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资源及开发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是指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因素和条件。旅游资源主要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
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作为能天然存在的吸引游人的自然地理环境即自然旅游资源,我国主要有地景、水景、气景和生物景观四大类,尤以山、水旅游资源最重要。我国的地景包括名山奇峰、岩溶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火山地貌等;而水景包括江河景观、湖泊景观、泉眼景观、瀑布景观和海及海岸景观; 气景包括气候景观、气象景观; 生物景观主要有植物、动物两大类。
人文景观即人文旅游资源,即人文环境中具有旅游价值的那部分内容。人文景观即是古今人类活动的艺术结晶和文化成就,又充分反映了国家或地区的地方性特色和民族风格。由于我国历史文化渊源流长,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我国的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有历史古迹 (含古人类化石和遗址、帝王陵墓)、宗教胜地 (含著名寺院、著名庙祠、著名古塔、著名石窟)、古今著名建筑工程 (古今宏伟建筑工程、著名的楼阁亭门建筑、古典园林、古今名桥)、城市风貌、纪念地、博物馆和游乐园 (含纪念地、博物馆、游乐园)、风土民情、地方特产、风味佳肴等。
我国虽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深度不够,未充分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亦需要有切实可行的原则和措施。
首先是客源原则。旅游资源的开发要重视其开发价值,只有能更多吸引游人的旅游资源才具有开发价值,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旅游者的兴趣和停留时间,因此在开发旅游资源时首先应分析旅游资源的可开发性; 其次要注意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在开发布局旅游资源时在新、美、奇和异上做文章。
第二,经济的原则。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消耗相当数量的资金,甚至是巨额投资。因此在开发时必须综合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和发展优势,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确定重点开发方向,以达到用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第三,设施要配套的原则。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做到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游区商业网点和旅游服务设施、旅游商品生产的协调、平衡和同步发展,特别是提高旅游 “软件” 质量。
第四,环境保护原则。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与各种产业发展、人类生存所必须的条件。旅游资源的开发首先要考虑到开发区内的森林、水域、草地要实行严格的保护措施; 其次要将开发区内的人为景观及各类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再次要严格控制 “三废” 污染,并注意保留旅游区内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发展的长远性。
我国现有的主要开发区有九大片。即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旅游区; 以北国风光、原始森林和海湾风光闻名的东北旅游区; 以苏沪杭为中心的华东旅游区; 以热带风光和 “南国城池” 为特色的粤琼风景旅游区; 以岩溶地形和民俗风情为特色的西南风景旅游区以及长江中上游旅游区、塞外旅游区、青藏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