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2.质量差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2.质量差价

2.质量差价

同一品种(类),由于生产、收获和加工等投入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差别,形成不同的质量差价。农产品质量差价主要有品种差价、品质差价、等级差价等形式,重要农产品由国家标准部门会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制定国家规格标准,然后按此标准,制定质量差价。总的原则是按质论价,优质优价,劣质低价,分等定价;反对提级提价,压级压价,变相提价。如1957年,吉林省对粮食、食油统销牌价等级差价规定:粮食(面粉、大米、江米、小麦、油麦除外),豆油以中等品为标准,按上加10%,下减7%的等级差价递增递减计算。1961年粮食统销价格的等级差价:旱粳米分为标准一等,标准二等,标准三等三个等级,以“标二”为中等品,按中等品上加10%,下减7%的等级差价求算;晚粳米分为特一等、特二等、标准一等、标准二等、标准三等五个等级,以“标一”为中等品,按中等品上加15%,下减7%的等级差价求算,特制一等品在特制二等销价基础上加30%作价。
农产品的质量差价,一般是不变的。但由于成本、等级和供求情况的变化,也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如收购生猪,1982年以前按毛斤的重量,膘肥的厚度和出肉率的多少作为质量标准,按质论价。如1961年4月,吉林省规定:每头毛斤在65.5至75公斤的生猪加价5%; 75.5公斤以上加价10%。1964年6月规定:对城市市场平均销售的猪肉实行分等出售,销售规格为;里脊部第6至7根肋骨间去皮白肉层为2.6厘米以上的为1等;1.6至不到2.6厘米的为2等;不足1.6厘米以下至0.6厘米的为3等。1983年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用植物油供应量的增加,对动物脂肪的需要大大减少,肥肉在城镇的销售量下降,需要发展瘦肉型,因此,扩大了瘦肉型猪与普通肥猪的质量差价。

☚ 1.地区差价   3.季节差价 ☛
0001667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5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