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石窟zhongguo de shiku
石窟又称石窟寺,是佛教建筑的一种特殊类型,在我国约有200多处。它以宏伟的工程、精巧的雕塑和壁画等艺术著称于世。中国石窟寺是汉代佛教传入我国以后逐步开凿的,至清末已遍布新疆、甘肃、河南、山西、山东、河北、陕西、辽宁、四川、江苏、渐江、云南等10多个省区,其中以西北地区、四川和黄河流域最集中和最出名。开凿的时代,以南北朝、隋、唐为高峰,五代以后逐渐衰落。目前保存的著名石窟有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拜城克孜尔尕哈石窟等。莫高窟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 (366),以后经北魏、西魏、隋、唐、宋、元等朝代,共开凿石窟1000多个,今存洞窟为492个,南北延伸2公里,窟内塑像有2415尊,壁画达4.5万平方米,堪称世界最大的文化艺术宝库。云岗石窟建于北魏,现存石窟53个,造像51000余尊。龙门石窟凿于北魏至唐,现存石窟1352个,造像10万余尊。麦积山石窟凿于后秦、北魏及唐、宋、明、清各代,现存洞窟195个,泥塑7000多尊,壁画1000多平方米。以上几处合称中国四大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