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与词的关系》
台湾学者李纯胜在其《汉魏南北朝乐府》(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10月初版,为王云五主编《人人文库》丛书之一种)一书中就汉魏南北朝乐府诗与词的关系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该书提出三点证剧:一、三国吴韦昭的鼓吹曲为填词的新声。作者依据萧涤非的论断列表比较了吴韦昭的十二首鼓吹铙歌十二曲与汉鼓吹曲、魏缪袭所改曲的关系,断定韦昭是用“依前曲,作新声”之法作曲,视之为填词先声并不为过。二、南朝的吴歌西曲影响词的内容。词的巧艳柔婉,清新妩媚,实受气于南朝乐府,尤其是描写男女悲欢离合的小词,与吴歌西曲逼视。此外,吴歌中隐字谐声的双关语的应用也为后世词作所模仿。三、梁陈隋的模拟乐府奠定词的刍形。梁陈之际的乐府都颇以“填词”为能事,除去平仄用韵不若后日的填词,字句、形式方面已完全成为填词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