可生存5年。
分类 1978年全国乳癌会议确定将乳癌分成四个病理类型。
❶非浸润性癌(原位癌): 指癌细胞尚局限,导管基底膜未被浸透,有小叶原位癌,管内癌(实性、筛状、低乳头和管状型)或乳头状癌;
❷非特殊浸润性癌及其混合癌: 包括实性癌(单纯癌、硬癌和不典型髓样癌),腺癌和其它癌(多类脂质癌、梭形细胞弥漫性癌);
❸特殊浸润性癌: 包括囊内或导管内乳头状癌、粉刺癌、髓样癌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粘液腺癌、鳞状细胞癌、大汗腺样癌、导管癌和癌肉瘤。还有湿疹样癌;
❹特殊型为主的乳癌。上述不同病理类型的乳癌,有不同的肉眼形态,如硬癌的体积不大,色灰白,质硬韧,剖面内陷,并可见有灰白色条纹向周围组织内浸润。髓样癌体积较大,质软,多呈膨胀性生长,边界较清楚。粉刺癌的剖面可见无数黄白小点,如同粉刺样物质可被挤出。乳头状癌则在管腔或囊腔内有乳头状新生物长出。粘液癌剖面可见胶冻样物质,无包膜。乳癌一般生长较慢,约半数病例呈多中心生长,有时肿块是多个病灶连接而成。乳癌由单细胞繁殖,按倍增时间计算,生长到1cm时,需20~30次倍时间,约需5年之久。这样大的乳癌,约20%已有腋淋巴结转移。乳癌可沿导管或组织间隙浸润漫延,或循淋巴和血行播散。乳腺导管旁有淋巴管伴行,因此在肿瘤直径仅为2mm时即可能随淋巴转移。有时临床已发现广泛淋巴结转移,乳腺却未发现明显肿块。癌细胞可经淋巴或血行侵入肺,亦可经肋间静脉与脊椎静脉间交通支直接进入脊椎系统,致成脊椎骨转移。大多数转移形成广泛的多发病灶,较少见有孤立性病灶。晚期病例可在周身各器官出现广泛转移,伴有胸水或腹水症状。
临床表现 约有66~78%乳癌病人的首先症状是乳腺内无痛性肿块,多数为病人自己偶然发现。亦有少数因乳头溢液、乳腺胀痛、乳头湿疹或限局性水肿而就诊的。偶尔遇到首发症状来自转移病灶,如腋窝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或肺、骨、肝等处的转移症状。肿块最多见于外上象限(47~50%),次为乳腺中心部位(15~20%)和内上象限(12~15%)。位于乳腺下半部者较少。肿块质硬,边界不清楚,直径1cm以下的肿块临床上不易扪出,病变在乳腺内浸润可发生皮肤粘连、乳头内陷和变形,两侧乳房不对称,甚至局部皮肤红、硬和破溃。皮肤真皮内淋巴管受累时,淋巴回流障碍,引起乳房水肿和桔皮征。病变向深层浸润则使肿块与胸肌粘连或与胸壁固定。癌细胞在皮肤淋巴管内广泛播散时,可出现炎性癌的表现。腋淋巴结的转移最初是单个或散在的结节,以后则融合成块与液窝皮肤或深层组织固定。继之出现锁骨上淋巴结癌转移。内乳淋巴结转移不能触及,只有转移癌发展穿过肋间隙突出表面时才被发现。晚期因肺转移引起咳嗽,咳血,癌性胸腔积液引起的呼吸困难,骨转移引起疼痛和病理性骨折,肝转移引起的肝大、黄疸和恶液质等现象。由于各种类型乳癌的不同生物学特性,患者抗癌免疫力强弱的不同,二者之间存在着的动态抗衡关系,致使乳癌的临床表现过程个体间很不相同,有的病人病变进展迅速,几个月内即出现广泛转移,亦有病人未经治疗,数年后肿块仍局限,并未发生远处转移。但大多数情况界于二者之间。
检查与诊断 单靠临床触诊检查乳腺肿块,有一定误差率。近10年内早期乳癌病例所占百分数较前明显增多,可能与普及防癌知识,开展防癌普查,临床上开展乳腺X线摄片、热图相和超声断层等辅助诊断方法及采用针吸和活检等因素有关。但这些方法仍不够理想。妇女定期作自检乳腺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最好在月经后检查。检查方法是取坐位或立位,面对镜子观察两侧乳房或乳头是否对称,皮肤有无异常改变,举双手或双手插腰再观察两侧乳房有无改变。然后取卧位,用左手手指顺序轻扪右侧乳房各个部位,再换右手检查左乳,如发现有肿块或硬结时立即就医确诊。
乳腺X线摄片(包括X线软片,干板及钼靶等方法)诊断准确率可达85~90%。片上的特征表现为肿物阴影密度增高,肿块呈分叶状或边缘有毛刺样突起,肿块阴影比临床检查小2~3倍,肿块周围有一透亮环,肿块内有砂粒样或细微的钙化点,乳头内陷呈漏斗样,皮肤较正常增厚。热图象常用的有液晶热图象和红外线热图象,诊断符合率约80%以上。目前有应用红外线扫描甚至断层造影结合电子计算机进行分析,灵敏度较高。乳腺肿块活检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有针吸、切开或切除活检)。常用方法是在局部或其他麻醉下取标本作冰冻切片。诊断为恶性时即作根治手术。一般认为,活检对根治术后生存年限无甚影响。
临床分期 目前通用的是T、N、M、分期(见表)方案。T指原发肿瘤。T1为直径2cm或更小的肿瘤;皮肤未波及或Pager病的局部受限。T2为肿瘤直径2~5cm。T2为肿瘤直径超过5cm。T4为任何大小的瘤体,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皮肤浸润,溃破,桔皮征,皮肤水肿,胸肌或胸壁有浸润。N指区域淋巴结。N0为腋窝内未扪及肿大淋巴结。N1为可扪及肿大活动的淋巴结(N1a可能不是转移,N1b可能是转移)。N2为可扪及固定的淋巴结(可能转移)。N3为同侧锁骨上或下淋巴结有转移;上肢

乳腺癌分期

分期肿瘤大小(T)区域淋巴结(N)转移(M)

T1
T1~T2
T2
N0~N1a
N1b
N1a~N1b
M0
M0
M0
T3
T4
T1~T4
N1a~N1b
N0~N3
N2~N3
M0
M0
M0
T1~T4N0~N3M1
水肿。M指远处转移。M0为尚无远处转移。M1表示临床上和X线已证实远处转移,但不包括同侧腋淋巴结或锁骨下淋巴结的转移。
治疗 自1894年后,Halsted根治术一直是治疗乳癌的经典手术疗法。I期和II期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75~90%与35~50%。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术前已有隐性的远处癌细胞播散或转移,大多数在术后5年内,少数病例可在5~10年间或10年以后出现广泛转移灶。近30年来,有各种改良术式,证明都能控制局部病灶。大部分病人死亡原因是远处转移,其平均生存率仍在50%以下。目前,这种隐性转移癌还没有完善方法在术前能予检出,因而人们趋向于整体治疗观念,采用不同途径的辅助疗法(放疗,化疗,内分泌,免疫和中医中药),配合手术治疗,形成乳癌的综合疗法。
❶手术治疗: 适应于I、II期及部分III期的病人。凡III期晚或IV期、恶液质或伴有体内脏器严重疾患不宜施行手术。常用手术方法有根治术、改良根治术、扩大根治术及单纯乳房切除术,应依病变部位不同,病期早晚、病人全身情况及术后是否用放疗而定;
❷放射治疗: II、III期病例术后放疗有可能减低局部复发率。照射区域主要是锁骨上区,腋窝区及胸骨旁,3~4周间给予4000~5000rad。放射治疗用于治疗骨转移可使60~70%病例疼痛缓解;
❸化学疗法: 目的是控制体内的隐性转移癌或是治疗晚期乳癌。可在术前,术中或术后给药(单一给药或联合用药),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左旋苯丙氨酸氮芥、阿霉素、表阿霉素、5-Fu、MTX及秋水仙酰胺等。
❷激素治疗: 雄激素用于绝经前妇女,治疗内脏转移和骨转移,30~45%病例可缓解12~16个月。雌激素多用于绝经5年以上病例,缓解率30~50%。内分泌器官切除手术有卵巢切除术,双侧肾上腺切除术及垂体切除术,对激素依赖型晚期乳癌效果明显。乳癌的原发瘤或转移灶60%左右可测出雌激素受体。受体阳性者,内分泌治疗效果好,而且用抗雌激素药物苯甲啶 (Nafoxidin)和三苯氧胺(Tamoxifen)或氯菧酚胺(Chlormifen)治疗时,缓解率可达30%左右;
❺免疫治疗: 通常用左旋咪唑或BCG,增加身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❻中医中药: 辨证施治,以扶正为主。
采用综合治疗的目的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延长病人生存期。今后在大量病例中,有计划随机分组,对照比较可作出确切评价。另外,亦强调保护机体的抗癌调节机制,重视肿瘤与机体间抗衡关系。乳癌治疗的成功与否与治疗时机密切相关。目前我们对于乳癌的病因不很清楚,还谈不到有效的预防方法,早期发现非常重要。在妇女人群中,大力开展普查,加强防癌宣传教育,教会妇女长期坚持定期自查乳腺,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降低乳癌死亡率。
☚ 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叶状囊肉瘤 ☛

乳癌

cancer of the breast;breast cancer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