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东非大裂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东非大裂谷East African Rift Valley地名。即东非大地堑。在今非洲东部。包括一系列由块状断裂所形成的裂谷和湖盆。南起希雷河口,从马拉维湖北端起分成两支,向北延伸。一支长5000余公里,另一支长1700公里。是世界最巨大的断层陷落带。近年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推断,裂谷带是由于同阿拉伯古地块相分离的大陆漂移运动形成。 东非大裂谷 东非大裂谷Dongfei daliegu位于非洲东部,南起赞比西河下游,向北至马拉维湖分为东西两支,东支是主谷,由此经坦桑尼亚、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直到红海南端和亚丁湾,并经红海北上一直延伸到死海和约旦河谷地,所以东非大裂谷并不仅仅限于分布在东非,而是向北一直延伸到西亚;西支经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爱德华湖、蒙博托湖(阿尔伯特湖),直到阿伯特尼罗河谷。裂谷长度总计约7 000公里,其中在非洲大陆上长约4 000公里,宽度一般为50—60公里,最窄处也有30公里左右,最宽处可达70公里。裂谷底部比两侧的高原面一般要低300—500米,有的地段低2 000多米,地势高差十分悬殊。在谷底仰望高原,只见裂谷边缘呈阶梯状节节上升,谷壁陡立,峭壁之上是平地或斜坡,上面分布着农田或牧场。裂谷底部由于宽达数十公里,身处其中没有在谷中或沟底的感觉,见到的多是广阔的平原,分布着草原或丛林,也可见到一些火山,还可见到各种大小不等的湖泊。湖泊一般呈长条形,深度较大,特别是在西支,多大湖和深水湖,其中坦噶尼喀湖平均深700米,最大深度达1 435米,是世界第二大深水湖,仅次于贝加尔湖。在裂谷两侧的高原面上及其附近地区分布着一系列火山,其中最著名的有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梅鲁火山等。乞力马扎罗山高5 895米,是非洲第一高峰,距赤道不远,因此山下山上景色迥然不同,山下蕉林如海,咖啡遍野,完全是一派热带风光,而山顶却白雪皑皑,终年不化,上下辉映,蔚为奇观。 东非大裂谷 1.新生代裂谷凹地2.中生代地堑 ☚ 东非高原 撒哈拉沙漠 ☛ 东非大裂谷Great Rift Valley在非洲东部。北起约旦地沟,经红海、埃塞俄比亚高原和东非高原,南迄赞比西河河口。长约600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大的断层陷落带。裂谷宽几十至200公里,最深达2000余米。谷底多湖泊,沿线多火山、地震。 东非大裂谷 东非大裂谷亦称东非大地堑。位于非洲东部,包括一系列由块状断裂形成的南北走向的裂谷和湖盆。南起希雷河口,至马拉维湖北端分东西两支: 东支经坦桑尼亚中部的埃亚西湖、纳特龙湖,接连肯尼亚北部的图尔卡纳湖,再纵穿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的阿巴亚湖、兹怀湖等,直达红海北端,全长5,000多公里; 西支南起赞比亚的郎瓦河,经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爱德华湖、阿伯特湖直到阿伯特罗河谷,全长1,700公里。世界最长最大的断层陷落带。裂谷宽200公里,两侧陡崖壁立,高出谷地1,000-2,000米。沿线多高大火山,地震活动剧烈,在火山熔岩中蕴藏着大批古人类、古生物化石,是地质学、考古学、人类学的宝贵研究资料,近年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推断,裂谷带是由于同阿拉伯古地块相分离的大陆漂移运动形成的。 ☚ 东非 东京 ☛ 东非大裂谷Great Rift Valley 东非大裂谷Great Rift Valley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