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华民国史53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请选择子栏目:
文章列表: 惩办祸首问题直皖战争结束后,从7月下旬到8月初,徐世昌在北京根据形势的需要和直奉方面的要求,采取了一些善后措施:7月22...... 内阁问题7月28日,曹锟应张作霖的邀请到达天津。自皖军战败后,所有在中央的段派势力已扫荡一空。萨镇冰因久代总理,早...... 直奉间的矛盾开始显露7月19日,靳云鹏、姜桂题、傅良佐、张怀芝等六人受徐世昌的委派,并携带段祺瑞同意的一、惩办徐树铮,二、解散...... 各帝国主义国家对战争双方的态度长久以来,中国一直是帝国主义列强角逐争夺的场所。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和取得它们在华的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都...... 直胜皖败的原因在直皖战争中,皖军投入战斗的兵力比直军多,装备也比直军好,战争爆发前,段祺瑞曾号称有“五师听其指挥” [1]...... 战争经过直皖战争是7月14日晚开始的。开战之前,直皖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大致如下, 皖系兵力:段祺瑞的定国军在近畿的...... 直皖战争前夕双方的备战活动张作霖走后,段祺瑞于7月8日清晨由团河入京,上午即召集近畿各军重要长官及国务员、参谋总长、卫戍司令、步军...... 张作霖的调停及其失败6月7日、14日、18日,徐世昌连发三电,邀张作霖、曹锟、李纯等来京磋商挽救时局办法。6月19日,张作霖以“调人...... 安福系的倒阁运动和靳内阁去留之争河南易督问题发生后,不仅加强了直系和奉系及西南的同盟关系,开始实现李纯在1920年初提出的“借张胡(指张作...... 河南易督和八省同盟的建立与吴佩孚积极准备撤防的同时,发生了河南易督问题。它与直军撤防有密切关系,是直皖战争前两派斗争的一个重要...... 吴佩孚的撤防北归和西南军阀“联直制皖”的策略 如前所述,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逐渐分化为直系和皖系两派。皖系继承袁世凯的衣钵,坚持“......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如前所述,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标,分为两个阶段。“五四”前是启蒙运动的性质;“五四”后,这一性质虽仍...... 中华革命党的改组和中国国民党的建立在五四运动前后这段时间,孙中山以主要精力从事于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这就是把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 孙中山及国民党人对五四运动的态度五四运动的全过程,包括“五四”与“六三”两个阶段,而国民党人在这两个阶段有着鲜明的两种不同的态度。 五...... 山东问题的继续中国拒签对德和约后,得到西方舆论广泛同情,特别是得到美国国会的同情。美国各界舆论对威尔逊在山东问题上向......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