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情戏
道情戏是中国黄河流域流行的一种民间小戏。 它起源于唐代道士所唱的“经韵”,后来吸收词调、曲牌,演变为民间布道的演唱。 道情戏是在道情说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如晋北说唱道情就是与当地方言结合的曲艺形式。演唱时,主唱者怀抱渔鼓、手持简板击节说唱。 并有五六人以竹笛、四胡、板胡等乐器伴奏和伴唱。它用曲牌连缀,进行各种抒情和叙事表演。道情戏的伴奏乐器除沿用渔鼓、简板外,现在增添了丝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丰富了表现力。在演唱时,大多仍然保持著尾句人声帮腔的特点。 道情戏剧目有四类:1)升仙道化戏,宗教色彩比较浓厚;2)修贤劝善戏;3)民间生活小戏;4)历史故事和传奇公案戏。 山西道情戏还曾有职业戏班,分为四路:晋北道情、临县道情、洪洞道情、永济道情。陕西道情戏源于皮影戏,关中地区有皮影道情。道情坐班戏是广场的演出形式,在坐班清唱的基础上吸收晋剧、皮影等发展为戏曲。 甘肃鲁东道情皮影戏已发展为陇剧。河南道情戏则由渔鼓道情吸收河南坠子发展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