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东阳卢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东阳卢宅

东阳卢宅

位于浙江省东阳县城南五里许的东郊。本为明代一家卢姓官僚家族的庄园,由于自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其族人卢睿成中进士起,到清代中叶的前后六百余年间,其家族科举出仕为文武官员者达90余人,因而相继兴建了许多规模宏大的府第,再加此后三百余年的陆续兴建,使得卢宅终于形成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完整的明清住宅建筑体系。该住宅是由一座多轴线的建筑群体组成的,它们分布在雅溪的周围,平行排列着。其中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肃雍堂”,基本居于中央地位。“肃雍堂”始建于明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直至明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方完工。它是卢氏大族的公共厅堂。厅堂面阔三间,深十檩,两个人字形的坡顶,共分九进。前三进分别为门楼、照厅、正厅(即公共厅堂)。在第四进的后边,筑一道高墙,墙上安置一座移拉式的石门。其后的五进与左右各路均为住宅。“肃雍堂”的装饰颇为讲究,它不用瓜柱连接梁柱,而是采用坐斗和重拱,并将梁头伸出柱外雕刻成各种图案。檩、枋、梁、拱及斗等凡可以雕琢处,均施以精致的雕刻和彩绘,可见其建筑规模和地位在卢宅中是多么突出。在“肃雍堂”轴线的周围,环围着“世德党”、“大夫第”、“世进七第”、“五台堂”、“柱史第”及“五云堂”、“冰玉堂”等,其中许多建筑为明代的遗物。除此而外,属于清中期的主要建筑还有卢氏祠堂、树德堂、嘉会堂、惇叙堂等。东阳卢宅规模宏大、完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为研究明、清民间建筑的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可惜十年动乱中,它遭到了许多破坏,县城到卢宅的路上的十余座高大骑街牌坊,就是那时被毁坏的。1988年,东阳卢宅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它山堰   天一阁 ☛
东阳卢宅

东阳卢宅

在东阳市东0.5公里处的卢宅村,为中国江南地区一处典型的封建贵族官僚住宅建筑群。1988年被国务院第三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原为东阳雅溪卢氏家族聚居之地。据记载,1421年(明永乐十九年)族人卢睿殿试及第,并逐步递升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其后300年中,卢氏家庭科第绵延,家世鼎盛,一时成为东阳望族。相继在雅溪湾建造房屋数十间,有“肃雍堂”、“树德堂”等数十座厅堂。串联在7条中轴线上,形成许多庭院的组合体。部分建筑虽然现在破损较大,但作为卢氏家族建筑核心和主体的“肃雍堂”,至今仍兀立在卢宅中心。
呈工字形平面的肃雍堂,建于明景泰七年至天顺六年,建筑构件上有精美的木雕,砖雕和彩绘。现存的“肃雍堂”门楼属清代重建。由南向北共有厅九进,深230多米,占地1100多亩。二进照厅虽经历代修缮,但大部分仍为明前期所建。第三进主体大厅为三开间。九进厅堂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四进为迎宾祭祀之场所,后五进为族人团聚之内宅。大厅还专门制作了琉璃、串珠、木雕、竹丝等精美的大小挂灯数万盏,每当节日喜事,肃雍堂华灯齐放,使这一古建筑显得更加精美华丽、古雅端庄。

☚ 胡庆余堂   天宁寺大殿 ☛
东阳卢宅

东阳卢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东郊卢宅村。保存完整的明、清住宅建筑群,典型的封建家族聚居点。卢氏自宋代定居于此,世代聚族而居。明永乐年间进士卢睿,于景泰七年(1456)至天顺六年(1462)建成肃雍堂,此后卢氏一族科甲延绵,宅第不断扩建,到清代中叶所建房屋达数千间。建筑群三面环水,南对笔架山,一条卵石小街贯穿东西。建筑群以肃雍堂为核心,纵横七条轴线上,分别建有树德、太和、忠孝、茂槐、世雍、冰玉、乐雅、乐寿等数十处厅堂,还建有牡丹、飞禽、芙蓉等十几处园林和20多座牌坊。肃雍堂是卢氏大族的公共厅堂,面阔三间,带左右挟屋,进深十檩勾连搭,纵深230米,占地1100平方米,规模宏伟,结构严整,古雅端庄。斗、栱、梁、枋、檩,皆作精美雕绘,极尽东阳木雕和彩绘技艺。明代画家文徵明、董其昌等常出入其间,留下不少书画诗文。

☚ 7. 东阳市   8. 衢州市 ☛
0000221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28:31