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山诗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山诗话 中山诗话诗话著作。宋刘攽撰。刘攽(1023—1089)字贡父,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郡望中山。仁宗庆历六年(1046)进士。任州县地方官约二十年,欧阳修等荐为馆阁校勘。长于史学,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专任汉史部分。神宗熙宁中,同知太常礼院,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曹州。哲宗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召拜中书舍人。卒,弟子私谥公非先生。著有《东汉刊误》、《汉官仪》、《彭城集》等。《中山诗话》原题作《诗话》,后人亦称之为《刘贡父诗话》。全书一卷,六十七则,内容以记事为主。其诗学见解,强调“诗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或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世效古人平易句,而不得其意义,翻成鄙野可笑”。大抵偏重思想内蕴,而主张文词平易。刘攽是以博洽著称的史学家,性格又好诙谐,故书中亦表现出这样两个特点:一是多涉考证。如引刘道原语考“牙人”一词“本称互郎,主互市,唐人书‘互’为‘’,因讹为‘牙’”,不为无据。但书中考证也存在一些疏误,为后人讥议。二是多杂趣事。如记宫中畅宴,“优人有为义山(李商隐)者,衣服败敝,告人曰:‘我为诸馆职挦扯至此。’闻者欢笑”。对于西崑体“后进多窃义山语句”者,是一个辛辣的讽刺。但书中所记趣事间涉神异及与诗无关之事,不免芜杂。有《历代诗话》本。 ☚ 洛阳诗话 刘贡父诗话 ☛ 中山诗话 《中山诗话》 谓:“严维‘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为未善。 夕阳迟系花, 春水漫不须柳也。”夫柳塘之下, 自春水漫,何可瑕疵? 中山又谓杜少陵“萧条九州内,人少豺虎多。人少慎莫投,虎多信所过。饥有易子食,兽犹畏虞罗”。为含蓄深远。尽言若此,尚云含蓄邪? 《中山诗话》,《郡斋读书志》谓有三卷。曾辨其言萧何未尝椽功曹为误。今毛氏汲古阁刊本合为一,不识全否?惜无善本可正。 中山诗话又名《刘贡父诗话》。北宋人刘攽(1022—1088)撰。一卷,攽有《彭城集》已著录。此编约成于熙宁至元祐(1068—1086)间,原书卷数,称说不一,作一卷、二卷、三卷者均有之。只是文字详略有所差异,基本内容无别。今常见本均作一卷,约六十则。在宋人诗话中,此编继欧阳修《六一诗话》、司马光《温公续诗话》而出,不脱早期诗话“以资闲谈”旧轨。纪事为主,因作者以博洽滑稽著称,故杂以诙谐,又多涉考证,而于诗歌理论则较少涉及。纪事中偶有阐明观点处,亦极见深刻。引述有失审致误处,后人多有评击。有《百川学海》本,《莹雪轩丛书》本,《历代诗话》本。 中山诗话一卷。宋刘攽(详见《文选类林》)撰。是书为宋代诗话中年代较早的一部。当熙宁、元祐之间,刘攽兄弟以博洽名噪一时,然多吟咏而不甚著述。唯此论诗之语而独传。北宋诗话唯欧阳修、司马光及刘攽三家号为最古。此编较欧阳修、司马光二家虽似有所不及,然刘攽在元祐诸人之中,学问功底尤深。书以叙旧闻轶事为主,间有考证,或言及神异、诙谐,内容芜杂,其中有些甚至与诗歌并无关系,但亦为后人研究北宋诗坛状况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然其所提出的诗论见解不多,且不十分精辟,故其诗论影响不甚大。此集有汲古阁刊本、学汲古阁刊本,《百川学海》本、《津逮秘书》本明刊本、《四库全书》本、《历代诗话》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